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众所周知,休克患者入住ICU后,前阶段的液体输注量过多能够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后果,严重响患者的预后;目前许多研究学者已经对此类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并证明了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的优越性,然而在限制性体液管理策略中有关液体入量控制在什么范围、不同计量方式之间的协同分析对预后的判断却少有报道。研究目的:本文主要通过探讨休克患者治疗的前阶段不同液体输入量对患者临床预后及并发症等的影响,从而得出生存率较高时的液体入量范围以及求证液体入量和液体平衡量这两种不同的计量方式在对休克患者预后判断上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ICU)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各类休克患者116例,根据液体入量将116例样本分为3组,(<2500ml组,17人;2500-3500ml组,66人;>3500ml组,33人),根据液体平衡量(平衡量=入量-出量),分为4组(<-500ml组,22人;-500—0ml组,27人;0—+500ml组,36人;>+500ml组,31人)。比较液体1周平均入量分组方式下的各组基线资料及机械通气时间、利尿剂用量、ICU住院天数、ICU死亡率、28d死亡率、并发心力衰竭等及比较1周平均液体平衡量分组方式下的各组预后情况,用韦恩图寻找液体平衡组分别与液体入量组的死亡人数交集,得出两种不同计量方式协同下,死亡患者的液体分布情况。研究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休克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入ICU第1周内出入量情况、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生化检验指标(肝肾功能、心功能等)、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利尿剂用量、ICU住院天数、ICU死亡率、28d生存情况、并发症等。比较各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预后,找出死亡率最高时,两种不同计量方式的液体治疗范围。研究结果:患者入院时的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氧和指数、BNP、Cr、BUN、Lac、总胆红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1周的液体管理后,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氧合指数、BNP、BUN、总胆红素的变化差值有统计学意义。液体入量>3500ml时,休克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利尿剂用量增加;液体入量>3500ml时的患者ICU死亡率(45.45%)和28d死亡率(57.58%)均最高,并发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液体平衡量>500ml的患者ICU死亡率(51.61%)和28d死亡率(76.67%)均最高;韦恩图显示当患者入量>3500ml,且液体平衡量>+500ml时,死亡人数为14人,占死亡总数的30.43%;研究结论:休克患者抢救达标后,住院治疗前阶段,液体入量过多以及液体出入量呈正平衡时,患者常见临床实验室及评分指标明显恶化、住院天数及临床干预也明显增加,最终患者的临床预后变差,死亡率明显增高。故对各类休克患者,应积极限制患者入量,适当增加患者出量,并做到液体管理精细化、动态化、个体化,避免早期复苏成功后出现平均每日液体入量>3500ml且平均每日液体平衡量>+500ml这种液体管理情况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使患者受益最大化,降低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花费以及临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