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斋画报》对晚清社会的图像叙事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q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是中国画报发展的繁荣时期,而在众多晚清画报中,创刊于1884年5月终刊于1898年8月的《点石斋画报》是中国报业史上里程碑式的刊物。《点石斋画报》创办于晚清上海,此时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动荡多变的中国政治环境与西学东渐的上海社会环境使画报在多方势力的交叉中呈现出独有的特征。创办人美查敏锐独到的窥探到画报在中国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下制定出集文字与图像于一体,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独特表现形式。不仅用直观、形象的图像记录了晚清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图像中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低门槛要求更是赋予社会底层民众获取信息、接触外边世界的机会,致使清末上海出现全民看报的社会现象,为社会变革、思想启蒙提供了宣传平台,奠定群众基础。开启了图像叙事的新时代,这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第一个“读图时代”。本文将叙事学作为理论基础,对《点石斋画报》进行探讨。以画报发行15年间的4665幅新闻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把惯于用在文学上的叙事与具有表意功能的新闻图像相结合,通过分析《点石斋画报》的图像,探讨晚清这一特殊时期的社会文化形成。根据叙事学的研究脉络,将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进行探讨。第一部分,对《点石斋画报》及叙事学的研究现状做总结、整理,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出本文的研究脉络;第二部分,将《点石斋画报》置于整个社会语境之中,分析晚清中国政治环境,上海的独特社会环境,以及先进的技术条件,凸显画报的生存状态及叙事前提;第三部分,分析构成叙事的三个必备要素:叙事者,包括以吴友如为代表的创作队伍和以《申报》团体为代表的经营团队;叙事文本,主要探讨叙事图像的特征以及图像叙事视角;叙事接受者,通过分析图像所呈现出的在沪国内外人口,来分析画报的叙事接受者;第四部分,着眼于图像内容,对图像进行解读。本文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时事战争、国内女性和外来新科技作为这部分重点研究对象,分析画报在当时多种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所形成何种叙事倾向;第五部分,探讨叙事者在何种叙事方法下完成叙事;第六部分,在前四部分的研究的基础上,考察图像的叙事功能与困境。《点石斋画报》无疑是晚清上海社会的形象记录者,但同时也存在叙事的表层化不足,与真实历史相比存在一定的偏差。《点石斋画报》无疑为晚清上海的社会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叙事学角度出发,以期对当下的研究做点滴贡献。
其他文献
<正>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动当今时代进入到信息时代中。信息时代下,计算机网络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浪潮带动下,
"人民教育家"于漪这样论述道: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从这句话能够看出,教师在开始授课之前应当设计好具体的
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产物、是高校党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进行正确的功能定位是党校规范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高校二级学院分党校进行规范化建
A100000主表的结构及变化$$(一)A100000主表的结构$$2017版年度申报表的主表仍沿用了原申报表主表的基本结构,即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并据以计算年
报纸
煤炭资源做为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因燃煤而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燃煤引起的汞排放已成为了全球的关注问题。在我国,燃煤电厂中汞的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与
以"艾灸""温热刺激"为关键词,收集1995年6月1日至2016年6月1日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的艾灸温通效应机制研究的文献。从艾灸温热刺激的角度分析探讨艾灸温
带形城市在理论上是可以无限延长的,但是在现实中,城市长度过长将会造成城市各部分功能区之间联系不便。公交主导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选择,带形城市用地形态也非常适宜采用以
Activated carbons were prepared by two chemical methods and the adsorption of Cu(II) on activated carb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was stud
微课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能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该文结合微课的多种优势,探讨教师如何借助微课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素质,进而全面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正>一、上海市浦东新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发展的历程回顾(一)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04年,中央下发司法体制改革意见,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制定"‘二五’改革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