中国西部电影中乡土题材影片的发展历程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angzhao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中国西部电影中乡土题材影片的创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从《人生》、《野山》、《老井》这几部改革剧变期的现实力作,到《黄土地》、《红高粱》为标榜文化血脉的艺术范本,基于西部乡土地域得天独厚的地域风貌和历史文化背景,再现西部人悲欢情仇,彰显西部社会厚重人文底蕴的一系列乡土题材的西部电影赢得了世界的瞩目,中国西部电影品牌的叫响也与乡土题材的西部电影如影随形。依傍黄河、附着黄土的西部社会是中华农业文明的发祥源泉,浸润在传统农耕文化和宗法伦理制度中的西部社会成为中国最为深沉闭塞的症结所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新旧更替的冲突与巨变之时,西部农村便成为中国电影人反映改革和建设的“主战场”,乡土题材的西部电影也成为中国电影工作者们抒发艺术情感和文化反思的宣泄窗口,同时蛮荒贫瘠的西部农村也成为改革时期的中国社会的具象缩影,乡土题材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和现实焦点,进入90年代,时代变迁为中国电影事业带来新的冲击,随着城市化、市场化的趋势,以乡土题材创作为主的中国西部电影也一度走势低迷,创作数量和质量日趋没落。进入新世纪的乡土题材西部电影回势升温,乡土题材的西部电影突破了固化的创作模式,呈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农村故事,然而西部乡土题材电影仍然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处境。本文以上世纪80年代后涌现出的乡土题材西部电影为影像参考文本,目的是想从将近三十余年的创作区间中以纵深的角度来挖掘西部乡土题材电影在不同发展时期和时代变革下中的主题演变、叙事阐发、审美追求以及人物塑造等,从而多方面的探讨乡土题材在西部电影中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流变,并探寻西部乡土题材电影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民族性传承和劣根性延伸,从文化选择层面进一步探寻其焕发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健康发展踪迹。
其他文献
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通用规范汉字表》,这个字表是在此前规范第一次发布近60年、重新发布近30年后,经过12年研制完成的。它在过去规范的基础上,用更为科学和有效的方
曲线曲面重建的几何理论体系是由插值、拟合和逼近这三种技术手段组成的,在已知样本数据的情况下,逼近方法是使得构造函数无限靠近它们,插值方法与拟合方法属于反求工程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不断发展,在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注重教育的思想意识也不断提高,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
不饱和聚酯(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UPR)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电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等优点,UPR是增强复合材料领域中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热固性树脂。然而,UPR的易燃性
行政失权,是指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既有法律资格的限制或剥夺。其以相对人的权利能力为作用对象,而非通常意义上对具体权利的限制。权利能力的丧失,实质是法律人格的减损,由此形成一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上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初级阶段综合课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比较法,结合教学的有效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的全部工作的核心和基础。革命年代,党依靠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紧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强调"教科书编者"一说,目的是告诉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尊重编者的编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然而生态环境质量却不断下降。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
目的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较全面地调查上海地区主要过敏原,为过敏性疾病的诊治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4 848例过敏性疾病患者及10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