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运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以河南省获嘉县亢村镇为例,研究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亢村镇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可以复制的典型经验。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钱纳里—赛尔奎因模型和国际上广泛采用的IU/NU指标,对亢村镇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测度。发现自2005年以来,亢村镇的二次产业快速集聚,逐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阀门加工、供热设备、风力发电为支柱的四大产业,亢村镇的工业企业集聚已初步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结合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发现规模经济、产业转移、区位粘性成为影响亢村镇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主要动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近年来亢村镇在GDP总量、产业结构、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不够协调,总体上新型城镇化滞后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第二,亢村镇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文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作为获嘉县对接平原示范区的桥头堡,亢村镇必须抓住机遇,积极融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战略格局,加强与郑州、新乡、洛阳的联系,实现联合发展。第三,亢村镇存在着经济总量规模不大、产业结构有待转型、财政吃紧、建设用地指标紧张、土地开发利用粗放等问题。本文通过透视城镇化和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亢村镇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为亢村镇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整合与协调发展提供决策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