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ICON固体材料的制备与厚膜CO气体传感器的研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48956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以硝酸为回溶剂和草酸为螯和剂两种溶胶-凝胶方法制备NASICON固体材料,运用FT-IR,TG-DTA,XRD,FE-SEM,AFM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对合成过程和目的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硝酸回溶法合成的材料,通过对NASICON干凝胶和硅干凝胶的FT-IR谱图分析表明,合成过程中随着硅干凝胶网状结构的形成,NASICON材料的其他组分均匀的分散在网状结构中,从而形成稳定的溶胶状态。而通过草酸对原溶液中Zr4+离子的络合作用,抑制了Zr3(PO4)4沉淀的生成,使透明的溶胶更加稳定,实现了NASICON原粉各组分物质的均匀、短距离分布,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烧结温度。TG-DTA分析表明,采用硝酸回溶法晶体NASICON相在750℃以后逐渐形成,而采用草酸螯和法合成的材料则在600℃以上开始逐渐形成。XRD,FE-SEM,AFM等测式分析手段表明,采用硝酸回溶法所获得的NASICON固体材料表现出结构紧凑,块状材料间结合紧密的特点,且块状物体没有较大的空洞出现,除了少许裂缝外,结合非常紧密,表现出较高的致密度。晶粒晶界清楚,呈三叉结构,晶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处于稳定的状态,相互间结合紧密,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相纯度。采用草酸为螯合剂降低合成温度100℃左右,但所合成的材料与硝酸回溶法相比结合较松散,具有多孔结构,同时伴有针叶状物质出现,EDAX分析测试表明针叶状物质主要是由Na3PO4及其衍生物组成;且晶粒晶界相对模糊,晶粒形状规则不一,有团聚现象,部分晶界处产生熔融接触,有液相产生,降低了目的产物的纯度,且结晶度也相对较低。 两种合成方法所合成材料的电学分析表明,采用硝酸回溶法所合成的材料电导率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其复合电导与温度的倒数的Arrhenius图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由Arrhenius图估算出来的离子导电激活能都偏高,而且其大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烧结温度升高促使固体材料晶界接触减弱,材料的电导率受晶界电阻影响减小,晶界阻值随环境工作温度升高而下降速度减缓,所以随着烧结温度升高,固体材料的离子导电激活能降低。草酸螯合法所合成的材料1000℃烧结的材料的激活能低于900℃的主要是因为高温烧结已经产生了水合相和ZrO2杂相。具有较低结晶度的材料有较多的的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Na+在传导通道上移动,从而降低了材料的离子电导率。表现出低温制备的材料具有较低的离子电导率。 综合硝酸回溶法合成的材料致密度高,结晶特性好的特点,以及草酸螯合法制备的溶胶稳定的优点,通过优化合成工艺路线,可以探索出制备致密度高,结晶特性好的薄膜,为以后制备薄膜型器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采用空心管式陶瓷衬底结构,制备出了厚膜型CO2传感器。通过在空心管内设置小型加热器,提高了传感器的加热效率。与平面型传感器相比,在较小的加热电流下就表现出较大的CO2气体灵敏度。但其输出电动势E的能斯特斜率稍微低于理论值,这是由于所制备的厚膜具有多孔的特性,多孔结构的存在会降低传感器的敏感特性。通过对传感器辅助电极Li2CO3与BaCO3不同摩尔比例下的灵敏度特性的测试表明,碳酸盐辅助电极Li2CO3-BaCO3比例为1∶2时,器件具有较高灵敏度。以Li2CO3碳酸盐电极代替Li2CO3-BaCO3复合碳酸盐电极,进一步在Li2CO3电极上涂覆一层ITO敏感电极,实验结果表明,在100到10000ppm范围内所制作的元件在室温下输出电动势与CO2浓度的对数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了器件的功耗。另外,实验还对器件的选择性、耐水性、响应恢复特性、稳定性等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各项性能均能满足实际检测需要。
其他文献
本文在综合分析柴油机电控共轨喷油系统技术特点和国外共轨喷油系统试验台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电控高压共轨喷油系统试验装置的设计与试验研究。作者以Bosch公司生产的高压共轨喷油系统中的几个关键部件(高压供油泵、共轨管和电控喷油器等)为测控对象,制作相应的电子控制单元以实现对电控喷油器和共轨压力的控制,用传统的喷油泵试验台作为提供机械驱动力和燃油回路的基础平台,采用定容积的油量测量装置测量共轨喷油系
光催化在环境治理和太阳能储能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受紫外线激发的TiO2光催化剂在催化降解有机物、自洁、杀菌抗菌等方面都有较多应用研究报道。太阳光能中,紫外光线约占4%,可见光约占了43%。常用锐钛矿型TiO2的带隙能为3.2ev,在利用太阳能方面受到了一定限制。开发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半导体光催化剂,在利用太阳能治理环境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可见光光催化剂MBi2O4(M=
