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与义是两宋之交最为重要的诗人。在广泛了解前人丰厚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陈与义及其诗歌进行了研究。陈与义心态发展研究。结合南北宋历史,对陈与义思想、心态发展进行了系统地考察。力图准确、详细地把握陈与义一生的心态变化。大多数研究者强调陈与义对杜甫忠君爱国思想的学习,然思想发展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儒家思想是陈与义的主导思想。青年陈与义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十分关注国家的命运。靖康之变以后,面对着民族、国家的灾难,陈与义开始重视儒家的经世致用思想。建炎末陈与义的心态,尤其是对出处问题的态度,又发生了一次大的转折。庄子思想成为其思想体系的重要补充部分。晚年,寓居青镇时期,借助禅宗思想,陈与义达到了心灵的自足。心态的演变必然影响陈与义诗歌风格的变化。陈与义早期的诗歌风格已具有自己的特点,既提倡、实践炼字、炼句,又希望诗歌能在笔下自然流出,不费安排,追求自然直致的境界,而炼字、炼句的最高境界是臻于自然、了无痕迹。靖康之变以后,是陈与义诗歌的第二阶段,诗歌多忧时愍乱的作品,体现了陈与义的忧患意识,诗歌艺术上的追求与上一阶段一脉相承,通过炼字、炼句达到自然质朴的境界,且写作技巧运用得更加纯熟。诗歌中比较鲜明地体现出对建安风骨的追求,慷慨刚健,抒写真性情。晚年寓居青镇时期,是陈与义诗歌发展的第三阶段,在禅宗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诗歌表现出浑成肃穆的境界,抛弃了对诗歌艺术手法上的追求。本文还研究了陶渊明对陈与义的影响。首先,分析了陈与义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基础——安贫乐道,并且勾勒出不同阶段陶渊明在陈与义思想心态中地位的变化。其次,具体分析了陈与义的山水田园诗,指出此类作品比较明显地表现出陈与义对江西家法的扬弃。陈与义与江西诗派的关系。这一问题历来是学界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详细考察了陈与义与江西诗派诗歌创作艺术手法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陈与义的诗歌理论,辨析其诗论与江西诗派的不同之处。根据陈与义诗歌创作的实际,指出陈与义如何从学习江西诗派的艺术手法开始,然后逐渐摆脱其束缚,创造出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