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抑郁障碍优越感错觉缺损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相障碍是影响世界1%人口的一种慢行的复发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遗传率高,复发率高,共病率高的特点。双相障碍的认知损伤扭曲患者对社会信息的识别和处理过程,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负性自我图式被视为抑郁障碍认知模型的核心特征,双相抑郁障碍作为抑郁障碍的亚型之一,也具有相似的负性自我图示,患者倾向于产生负性自我评价,并将负性刺激与自我建立联系。然而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存在一种称为“优越感错觉”的认知偏见,认为自己比一般人优秀,这种错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背后的潜在神经机理,也没有研究从优越感错觉的角度进行尝试分析。本文使用优越感错觉实验范式诱发双相抑郁障碍的自我图式,探究患者在负性人格特征词语条件下的脑功能激活与脑结构体积变异,寻找可能的影像学生物标记物。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以往的研究主要针对正常被试,探究其优越感错觉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纹状体与皮层之间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是由抑制多巴胺能神经传递调节的,它决定了个体的优越感错觉水平。因此我们以腹侧纹状体为种子点,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来探究双相抑郁障碍患者腹侧纹状体-皮层的静息态功能连接改变,研究结果显示纹状体与认知控制、情感调节以及视觉皮层网络的连接出现了异常,并且这种异常与患者在优越感错觉范式中的行为分数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证明了纹状体在双相障碍患者优越感错觉缺损中的重要作用。2、使用优越感错觉实验范式来探究双相抑郁障碍的认知模式的研究寥寥无几。因此我们应用优越感错觉实验范式来诱发患者自我图式,结合任务态和结构像的多模态磁共振数据,使用全脑分析和耦合方法探究负性人格特征词语条件下双相抑郁障碍优越感错觉缺损的脑机制,结果显示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被试相比,在顶叶、脑岛和眶额叶的功能激活与灰质结构体积显著降低,并且这些区域功能激活与结构体积的耦合程度在病人中也显著降低。此外,这种功能-结构耦合的变异与临床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呈负相关关系,我们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双相抑郁障碍患者优越感错觉缺损背后的神经影像学机制。
其他文献
为解决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PCNN)在图像分割中存在噪声适应性差、分割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SPCNN的双阈值自适应分割方法。首先通过整合拉
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就是把三维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以文本内容为平台,进行梳理,由一条清晰的主线串联成目标群。
数学实验教学,这听起来有些新鲜,因为我们所熟悉的只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对于数学,我们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解题、做题,或者计算、推理,数学课堂也只习惯于传统的"传道、授业
<正>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对故事充满了兴趣。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巧妙地运用孩子的天性,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将以
<正>一、引言ModBus通讯协议最初由Modicon公司开发出来,在1979年末该公司成为施耐德自动化(Schneider Automation)部门的一部分,现在ModBus已经是工业领域全球最流行的协议
为了研究杭州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措施对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效应,本文以2015年为基准年,估算2020年杭州市机动车常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通过设置8种控
TRAF(TNF receptor associated factor)家族蛋白是一类具有相同C末端保守结构域的细胞内接头蛋白,能够与包括TNF受体在内的多种受体蛋白相互作用传递信号并因此得名,目前已经发
<正>两年前,上海5000多名15岁的学生参加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以下简称PISA)的测试,并取得了第一的成绩。近日,在北京大学附中的一场小规模交流会上,PISA的创始人安德烈亚斯·
开发了用于机器人壁面自动清洗装置的可越障轮式全方位移动机构 .该机构保证机器人在保持机体方位不变的前提下 ,沿壁面任意方向直线移动或在原地旋转任意角度 ,同时能跨越存
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担负着知识传播、文化积累的使命,起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思维、思想方法、先进理念和精神动力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不断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