学位
光催化技术是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高级氧化技术,它利用光催化剂在光照下产生的光生电子的还原性能和光生空穴的氧化性能,可有效的分解各种污染物,在环境治理和环保材料的应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催化技术的核心是光催化剂,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光催化技术应用的关键。本文通过对Ni掺杂TiO2和Cu2O/TiO2复合薄膜的光电性能和光催化活性的研究,探讨了半导体金属离子掺杂形成缓
学位
在长距离超声导波无损检测中,通常采用回波法进行缺陷检测,但当缺陷靠近远端时往往会出现在常规监测时域区间内缺陷回波丢失的问题,即远场肓区问题,而该区域往往是缺陷高发区。本文以长杆方钢为例,对超声导波检测中的远场盲区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如下:  1.为提高仿真效率,采用二维等效模型进行方钢超声导波模型的简化,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比的方法,验证了该等效模型的有效性。在实验验证方法研究中,为减小
学位
电磁波在色散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研究对全球导航、航空航天、微波遥感、雷达技术、目标隐身、电子元器件和电路设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色散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数值计算方法中的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算法因其计算简单、直观且能同时考察较宽频带内电磁波传播的时域及频域特性等优良特点被广泛地
学位
该论文的目的是探索一种获得高峰值功率、高外差频率稳定度激光器的方法,从而为激光雷达提供理想的光源.为满足上述要求,我们设计了双通道部分Z折叠共电极电光调Q射频激励波导CO激光器.在激光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新方法,设计了新的激光器结构,并且解决了一些关键问题,在实验与理论方面取得的具体成果如下:双通道(部分Z折叠通道和直通道)同时放电的两个关键技术是:电压沿双通道电极均匀分布;射频源和
学位
本文介绍了一种管式结构的固体电解质CO2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以固体电解质NASICON为敏感材料,复合碳酸盐BaCO3-Li2CO3为辅助电极,并采用了Al2O3陶瓷管为载体,加热线圈内加热的结构方式。NASICON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而成,XRD、IR、RAMAN、XPS以及电阻率分析等多种测试技术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在旁热式烧结型气敏元件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内加热型管式元件的结构形式,并对其制
本论文介绍了AWG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从理论上推导了AWG的光波导方程,总结了AWG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阐述了目前AWG的相位误差补偿、温度误差补偿和波长平坦化以及双折射控制等性能优化措施.条形光波导是集成光路和各种集成光学器件的基本元件,研制硅基阵列波导光栅,就要从研究硅基二氧化硅光波导开始.本论文依据光波导理论,并结合实验工作,分别设计了火焰水解法与反应离子刻蚀和火焰水解法与紫外写入技术制作条形
本文主要用紫外光探测器的宽禁带半导体TiO薄膜及其组分调变的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制备和结构子光电性能的研究.文中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薄膜材料,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材料结构性质和光学性质的影响.初步探索性地利用TiO作为基体材料制作了MSM型紫外光探测器.另外,利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MnTiO,SrTiO,LaTiO,NdTiO合金薄膜,并深入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该文着重于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频率变换获得中红外激光的理论和技术.特别对于耦合波方程模拟,TEA CO激光二次谐波发生(SHG,或称倍频)和相关的几种红外非线性光学晶体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基础理论部分,推导了平面波三波耦合方程,给出了小信号和大信号解.而且以离散坐标为基础,简洁地推导出一般光束三波耦合方程.由此方程,通过卷积运算得到了I型相位匹配下,Gauss光束SHG的小信号解,同时给出了相应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