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低成本电解质的制备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电池)具有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光电转换效率较高等优点,在新一代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被认为是最具市场潜力的新型太阳能电池之一。电解质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起到桥梁作用,担负着还原染料、输运载流子完成电池内部循环的双重作用。基于腈类溶剂的液态电解质虽然效率高,但是易挥发和泄露,增加了电池封装的难度,对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发展低成本、高效率准固态电解质,并且在高效非挥发低共融电解质、原位制备低成本有机碘化物电解质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采用原位制备方法,获得成本低廉、易操作、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的AlI3-PEO准固态电解质,研究表明Al3+离子与聚乙二醇中氧原子发生配位,减弱了Al3+离子与I37I离子之间静电吸引作用,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研究发现,不同分子量PEO会显著影响电解质的粘度和I3/I氧化还原电对的扩散系数,从而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将这种AlI3-PEO准固态电解质应用于DSCs电池中,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6.3%。   二、利用原位光聚合方法,制备了新型离子液体/聚合物(PHDDA)准固态电解质,并通过添加适量低聚物-聚乙二醇二甲醚(PEGDME)进一步提高离子液体与聚合物的相容性,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也显著提高。采用红外光谱研究了PEGDME在电解质中的作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强度调制光电压谱(IMVS)研究表明:PEGDME的引入可以有效降低界面电荷转移电阻和促进电解质中电荷传输,提高有效电子寿命。采用这种电解质的DSCs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41mWcm-2可以达到6.4%。稳定性测试表明:使用这种原位光聚合准固态电解质的DSCs电池在1000小时加热老化试验后,效率仍旧保持在92%;而采用离子液体和有机溶剂的电池效率则降低到77%和52%。这种原位光固化准固态电解质具有易组装、性质稳定、效率较高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三、制备高效低共融电解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电解质体系在测试范围内呈现液态。同时,这种电解质具有离子电导率高,氧化还原电对离子扩散速率快的优点。进一步优化电解质,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7.4%。这种电解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制备方便、不挥发等优点,适合大规模使用。   四、采用吡啶、乙酰丙酮和单质碘在3-甲氧基丙腈中原位反应制备价格低廉的有机碘化物电解质。UV-Vis光谱、红外光谱、电导率测量和ESI质谱研究表明:吡啶、乙酰丙酮和单质碘发生季铵化反应,并形成了两种易电离的有机碘盐。进一步优化光阳极,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7%。在此基础上,采用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研究了一系列酮类对电解质性能、电池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自由空间光通信(FSO)由于通信容量大、速率高、保密性强等优势成为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FSO是以激光为载体在大气信道中进行信息的传递,因而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为
本文采用多种材料制备方法,如多晶熔炼、熔体快淬等,合成了Fe-Mn-Ga、Fe50-xCr25+xZ25(Z=Ga,Al),Fe2YSi以及Fe2 YA1型等一系列Fe基Heusler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
本文讲述了针对机械剥离法得到的石墨烯样品,用微纳加工的手段做成单量子点、串联双量子点、AB环、石墨烯纳米带等量子器件,在极低温下进行电输运性质的研究。全文共七章。  
随着雷达硬件设施、机理研究和数据分析技术的改进提高,许多电离层加热效应被相继发现。调制加热低电离层激励的极低频/甚低频波(ELF/VLF)辐射,体积小,机动灵活,可以实现远距
有机分子-金属复合体系在有机分子器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分子尺度研究固体表面的分子结构特性成为器件中界面结构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孤立的分子体系相比,分子-金属复合
近年来,作为GaN基发光二极管(LED)有源区的InGaN/GaN多量子阱(MQW)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并且InGaN基蓝光LED在商业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InN与GaN的晶格失配导致了InGaN/GaN
贵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多种独特的纳米效应吸引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局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是贵金属纳米粒子独特纳米效应之一,该效应
本文研究了偶极量子气体的平衡态和动力学性质。由于偶极-偶极相互作用(DDI)的长程性和各向异性,对偶极量子气体的物性研究吸引了大量来自实验和理论上的关注。   我们首先
本论文采用金刚石压砧技术,开展对“111”型铁基超导体LixFeAs、Na1-xFeAs、LiFeP和三维拓扑绝缘体Bi2Te3等材料的高压在位物性和结构研究。主要创新成果包括:   一、本组首
铁磁性纳米线和纳米管,由于其在磁性纳米器件、图形化磁记录介质、磁电阻纳米传感器、磁性跑道存储和微波吸收器件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以及有趣的物理性质,引起了科学家们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