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化学链氧解耦燃烧的复合铜基载氧体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bi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只能是以煤炭为主。在2014年,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因此,开发以煤为主的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的减排与捕集技术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化学链燃烧是一种新型的燃烧方式,能简单而低能耗地实现了CO2的分离和捕集,并且燃耗过程中几乎没有NOx生成。载氧体是化学链燃烧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铜基载氧体活性好且载氧量高,因此本文以铜基载氧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机械混合法,选用Al2O3,SiO2,TiO2作为惰性载体制备Cu6Al4、Cu6Si4、Cu6Ti4三种铜基载氧体,研究各自的循环反应性能,并辅以SEM和XRD实验表征载氧体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变化。并且选用性能较好的Cu6Si4、Cu6Ti4两种载氧体,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中完成煤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然后,采用浸渍法制得CuO/MgO和CuO/NiO两个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在热重分析仪中完成复合铜基载氧体与煤粉的化学链燃烧以及各载氧体20次释氧-得氧循环,研究其循环反应性能、载氧量变化、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并辅以SEM和XRD实验表征复合铜基载氧体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变化。并且将CuO/MgO和CuO/NiO两个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在固定床实验系统中进行煤化学链燃烧实验研究。最后,采用挤压造粒法制备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在自行搭建的小型流化床中分别进行冷态循环和热态循环实验,研究各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耐磨损性能、循环反应性能和反应活性,并辅以SEM实验研究载氧体颗粒抗烧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CuO的烧结现象越来越严重,反应性能逐渐降低,并且温度越高,铜基载氧体的烧结现象越严重。惰性载体的存在能一定程度地改善纯CuO的抗烧结性和循环反应性能,TiO2比SiO2更适合做CuO的惰性载体。复合铜基载氧体实验研究表明,CuO/Mg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中,Cu6Mg1Ti3综合性能最好,即是说在SiO2、TiO2和ZrO2三种惰性载体中,TiO2最适合做CuO/MgO系列复合载氧体的惰性载体。CuO/NiO系列复合铜基载氧体中,Cu6Ni1Zr3综合性能最佳,即是说在SiO2、TiO2和ZrO2三种惰性载体中,ZrO2最适合做CuO/NiO系列复合载氧体的惰性载体。复合铜基载氧体颗粒实验研究表明,ZrO2含量为30%的Cu6Ni1Zr3-K耐磨损性能比Zr O2含量为10%的Cu6Ni3Zr1-K好。Cu6Mg3Ti1-K在循环前期质量衰减速率最快,Cu6Mg1Ti3-K中的TiO2含量比Cu6Mg3Ti1-K高,TiO2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铜基载氧体的耐磨损性能。四种载氧体颗粒中,耐磨损性能强弱关系:Cu6Ni1Zr3-K>Cu6Mg1Ti3-K>Cu6Mg3Ti1-K>Cu6Ni3Zr1-K。总体趋势来看,四种复合载氧体颗粒在5次循环中都发生了烧结,载氧量逐渐降低。四种载氧体颗粒中反应活性的高低关系:Cu6Mg3Ti1-K>Cu6Ni3Zr1-K>Cu6Ni1Zr3-K>Cu6Mg1Ti3-K。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这个世界蠕动着形形色色的害人虫,于是,便有许许多多经历各异的受害者.不过,一旦害人虫披上了“受害者”的面具时,人们一定要睁大了眼睛,以免成就了“受害者”.
风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可再生能源,当前已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和投资的热点。其主要利用形式是风能发电,风力机作为发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可以将风能转化为电能。风力机一般工作在
近年来,缸内直喷汽油机以其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快速响应性和冷起动时较低的HC排放等优点,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开发的热点。缸内直喷汽油机燃油喷雾质量的好坏是控制其混合气形成
带钢厂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硬件设备老化,已经不能有效的工作,该厂采用西门子S7-400PLC取代以前的三菱PLC,并且引进一些新型的设备和检测仪器,使对加热炉的控制达到先进的水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石化装置正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石化装置的大型化必然要求石化泵的性能参数也要适应大型化装置的要求,一般石化用泵可以立足国内,但大型炼油装置需要的
市场演变的速度超过了创业公司自我进化的速度。是自己往前走,还是借着生态继续往前发展?闪电购选择了后者创业做闪电购之后,王永森最大的感受是:社区电商的坑,一个都绕不了
京剧里那咬牙切齿、横着膀子出场的黑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他开始呀呀大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他马上要唱了,这就是“叫板”。不单戏曲里需要“叫板”,现实生活中需要“叫板
期刊
在沿海电厂冷却水工程中,其取、排水口需合理布置,从而达到好的冷却效果。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温排水的水力热力特性和电厂冷却水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然后比较分析有基本流存在时不同入汇角下温排水的热扩散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在不同地形下重叠式布置的特性、温排水的热扩散过程以及影响其取水温度的各种因素,得到一系列取水温升随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最后分析波浪作用对温排水的影响作用,证实波浪对沿海电厂取、
2015年中国大洋33航次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6°48′N附近进行了热液异常探测,成功发现了大糦热液区.本文对该热液区附近采集的CTD水样开展了水化学与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