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产业基础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世界跨国公司和以其为载体的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各国也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的跨国公司并鼓励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跨国公司与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距甚远,而且与中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吸引外资的规模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促进中国跨国公司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跨国公司或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针对中国跨国公司及其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并不多,而且其研究视角基本都是在西方跨国公司研究框架之内,从微观角度来探讨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问题。但在产业国际化和产业国际转移大背景下,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国家角度而言,从产业发展状况来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起飞阶段,产业结构也处在调整的关键时期,从产业视角看,只有那些需要“走出去”并能够“走出去”的产业才更有可能产生跨国公司。因此,本文选择从产业视角来研究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即探讨哪些产业能够产生跨国公司、为什么以及怎样从产业角度来促进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问题。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概括而言,论文内容可以分为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结论及政策建议四部分。   现状分析主要包括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的回顾和评述(第2章),以及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发展现状的分析(第3章),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理论分析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主要跨国公司成长理论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回顾和评价,认识了其研究不足,也从中吸取了有价值的内容,为本文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现状的分析,尤其是对产业分布、特点及原因的分析,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国的一些优势产业,而这一特点成为本文理论分析的初始依据。   理论分析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第4章),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在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特点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产业基础论——“优势产业论”,即认为优势产业,也即具有相对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产业。并通过对中国目前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产业分布特点的原因分析,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是“走出去”的基础条件,证实了“优势产业论”是以中国产业“走出去”的现实为依据;另外,通过对目前跨国公司主要理论的概括分析,认为无论是以海默为代表的“垄断优势论”,以小岛清为代表的“产业转移论”,还是目前流行的“优势获取论”,它们虽然都有不足之处,但也有可借鉴的合理成分,这构成了“优势产业论”的理论基础。因此,“优势产业论”是基于中国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现状和以往跨国公司理论而进行的尝试性的创新研究。   2.基于本文定义的“优势产业”概念构建了优势产业的评价体系。本文认为,“优势产业”是相对于东道国而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是一个比较的概念。因此,本文以产业国际竞争力作为评价基准建立了优势产业的评价体系,主要由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模型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结果指标体系两方面构成。在借鉴波特“钻石模型”以及王丽萍等“圆轮模型”的基础上,强调了中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环境因素、知识吸收和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生命周期以及政府等因素的重要性,建立了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新圆轮模型”,这一模型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特点对波特“钻石模型”的修正和补充,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另外,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及论文分析的需要,选取了反映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指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增长率,反映产业产出实力及绩效水平的指标——产业产值比重和产值利税率,以及反映产业技术水平的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构建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结果评价体系。   实证分析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为两部分:   1.对本文提出的跨国公司成长的基础理论——“优势产业论”——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构建计量模型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第5章),研究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重要原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反映产业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产业产值比重和劳动生产率呈正相关,说明了产业竞争力水平是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这一实证结果证实了“优势产业论”的合理性。另外,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日本及韩国等国家跨国公司成长与优势产业的关系(第7章),发现这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是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势产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主要分布在它们各自的优势产业,美、日、韩的发展经验为中国跨国公司成长于优势产业的论断提供了经验依据,证实了“优势产业论”的可行性。   2.根据优势产业评价体系对中国的优势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第6章)。首先根据优势产业评价体系对中国制造业、服务业中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纵向比较分析,从而确定了这些产业中的优势产业;然后在这一分析基础之上,选择了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制造业以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两个典型产业,通过与世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方法,从国际竞争力的结果指标和影响因素两方面对这两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实证分析,说明了这些产业是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重要产业,也进一步论证优势产业是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产业基础的论断。   最后,本文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论文的结论并提出了促进跨国公司成长的政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1)研究中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应从产业分析和产业措施入手;(2)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产业基础是优势产业;(23)中国制造业中的优势产业正经历结构性的调整;(4)中国服务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具有很大发展潜力;(5)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促进中国跨国公司成长的重要途径;(6)提高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的关键因素;(7)政府的适度干预是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和跨国公司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促进中国跨国公司成长,中国应从产业角度着眼制定促进跨国公司成长的政策;应根据中国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适度产业转移;应建立促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政策体系;应确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有限有为”的政府干预政策等。
其他文献
记者:中国共产党和莱索托民主大会于200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您对这些年来两党关系的发展有何评价?对进一步发展两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何设想?梅辛:两党之间的关系一直发展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长期跟踪研究国际能源发展趋势和领先企业变革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初步建成了“三集五大”体系。这一体系集约高效、纵向贯通,明显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创造和风险控
0 引 言rn能源机构资料表明,工业电机每年耗费的电能超过十亿度,占全球全部用电的50%.
一个男士和他的女朋友结婚,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结婚庆典。  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来到结婚典礼上参加欢宴和庆祝活动。大家都过得很开心。
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高职教育迎来了发展全新机遇.成果导向教育(OBE)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成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后,以
“”心病“和心脏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脏病是可以引起”心病“的,即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或加重抑郁。芬兰一项由8000例患者参加的大型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的发
经过长时间的经济发展,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GDP世界第二,人均收入也接近中等偏上国家平均水平。与此同时,制造业也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变为“制造大国”。但随着经济全球化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但是,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各个地区形势却十分严峻,由此恶化的城乡关系将对经济持续增长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