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铁路始建于十九世纪末,它是沙俄在中国东北部修筑的一条跨国铁路。其干线从满洲里到绥芬河,总长1481.2公里。沿线两侧被俄方占用的土地形成了特定区域,被称为“铁路专用地”。后来由于日本全面占领东北,将其统称为铁路附属地。在这些附属地中,扎兰屯是整个干线上最重要的站点之一。其自然条件独特,战略地位重要,与昂昂溪、博克图、一面坡、横道河子、满洲里等构成了铁路沿线的几个重要的功能区,有着自己形成的历史和地域特定条件。日、俄在扎兰屯驻扎军队,行使司法权,并设立机构对其进行行政管理。还在扎兰屯内伐木、垦殖、开矿,经营交通、工商、市政、金融,从事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活动,使扎兰屯迅速的崛起和繁荣。对于扎兰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中东铁路沿线较小附属地的城镇规划和建筑特色,还为其他站点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意义。本课题通过对历史资料的详查和对现存遗产现状的调研,总结分析扎兰屯城镇的原有机理、整理归类其历史保护建筑,并对其建筑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首先提出扎兰屯在中东铁路沿线上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作用,以及城镇发展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即沙俄占领时期和日本占领时期。在沙俄占领时期时,扎兰屯被划分为三级站点,规划形态以低密度的俄式建筑结合城市公园、森林等自然风光布局,城镇环境优美适居。建筑样式均为传统俄式风格,独具艺术特色。在日本占领时期,扎兰屯在原有市区基础上进行扩张,路网结构和功能格局也得到了适当的改变和优化。除此之外更设立学校、神社、协和会、县属等公共建筑,建筑样式多为现代风格,但历经战争岁月洗礼,遗存至今的已经不多。所以本文涉及到建筑艺术特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俄式附属建筑的研究。总之,论文以中东铁路附属地扎兰屯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站点选址、城镇功能、布局形态、建筑归类以及艺术特色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扎兰屯在中东铁路沿线中占有的重要作用。并为日后的保护工作和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