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炭化还田对稻田土壤脱氮过程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ogf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为维持稻田高产,化肥的施用量大幅增加,但我国氮肥利用率较低,大量氮素损失到了环境中。稻田长期处于淹水状态,为厌氧氮转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厌氧氮转化过程包括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过程,两者均为在厌氧环境下经微生物作用将硝酸根转化为氮气(N2),因此统称为脱氮过程,微生物介导的脱氮过程是稻田氮素损失的主要途径。秸秆生物炭具有改良土壤、固碳减排等作用被广泛用作农田土壤改良剂。因其独特的性质,生物炭施入稻田后将改变氮转化相关微生物的活性及其生存环境,从而影响稻田土壤脱氮过程。因此本文以太湖流域长期秸秆炭化还田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氦气密闭培养试验及田间原位监测,利用膜进样质谱定量15N同位素标记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长期秸秆炭化还田(0BC:每季0 t hm-2;1BC:每季2.25 t hm-2;5BC:每季11.3 t hm-2;10BC:每季22.5 t hm-2)及直接还田处理(RST:每季22.5 t hm-2)下不同深度(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脱氮强度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监测田间原位表层(0~10 cm)土壤-水系统净脱氮速率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各处理下稻田土壤不同土层反硝化潜势为(0.150±0.049)~(4.424±0.373)nmol Ng-1h-1,厌氧氨氧化潜势为0~(1.255±0.101)nmol Ng-1h-1。反硝化过程脱氮贡献率为39.65~100%。在垂直剖面上,反硝化潜势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厌氧氨氧化具有垂直分异特征;稻田脱氮损失仍以表层反硝化过程为主。高倍量生物炭的施加降低了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速率,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处理下60~100 cm深层土壤的差异不显著。2、生物炭的施加改变了土壤剖面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功能基因丰度。hzs B拷贝数远低于nir K和nir S拷贝数;nir K和nir S拷贝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hzs B功能基因具有垂直分异特征;生物炭的施加增加了nir K和nir S功能基因丰度,降低了hzs B功能基因丰度。稻田脱氮过程与土壤环境因子和功能基因nir S和hzs B显著相关,但功能基因并非影响脱氮过程的关键限制因子。3、田面水中无溶解性N2的积累,溶解性N2O浓度峰值的出现与田间施肥有关;生物炭和秸秆的施加增加了田面水溶解性N2O浓度,生物炭剂量越大,溶解性N2O浓度越高;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是影响溶解性N2O含量的关键因子。高量生物炭通过土壤及水体硝态氮含量等降低了表层土壤-水系统的净脱氮速率。4、稻田土壤-水系统中净脱氮速率在时间尺度上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净脱氮速率受到田面水和土壤的底物浓度的共同影响。稻田淹水期间累计脱氮损失量在31.2~44.6kg N hm-2之间,占到稻田施氮水平的13.03~18.56%,与不施用生物炭处理相比,1BC、5BC、10BC和RST处理平均减少了9.62%、12.22%、14.75%和29.8%的氮素损失。上述结果表明,稻田土壤剖面反硝化过程发生速率高于厌氧氨氧化发生速率,且表层土壤脱氮速率高于深层土壤,因此脱氮过程仍以表层土壤反硝化过程为主。反硝化过程产生的N2O会以溶解性气态氮在田面水中积累;高倍量生物炭的施加降低了稻田氮素损失量。
其他文献
水资源对于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土地利用是影响区域水文水质过程的原因之一,它能够改变区域植被的种类、各类景观格局的特征以及流域水循环过程。但是,土地利用通过植被类型和景观格局影响区域水质的机制还有待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以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典型农业密集区——青海省的河湟谷地作为研究区域,分析河湟谷地湟源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内河流平水期和丰水期的水质状况。基于实
学位
生物有机肥作为环境友好型肥料,兼具有机肥和菌肥的肥料效应,可增进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在可持续农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大多数生物有机肥的生产采用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与有机肥直接混合即为生物有机肥的简单工艺,造成了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低和功能不稳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微生物生长繁殖规律和代谢产物累积特点角度出发,以本实验室保存的生防枯草芽孢杆菌CY1为
学位
传染病防控应急措施实施和开展过程中,根据黑龙江省最新指挥要求和规范,从科学角度出发,利用医疗机构分级、分类组建2所定点医院和2所后备收治医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资源、集中专家、集中收治”的治疗原则,以便高效地做好传染病收治工作。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成为后备医院,以黑龙江省“小汤山”医院模式进行院感建设,于2020年2月15日完成设计、设备资产、技术改造、消毒、检验、后勤保障等。对
期刊
培养新疆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推动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维护祖国的统一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语文课程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关键课程,也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阵地,更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渠道。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根据现阶段复杂学情,从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覆盖、开展针对性分类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划分教学内容模块四个方面来阐述改革思路,希望能有效推进高校大学
期刊
生物炭由于其原料廉价,性质优良等优点被广泛用于环境修复领域。生物炭以及生物炭基复合材料在污染物吸附领域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但是,在物理和化学作用下,环境中的生物炭质会被逐渐风化分解为粒径更小,迁移性更强,化学反应更高的生物炭胶体颗粒(Colloidal Biochar,CBC),这些胶体颗粒可以作为活性载体吸附环境中的污染物并协同污染物共迁移,从而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CBC还可以通过孔填充等作用吸附
学位
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延长,我国设施土壤作物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强还原土壤灭菌法(reductive soil disinfestation,RSD)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土壤修复技术开始在设施栽培中广泛应用。但是,迄今为止的大量研究多聚焦于其对土壤的修复效果,而忽视了对调控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缓解连作障碍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土壤有机碳(SOC)。因此,研究使用RSD技术过程中SO
学位
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是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农业活动是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如何通过有效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缓解气候变化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的有效利用是提高土壤质量与固碳减排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明确秸秆投入与其它农田管理措施结合下土壤性质、作物生产力、温室气体排放等的影响,本文基于2021年前公开发表的关于秸秆投入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
学位
陕西省秦岭北麓的周至、眉县一带是我国猕猴桃主产区,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种植面积占全球的近30%。但由于猕猴桃生产中农户盲目施肥、环境保护意识缺乏,导致猕猴桃主产区施肥过量问题尤为严重,其中以氮素过量投入更为普遍,对长期不合理施肥引起的土壤氮素累积及对地下水污染等影响已有一些研究,而对猕猴桃集中产区氨挥发损失研究尚少见报道。秦岭北麓猕猴桃主产区南依秦岭,气态氮素损失进入大气后沉降特性如
学位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与小麦形成互惠共利的菌根共生体,一方面AM真菌从植物根部获取其生长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另一方面可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营养和水分,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其抗逆性。小麦作为一种菌根作物,AM真菌可以促进小麦对矿质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增强其抗逆性。本研究拟探究不同育成年代、株高、麦芒类型、生活习性、主栽区域的小麦品种菌根侵染率差异,筛选出极
学位
文章基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实践,结合案例介绍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及网络计划技术在工期计划中的应用,对施工组织设计从施工方案和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优化分析,利于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目标,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