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不仅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为实现这伟大目标而为之贡献。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社会组织开展扶贫的范围已逐渐深入基层,在教育、人文关怀、医疗、技术推广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制约、机制方面不够完善造成的障碍等因素,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面临着一系列困境与挑战。因此要确保好社会组织——这股精准扶贫道路上“不可忽视的力量”,积极投身与精准扶贫事业之中。综上所述,本文从以下方面对进行展开:第一、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有关扶贫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在国内研究方面,从扶贫方面研究、精准扶贫方面研究、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工作方面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国外研究方面,从国外关于扶贫概念研究、扶贫策略研究、社会组织扶贫研究,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第二、本文开始从扶贫、精准扶贫、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四个方面进行相关概念界定。然后从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合作治理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三种理论,作为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价值。第三、主要为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历程,分别从:计划经济阶段(1949年-1977年)、改革开放经济大发展阶段(1978年-200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1年至今)三个阶段,讲述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历程。第四、分下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过程中工作保障制度不完善、考核评估体系有待健全、宣传激励力度有待提高。然后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观念体制的障碍、合法性资源的缺失、缺乏科学考核体系。第五、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善相关问题的对策,从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必须坚持的原则,到优化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相关制度,再到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具体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