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图像在AutoCAD中的间接校正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tkp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AutoCAD中,使用“对齐”命令可同时完成对象的平移、旋转和缩放,以达到数据配准的目的。若此对象为栅格图像,则可实现栅格图像的校正,此校正方法被称为“对齐法”。然而在使用“对齐法”对卫片进行校正时,发现其校正误差呈现两极分化:两个控制点连线上校正误差是最小的,距离此连线越远,校正误差越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并指出了“对齐法”校正误差呈两极分化的根本原因,即只能使用两对源点和目标点,对象的平移、旋转和缩放操作都是基于这两对源点和目标点来完成的;2、分析并总结了栅格图像在AutoCAD中实现精确校正的两个前提条件:条件一,栅格图像的坐标基准和投影必须与项目的坐标基准和投影一致;条件二,栅格图像在x方向和y方向上的采样间隔必须相等;3、提出了一种间接校正思路:首先借助于专业校正软件对原始栅格图像进行校正,然后输出校正后的图像和对应的坐标文件,最后根据坐标文件利用“对齐法”实现输出图像在AutoCAD中的精确校正;4、以JPEG卫片为例,根据间接校正的思路实现了其在AutoCAD中的精确校正;5、总结并提出了栅格图像在AutoCAD中实现精确校正的通用方法--“AutoCAD间接校正法”。结果表明:“AutoCAD间接校正法”不再局限于只使用两对源点和目标点,避免了“对齐法”校正中误差两极分化的问题;另外它不关心栅格图像是否满足那两个前提条件,间接实现了栅格图像在AutoCAD环境中的精确校正,可在实际工作中推广使用。
其他文献
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提供的地层信息的丰富性,远多于其他任何单项测井方法。核磁共振谱仪是核磁共振测井仪的基础,传统的核磁共振谱仪系统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重量重,只能安装在相对固定的实验环境中,很难满足即时现场检测的需求,因此小型化谱仪一直是核磁共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传统谱仪的基础上实现便携式和小型化,设计并完成了一整套小型化谱仪的硬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
渗流驱动问题在工业采油上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目前,全世界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个地方都注意到了渗流驱动问题,我们知道当把水注入到油层后,水就会使油层中的石油产生驱动力,叫做渗流驱动问题。因此,这一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开展渗流驱动问题的研究。渗流驱动问题的数学模型是由压力方程和浓度方程组成的。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渗流驱动问题的质量守恒特征有限差分方法。首先我们介绍了常见
酯酶是一类既可催化酯键水解又可催化酯键合成的酶的总称。其催化酯键水解时,使酯键断裂,产物为醇和酸;催化酯键合成时,使酸的羧基和醇的羟基脱水缩合,产物为酯类及其他香味物质。酯酶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且微生物中细菌、真菌中的酯酶含量较为丰富,因此微生物发酵法生产酯酶是酯酶的主要来源。由于微生物种类多、繁殖快,具有比动植物更广的作用p H,作用温度以及底物专一性,便于工业生产等优点,故微生物发
超滤复性是蛋白质体外重折叠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蛋白质在复性过程中容易发生聚集产生沉淀,造成严重的膜污染,再加之超滤复性工艺优化困难,所以,目前有关超滤在蛋白质复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针对超滤复性存在的上述问题,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首先,本论文将用于蛋白质超滤分离工艺优化的“参数扫描超滤技术”引入蛋白质超滤复性过程,实现了溶菌酶超滤复性工艺参数的快速优化。
蛋白质广泛参与到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但是新生肽链必须折叠成特定的结构才能发挥其功能,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在许多蛋白质折叠的过程中,分子伴侣常常发挥重要的作用。来源于大肠杆菌的伴侣素GroEL及其辅因子GroES,是一类非常关键的分子伴侣,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分子伴侣GroEL-GroES能够辅助多种水溶性蛋白的折叠。近期,本课题组的研究表明,分子伴侣GroEL-GroES也能
微藻由于生长周期短、油脂含量高及不占用农业耕地等特点被视为新型生物柴油的首选原料之一。为了解决微藻油脂积累和生物量生产之间的矛盾,本论文以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进行诱变,筛选生长速率快、油脂含量高的优良藻株,然后采用藻菌共培养技术,研究藻菌共培养对小球藻生长及油脂积累的影响。同时利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藻养殖水
威兰胶是一种微生物胞外多糖,由于具有不同于其他微生物多糖的独特的理化特性,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混凝土加工等行业。本文以Sphingomonas sp.WG基因组测序和预测的威兰胶合成途径为基础,以在威兰胶四糖重复单元组装过程中负责添加第二糖UDP葡萄糖醛酸的糖基转移酶WelK以及对威兰胶的合成和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的杂合双组分调节蛋白WelA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因敲除、过表达等方式研究了两者
氧化镨纳米棒(Pr6O11 NR)作为稀土材料之一,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性和催化性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废气催化净化、光催化降解染料、甲烷催化燃烧反应、固态电解质燃料电池和储氢材料等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其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因此,为了弥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缺,我们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氧化镨纳米材料在生物检测方面的开发和拓展。核酸分子探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生物分
G蛋白偶联受体(GPCR)是细胞表面最大的膜蛋白受体家族,其参与众多细胞内部及细胞之间的跨膜信号转导,具有重要生理功能,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虽然GPCR晶体结构的解析为我们理解GPCR结构与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但对于GPCR激活过程的动态构象变化及选择性激活机制尚不清楚。针对该问题的研究将为深刻理解GPCR跨膜信号转导机制及选择性药物设计提供新的契机。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属于A族GPCR,在胚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获取的遥感影像在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上都有了明显的改进,这些先进的遥感技术为观测地区乃至全球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宏观和实时数据。其中,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因其空间分辨率高,对地面物体的辨别能力强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虽然分辨率的提高可以更直观的体现真实地表的情况,但是高分辨率也意味着更多的数据量,增加了精准分类及地物提取的难度。支持向量机(SVM)是核机器学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