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6、PON1、HSP70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SIRT6、PON1、HSP70这三个候选基因在巴马人群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探讨其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长寿的相关性以及暴露因素对巴马长寿的影响。
  方法:以广西巴马地区为研究现场,以巴马地区百岁老人比例排名前三位的平洞、西山、甲篆的三个石山区乡镇作为巴马县长寿区;以巴马地区百岁老人比例排名最后两位的那社、局桑两个土山区乡镇为非长寿区;以生活习惯与巴马地区相近的南丹县小场、里湖两个乡镇为外对照区。在长寿地区中,收集到的长寿老人151例(年龄90-110岁)作为长寿组;长寿老人所在家庭的直系成员101例(年龄22-83岁)作为对照1组;家族三代内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人群198例(年龄26-89岁)作为对照2组。在非长寿区中,收集到长寿老人18例(年龄90-105岁)作为对照3组;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人群116例(年龄48-89岁)作为对照4组。在南丹地区现场收集到无长寿家族史的健康对照者176例(年龄20-82岁)作为对照5组。根据“知情同意”原则采集研究人群的血样,提取基因组DNA,以TaqMan探针实时荧光PCR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检测SIRT6基因Rs350846位点、PON1基因Rs662位点、HSP70基因Rs222795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采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1.经检验,巴马研究人群的SIRT6、PON1、大部分组别的HSP7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规律,表明本次研究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基因频率能较好地代表群体的基因分布。
  2.SIRT6、PON1、HSP70多态性的比较中,长寿组分别与对照1-4组比较,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类均无差异(P>0.003)。与对照5组比较,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分类有差异(P<0.003)。
  3.本研究结果显示,长寿地区与非长寿地区比较,SIRT6基因Rs350846位点基因型分布有差异(P<0.05),与携带CC基因型群体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与长寿的可能性下降有统计学关联(调整OR:0.586;95%CI:0.346~0.993;P:0.047);PON1基因Rs662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携带AA基因型群体相比,携带G等位基因与长寿无统计学关联,其调整OR值为1.179(95%CI:0.703~1.976);HSP70基因Rs2227956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有差异(P<0.05),与携带CC基因型群体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与长寿的可能性上升有统计学关联(调整OR值:3.199;95%CI:1.712~5.977:P:<0.001)。
  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长寿有统计学关联的5个主要暴露因素分别为性别,调整OR为2.904(95%CI:1.826~4.617);BMI指数,调整OR为1.402(95%CI:1.027~1.914);收缩压,调整OR为0.972(95%CI:0.964~0.980);TC,调整OR为1.549(95%CI:1.219~1.968);HDL,调整OR为0.028(95%CI:0.013~0.061)。
  结论:1.巴马长寿群体有着自己特有的、异于其它地区长寿群体的SIRT6、PON1、HSP70等位基因分布。
  2.携带SIRT6基因Rs350846位点C等位基因、PON1基因Rs662位点G等位基因、HSP70基因Rs2227956位点T等位基因有增加居住在巴马长寿区人群获得长寿的可能性。
  3.巴马地区不同地理环境的居住地与SIRT6基因Rs350846位点C等位基因、PON1基因Rs662位点G等位基因、HSP70基因Rs2227956位点T等位基因可能影响了巴马人的长寿,也可能是造成巴马长寿人群在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
  4.性别、BMI指数、收缩压、TC、HDL可能对巴马长寿现象有影响作用。
其他文献
蒙脱石(montmoriillonite,MMT)因其比表面积大,阳离子交换能力强,层间负电性和吸水膨胀性好等特点,被作为吸附材料广泛应用于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去除。六价铬Cr(VI)是一种剧毒的致癌物,广泛存在于油漆制造、皮革鞣制、金属抛光、电镀等工业废水中,具有持久性和不可生物降解性,且在环境中容易迁移,严重威胁着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Cr(VI)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
学位
六价铬(Cr(VI))是一种能够稳定存在于环境中的典型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具有很强的溶解性和迁移性,其生物毒性是三价铬(Cr(III))的100多倍,对人类和水生生物具有致癌和致基因突变的危害。对于Cr(VI)的去除,吸附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它具有操作简单、去除效率高和经济可行的特点,可以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工艺之中,高效经济的吸附材料的开发是该技术的关键。目前的大多数纳米吸附剂存在吸附速率慢、吸
Application of nitrogen is usually split into pre-plant application (PPA), firstbloom application (FBA), and peak bloom application (PBA). Nitrogen fertilizerapplication rate was at 225kg/ha and FBA r
学位
本研究以草木灰、蚯蚓粪、精制棉下脚料、松针为原料,以鄂杂棉11为供试棉种,筛选出了适合棉花生长的育苗基质A05。从棉花苗期、花蕾期和结铃期筛选出3株具有较强抗棉花黄萎病的内生拮抗菌株MH-6、YUPP-1和MH-11。经16SrDNA测序鉴定,YUPP-1、MH-6、MH-11分别为解木聚糖类芽孢杆菌(P.xylanilyticus),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拓扑异构酶Ⅰ(TopⅠ)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参与细胞内DNA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等关键过程的酶类之一,其主要通过DNA链剪切与再连接循环机制解决DNA扭转张力问题。自1988年证实真核生物TopⅠ是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唯一作用靶标以来,大量研究也揭示喜树碱及其衍生物主要通过稳定结合于DNA复制与转录过程中暂时形成的TopⅠ-DNA可裂解复合物(TopⅠcc)来实现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在开展前发
鸡性别决定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性别决定基因还未确定,性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还有待深入。本研究选择可能与鸡性别决定与性腺分化有关的 ASW和SMARCE1基因进行功能研究;首先引入并优化四环素诱导表达系统,分别在雌、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进行 ASW的超表达研究,比较该基因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比较并优化利于鸡胚遗传操作的体外培养技术和基因转移技术;引入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分别在雌、雄鸡胚中
学位
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用216只18周龄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的金定鸭,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鸭。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含VE7.9IU/kg。在基础日粮水平上分别添加VE:17.1(对照组),57.1,92.1,142.1,192.1,242.1IU/kg,组成6种试验日粮。试验进行35天,试验期内每天记录产蛋数,称蛋重,每周清晨回收并称量一次余料和鸭重,
学位
家禽是动物蛋白的良好来源,因为其生长速度快、生产率高。动物饲料的化学和营养成分,是维持牲畜生产力基础。饲料可能包含多种来源于环境的有害微生物,如曲霉能在饲料和食品中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强效的致癌物质,并已直接对许多动物物种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如肝癌。鸭与肉鸡和蛋鸡相比更敏感。并且,雏鸭最容易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为了避免黄曲霉毒素,已有几种方法对此进行了研究,以减少动物中的黄曲霉毒素的
学位
近些年来,在多种染色质调节中的组蛋白乙酰化对胚胎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些研究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胚胎的构建和处理,然而体细胞的选择可以显著提高囊胚率。本实验应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对延边黄牛体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对其形态和增值特性以及对核移植重构胚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  1、本试验的目的是探讨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体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采用四甲基偶
学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是一类具有极强毒性的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s B1,AFB1)最为多见,其毒性与致癌性最强。当人体大量摄入时,可引发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肝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等。当微量持续摄入时,可造成慢性中毒,导致机体生长障碍、肝脏纤维性病变,引起肝癌等。针对以上特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