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呼愁”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y_97150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至今)因其“在追求他故乡忧伤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而被瑞典皇家学院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迄今为止文学奖最年轻的得主之一,还被誉为“亚洲最聪明的小说家”、“欧洲三大核心小说家之一”。在他的获奖作品《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一书中,帕慕克称“故乡忧伤”为“呼愁”。本论文主要以此为文本,讨论了帕慕克对伊斯坦布尔“呼愁”的文化反思。绪论主要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意义以及伊斯坦布尔“呼愁”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现状。第一章阐述了伊斯坦布尔“呼愁”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体现。在帕慕克看来,伊斯坦布尔存在一种宿命的忧伤,这种忧伤就是伊斯坦布尔的“呼愁”。“呼愁”与普世性的忧伤、伊斯兰宗教的忧伤,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另外,这种“呼愁”主要体现在伊斯坦布尔人生命方式、精神境界以及思想状态上。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帕慕克对“呼愁”的文化反思。在帕慕克看来,“呼愁”是被西方和本国统治阶级共同建构的。在西方人看来,伊斯坦布尔城市是一个贫穷,令人忧伤的城市。统治阶级推崇西方,实行西化,全盘接收西方文化,西方对伊斯坦布尔有着忧伤的记忆,伊斯坦布尔人陷入西方建构出来的忧伤话语中,无法自拔,最终形成宿命的忧伤。这种忧伤,在帕慕克看来,导致了伊斯坦布尔人主体性消失和文化身份迷失的严重后果。最后,总结了帕慕克对“呼愁”的文化态度。在帕慕克看来,伊斯坦布尔的“呼愁”出现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它是统治阶级由于没有处理好自身与西方的关系,丧失了自己的主体而造成的。在他看来,文化交汇出现的混乱无法避免,我们要正视由混乱而带来的忧伤,面对西方,我们要重构自己的主体,不使自己在其中迷失。
其他文献
电影片名翻译是影视翻译领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介绍异域文化的一种简洁且直观的手段。随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活跃,越来越多的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市场,直面广大的中国观众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专职学生工作队伍从大到学生的理想信念,小到学生的宿舍生活、学习出勤与组织纪律,事无
词汇一直是困扰英语学习者的难题,近几年由于生源质量不断下降,英语词汇教学更是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颇为头疼的问题。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将会给英语教学带来积极影响。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传统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融合旅游业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慧旅游应运而生。分析了当前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设计了智慧旅
公共管理指公共管理主体整合社会资源,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活动,政府和社会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两大主体。确立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划分
虚拟发电厂运行机制的研究能够为需求侧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提供技术支撑,而可中断负荷是需求响应的重要形式之一,可以缓解新能源引起的波动,促进其消纳。将含可中断负荷、风
取纺织品试样(4.000 0 g)用80 mL模拟酸性汗液处理,使游离重金属(包括铅、镉、砷、铜、钴、镍、铬及锑)提取进入溶液。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按所选的优化条件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德育教育与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环境越来越不相适宜。高校构建道德学习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
由于盘点主持人能力、精力所限,不能尽览国内媒体的优秀新闻作品,欢迎媒体同仁推荐本媒体或在其他媒体看到的优秀新闻作品,体裁、发表媒体不限。请写明所推荐作品的作者、发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不仅见证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政治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也见证了随之而起的意识形态的变化,民族主义在互联网中的演化显然是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课题之一,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