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收集并整理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探讨影响颈动脉内膜剥脱联合颈动脉支架置入复合手术预后的因素。
方法:收集在苏大附一院行复合手术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初筛,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颈内动脉闭塞或次全闭塞,并记录侧枝循环代偿情况。通过电话或门诊对其进行随访,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的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的差异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患者,其中表现为偏身肌力减退13例,肢体麻木2例,言语不利4例,头晕9例,晕厥3例,视物模糊或黑朦2例,无症状1例。(注:一名患者入院时可能有多种合并症状)。男性19例(76%),吸烟8人(32%),高血压病史19人(76%),糖尿病病史9人(36%)。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眼动脉侧枝、前后交通动脉侧枝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软脑膜侧枝动脉的开放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前后交通动脉的开放等因素与复合手术的预后无关,软脑膜侧枝动脉的开放是影响复合手术预后的因素。
方法:收集在苏大附一院行复合手术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颈动脉超声初筛,脑血管造影证实存在颈内动脉闭塞或次全闭塞,并记录侧枝循环代偿情况。通过电话或门诊对其进行随访,根据术后6个月随访的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0-2)及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6),比较两组之间的基线数据的差异和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5例患者,其中表现为偏身肌力减退13例,肢体麻木2例,言语不利4例,头晕9例,晕厥3例,视物模糊或黑朦2例,无症状1例。(注:一名患者入院时可能有多种合并症状)。男性19例(76%),吸烟8人(32%),高血压病史19人(76%),糖尿病病史9人(36%)。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相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低密度脂蛋白、眼动脉侧枝、前后交通动脉侧枝等因素无统计学差异(P>0.05)。软脑膜侧枝动脉的开放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入院时NIHSS评分、前后交通动脉的开放等因素与复合手术的预后无关,软脑膜侧枝动脉的开放是影响复合手术预后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