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蓝羊茅、蒲苇、细叶芒、紫穗狼尾草、墨西哥羽毛草5种禾本科观赏草作为试验材料,在NaCl浓度分别为CK、0.1%、0.3%、0.5%、0.7%、0.9%、1.1%(NaCl占土壤干质量的百分比分)的作用下对其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进行盐胁迫处理,将测定的与种子萌发相关和与幼苗生理生化相关的指标进行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计算,初步对5种观赏草材料的耐盐性进行鉴定,为园林植物耐盐评价及盐碱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0.1%NaCl胁迫对蓝羊茅的发芽率、墨西哥羽毛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有促进作用,且低盐处理对墨西哥羽毛草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作用显著(P<0.05);之后,随着盐处理浓度的不断升高,两种材料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表现为抑制加强作用。蒲苇、细叶芒、紫穗狼尾草三种材料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在各浓度的NaCl处理下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其中,蒲苇在1.1%NaCl处理下发芽率为0。虽然盐胁迫处理对各种子萌发的影响参差不齐,但5种供试材料的胚芽、胚根生长均受到盐胁迫的抑制作用,与盐处理浓度之间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5种供试观赏草的相对电导率均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低盐处理(0.1%、0.3%NaCl)对五种供试材料的相对电导率影响并不显著(P>0.05)。除蒲苇外,蓝羊茅、细叶芒、紫穗狼尾草、墨西哥羽毛草四种材料的丙二醛(MDA)含量累积情况与电导率相近,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多,而蒲苇的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3)蓝羊茅、紫穗狼尾草和墨西哥羽毛草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均在1.1%NaCl浓度下降到最低;蒲苇和细叶芒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叶绿素总量分别在0.7%、0.1%盐浓度下达到最高。(4)在各盐胁迫条件下,除紫穗狼尾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直线累积外,5种观赏草材料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材料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出现峰值对应的盐浓度不一致,但基本均在1.1%NaCl浓度下含量降到最低。五种供试材料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处理盐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细叶芒的累积变化率最高。(5)5种供试材料的SOD、POD、CAT、APX、GR活性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升高均表现为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盐浓度及不同品种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就酶活性上升对应的盐浓度范围而言,蓝羊茅细胞内5种酶活性上升对应的盐浓度范围均为最广。就酶活性的最终失活率而言,紫穗狼尾草的SOD最终失活率最低;蓝羊茅的POD、CAT、APX最终失活率最低;细叶芒的GR最终失活率最低。(6)运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观赏草进行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评价,该阶段各观赏草耐盐能力由大到小排序为:蓝羊茅>细叶芒>紫穗狼尾草>蒲苇>墨西哥羽毛草;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5种观赏草进行幼苗生长期的耐盐性评价,认为APX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GR活性和SOD活性可以作为供试观赏草幼苗生长期耐盐性的首要评价指标,幼苗生长期最终的耐盐性大小评价为:细叶芒>蓝羊茅>墨西哥羽毛草>紫穗狼尾草>蒲苇;对两个生长阶段耐盐性的综合评价为:细叶芒>蓝羊茅>紫穗狼尾草>蒲苇>墨西哥羽毛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