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子空间旋转法及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与应用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m19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结构材料初始缺陷的存在以及荷载和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构在经历了一段长时间或受到某种自然灾害后,往往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现象。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有大量的建筑结构处于带病工作状态,特别是处于恶劣环境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损伤更为严重;有些结构缺乏抗震设计,安全存在先天不足,这些潜伏的危险如不及时解决将会酿成更大的事故。因此对这些建筑物进行可靠性鉴定,通过质量检测、评价,予以及时改造或加固补强是十分迫切的。传统的可靠性鉴定方法大都依赖于专家经验,因此人为因素不可避免。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建筑物可靠性鉴定,近代兴起了许多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现场实测的结构振动响应和系统的特性参数进行结构损伤识别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方法在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故障诊断中取得成功后受到了土木工程界的普遍关注,并试图将其引入到建筑结构的损伤识别中,作为传统方法的补充。 本文介绍的子空间旋转法属于结构振动损伤识别方法范畴。Zimmerman和Kaouk提出的子空间旋转法最初是用于桁架结构损伤识别中,本文试图将其应用于连续梁结构的损伤识别中。首先,采用该方法进行连续梁结构数学模型的损伤识别,初步证明该方法进行数模结构损伤识别的可行性;然后,尝试采用该方法进行连续梁的实桥结构损伤识别。在实际工程中连续梁结构的转角自由度很难通过试验准确得到,因此损伤识别是在测试信息不完备情况下进行的。本文通过Guyan静态缩聚法将质量阵及刚度阵进行缩聚,使得该方法可以在低阶模态及测试信息不完备情况下,使结构损伤部位和程度均得到有效识别。虽然基于结构振动的损伤识别业已发展了许多方法,但由于结构损伤的复杂性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还很少,至今仍多处于模型试验阶段。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采用子空间旋转法进行结构损伤识别应用的探索,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人工神经网络是近代兴起的先进技术,最初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机械等领域,本文将其应用于单层工业厂房的震害预测中,旨在提高可靠性鉴定工作的客观性和通用性。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其他文献
该文在现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性能及体外预应力的混凝土梁受力性能和规律基础上,研究体外预应力加固薄壁梁构件雁形板的力学性能,以确保该加固技术在薄壁梁构件应用
本文基于原有磁件模型方法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磁通源阻抗模型,这个模型很容易可以应用到多个耦合电感磁芯中。同时为符合电子设备“短、小、轻、薄”的发展趋势,对多通道交错并联BUCK电压调整模块进行磁集成研究,分析了磁通分布和磁件模型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同时由于在占空比比较小的特殊情况下,传统BUCK变换器的缺点,采用了一种抽头电感有源箝位BUCK变换器拓扑进行了磁集成研究。应用平面基本L-C和多个单元
该文利用落锤冲击实验机研究了周边固支夹持的单向和交叉竹铝复合板在低速大量质量冲击下的结构响应行为.获得了不同冲击速度下单向和交叉竹铝合板的冲击力曲线,并通过超声扫
本文针对四川南桠河发电厂在某些非正常运行工况下的运行特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论文首先提出了考虑主磁路饱和的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论证了饱和模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并以同步发电机数学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包含电网、发电机、励磁系统、调速系统等在内的发电厂系统统一的数学模型;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Saber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本文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对下列几种发电机非正
期刊
虽然欧元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但经过10年的发展,欧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主要国际货币。然而,始及的金融危机却把欧元带到前所未有的动荡之中。欧元能否经得起金融海啸的
大型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枢纽设备,它承担着电压变换、电能分配和传输的任务,利用它可以把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网联结在一起,组成复杂的电网或庞大的电力系统。随着我国电力工业
车载监控系统是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车载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车辆上部件和设备的在线状态监测、故障诊断、集中控制调节等功能。车载监控系统在磁悬浮列车的运行与
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和各行各业现代化企业的快速发展,电力用户的数量和用电量都在迅速增长,用电管理工作日趋复杂,传统的用电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形势,原因在于信息的传递和更新不及时,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很繁琐,易出差错。国家电力公司要求各电业局实现精简、优化人员的目标,对供电体系的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这种情况,作者开发了一套电能量管理系统软件,旨在提高用电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