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s)到期后,贫困、发展不均衡、气候变化与环境退化、资源约束瓶颈等挑战仍加剧影响全球发展,人类社会进步的风险性和脆弱性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制定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将继续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17项SDGs中隐含着大量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要求,因此,推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对实现SDGs至关重要。同时,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仍然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中国正在大力落实SDGs和构建现代化自然资源治理体系,面向SDGs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具有必要性。本研究首先通过对SDGs的理论解读和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分析,揭示出SDGs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的耦合关系。研究在衔接SDGs与自然资源治理体系、差异化评价等思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各项SDGs对不同自然资源要素可持续利用的内在要求与实现目标,构建了耦合SDGs各维度(横向上)和自然资源各要素(纵向上)的一体化评价框架。最后基于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本研究结合中国相关政策措施的本土化,选取了各要素目标的评价指标,并选择浙江省丽水市开展实证评价,对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案进行了验证。
面向SDGs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核心在于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类福祉、维持可再生能力,推动包含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环境优质等内涵的SDGs实现。根据SDGs的内涵结构和自然资源分类管理实践,本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优质和治理高效共四个横向SDGs维度和土地、水、海洋、矿产、生物和气候共六个纵向自然资源要素,纵横耦合的一体化评价方案。本方案以国际化SDGs和本土化自然资源利用特征为核心,构建了合理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宜的评价尺度,全面反映区域各自然资源要素在不同维度上的SDGs水平。
本研究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浙江省丽水市作为案例区,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案在评价尺度和维度、指标体系和权重、计算方法和过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以乡镇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基础单元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性,较好的展现了自然资源利用SDGs的区域差异;各要素在不同维度上的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并且逻辑关系清晰;计算过程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可重复。实证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各要素在经济、社会、环境、治理能力多维度上的评价可对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极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面向SDGs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核心在于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类福祉、维持可再生能力,推动包含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和环境优质等内涵的SDGs实现。根据SDGs的内涵结构和自然资源分类管理实践,本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优质和治理高效共四个横向SDGs维度和土地、水、海洋、矿产、生物和气候共六个纵向自然资源要素,纵横耦合的一体化评价方案。本方案以国际化SDGs和本土化自然资源利用特征为核心,构建了合理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宜的评价尺度,全面反映区域各自然资源要素在不同维度上的SDGs水平。
本研究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浙江省丽水市作为案例区,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提出的评价方案在评价尺度和维度、指标体系和权重、计算方法和过程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以乡镇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基础单元能够提高评价结果的精准性,较好的展现了自然资源利用SDGs的区域差异;各要素在不同维度上的指标选取具有代表性,并且逻辑关系清晰;计算过程可操作性强、计算结果可重复。实证分析发现,自然资源各要素在经济、社会、环境、治理能力多维度上的评价可对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提供极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推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