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选育及抗性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大量农药的频繁使用,使得斜纹夜蛾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新型杀虫剂茚虫威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卓越的杀虫活性和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的特点,是目前替代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理想品种。本文以斜纹夜蛾为材料,对茚虫威亚致死效应、交互抗性和抗性机制等有关毒理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浸叶法对斜纹夜蛾的生物测定表明,与溴虫腈和氟虫腈这两种常用药剂相比,茚虫威对斜纹夜蛾三龄幼虫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对几种常用生物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发现,通过浸虫法测定的茚虫威毒力最低,而浸叶法、人工饲料混毒法与人工饲料浸毒法的结果相似,表明茚虫威对斜纹夜蛾以胃毒作用为主。根据生物测定结果,用对应LC15、LC10和LC5浓度的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发现与对照相比,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化蛹率、羽化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并且经LC15浓度处理后,成虫寿命以及单雌产卵量皆显著低于对照,表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当代和下一代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还发现,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三龄幼虫后,斜纹夜蛾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这三种解毒酶活性没有影响。经过10代6次室内抗性选育,获得了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抗性品系,与选育前相比,斜纹夜蛾对茚虫威敏感性降低15.57倍。抗性风险评估表明,斜纹夜蛾具有对茚虫威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对斜纹夜蛾抗茚虫威品系的适合度研究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在生长发育和繁殖上具有不利性,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仅为敏感品系的0.73。交互抗性测定发现,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茚虫威抗性斜纹夜蛾品系对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和氟虫腈LC50值分别是敏感品系的1.53、2.42和1.52倍,对溴虫腈和灭多威LC50值分别是敏感品系的0.78和0.96倍,表明茚虫威抗性斜纹夜蛾品系对这几种杀虫剂没有产生明显的交互抗性。对茚虫威抗性和相对敏感品系斜纹夜蛾三龄幼虫解毒酶的活性测定发现,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酯酶活性提高了2.27倍,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进一步对抗性选育期间各代斜纹夜蛾三龄幼虫酯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发现,随着抗性指数的上升,酯酶活性逐渐提高,表明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与酯酶相关。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通过特异性上游引物和下游引物分别从相对敏感和抗性斜纹夜蛾品系基因组DNA中扩增出了位于钠离子通道基因IIS5-IIS6的341bp DNA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相对敏感品系相比,茚虫威抗性品系斜纹夜蛾钠离子通道基因没有发生突变。害虫抗药性是害虫综合治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明确害虫抗药性机制则是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基础。本研究表明,斜纹夜蛾具有对茚虫威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并且在国内外首次发现斜纹夜蛾对茚虫威的抗性与酯酶相关,这对制定斜纹夜蛾抗性治理策略、延长茚虫威使用寿命以及更好地发挥茚虫威在害虫可持续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重要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提出终身教育和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重新设计与组织。这四种
目的:比较盐酸托莫西汀每日晨服或晚服一次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设计,将91例ADHD患儿分为晨服组和晚服组,其中晨服组49例,晚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丙卡特罗和酮替芬治疗,
目的分析小儿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外周血和滑液CD4+和CD8+T细胞CD25表达水平,并探讨它们在小儿关节炎症发生过程中的免疫病理作用。方法收集24例RA患儿和16例健康儿童外周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多病因消化系统疾病,病程长且易复发是其主要的临床特点。胃溃疡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3%。中医疗胃溃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疗效经过反复长期的验证是可信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对粘膜恢复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该院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冲洗护理组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发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从中获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对策,为今后手足口病的及早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8年6月安徽省立医院医治
<正>为加强交流,集思广益,不断推进期刊的健康发展,《安徽医学》编辑部于2015年4月9日在合肥召开了部分编委及审稿专家座谈会。31位长期热情支持《安徽医学》期刊发展的编委
蜂针疗法是使蜜蜂毒刺螫入穴位并排出毒液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传统医学方法。它历史悠久,潜力巨大。为了更好发挥蜂针疗法的治疗保健作用,笔者将近年来蜂针疗法治常见中医痹证,
<正>一、引言近年来,汉语的句尾语气词"哈"引起了学界较多的关注(崔希亮2011;刘金勤2010;王红羽2011;贺阳1994;尹世超1999;赖先刚2006;原苏荣2008)。学者们从各自的视角对"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