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nnd_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病情顽固,病程较长,迁延反复,严重影响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相关症状具有悠久的历史,穴位埋线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治疗方法,在穴位内注入羊肠线,通过羊肠线在体内吸收而产生—系列复杂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穴位埋线既保留了针灸的优势,又可延长每个穴位刺激时间,缩短病人治疗时间,临床疗效肯定。本课题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盆腔炎,观察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差别,为穴位埋线治疗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方法,按照电脑随机生成数字奇数分配到穴位埋线组,偶数分配至常规针刺组进行对照研究。穴位埋线组选穴:分为两组,①气海、归来、肝俞,②关元、次髎、血海(归来、肝俞、次髎、血海均为双侧,两组交替使用)。隔10日埋线一次,埋线3次为一疗程。如恰为女性月经期,则顺延至月经干净后的次日进行埋线。治疗两个疗程后检测相关指标,评价疗效。常规针刺组选穴同埋线组,隔日治疗一次,女性月经期间停针,10次为一疗程,间歇一天后继续下一疗程,治疗2个月后进行评价疗效。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结果:本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台湾元品中医诊所,观察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共完成64例病例观察,穴位埋线组33例,常规针刺组31例。通过对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P>0.05),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1.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治疗1月后,比较穴位埋线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经t检验,(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常规针刺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症状积分有明显降低,经t检验,(P<0.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积分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积分的差值相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相比于常规针刺组,对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更加明显。2.治疗后中医症状复常率: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下腹疼痛复常率为63.33%,常规针刺组为51.72%;腰骶胀痛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为89.29%,常规针刺组复常率75.86%;带下量多,穴位埋线组复常率86.67%,常规针刺组29.41%;带下色黄复常率穴位埋线组为78.26%,常规针刺组复常率40.00%;带下味臭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为71.43%,常规针刺组83.33%;神疲乏力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为73.08%,常规针刺组复常率为54.17%;低热起伏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为66.67%,常规针刺组100.00%;月经失调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17.65%,常规针刺组复常率为33.33%;经行腹痛加重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为80.00%,常规针刺组复常率为70.59%;胸胁乳房胀痛复常率为85.00%,常规针刺组复常率为26.32%;经血暗红有血块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80.00%,常规针刺组复常率为66.67%。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后局部体征复常率比较: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活动受限、压痛体征复常率为76.67%,常规针刺组为56.00%;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一侧附件增厚、压痛体征复常率为47.06%,常规针刺组为54.55%;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双侧附件增厚、压痛体征复常率为46.15%,常规针刺组为28.57%;穴位埋线组患者治疗后骶韧带增粗、压痛复常率为72.73%,常规针刺组为37.50%。经χ2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4.治疗1月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治疗1月后穴位埋线组痊愈6例,占19.18%;显效17例,占51.52%;有效9例,占27.27%;无效1例,占3.03%。常规针刺组痊愈4例,占12.90%:显效6例,占19.35%:有效13例,占41.94%:无效8例,占25.81%。经卡方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穴位埋线组的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组。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证型间疗效比较:治疗1月后,穴位埋线组属于湿热瘀结型患者共计17例,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常规针刺组属于湿热瘀结型患者共计12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3例;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湿热蕴结型患者,穴位埋线与常规针刺组疗效相当。穴位埋线组属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共计11例,痊愈3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常规针刺组属于气滞血瘀型患者共计12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穴位埋线组效果为优。穴位埋线组属于寒湿凝滞型患者共计5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常规针刺组属于寒湿凝滞型患者共计12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7例,;经Ridit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寒湿凝滞型,穴位埋线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相当。6.不良反应:穴位埋线组共7人次局部出现皮下瘀血,1人次出现痛感持续超过2天,4人出现酸胀感持续超过2天。常规针刺组4人次针刺局部出现皮下血肿,2人出现酸胀感持续超过2天。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均痊愈,无感染等明显后遗症。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组及常规针刺组均可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穴位埋线组较于常规针刺组,对中医症状积分的改善更明显。在改善下腹痛、腰胀痛、带下味臭、经行腹痛加重方面,两组复常率相当。穴位埋线组改善带下量多、带下色黄、神疲乏力、胸胁乳房胀痛等方面,复常率优于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组在带下味臭,低热起伏,月经失调等方面,复常率优于穴位埋线组。在改善子宫活动受限、压痛,方面,骶韧带增粗、压痛方面,穴位埋线组复常率优于常规针刺组。在附件增厚、压痛(一侧或者双侧)方面,两组复常率差异不明显。穴位埋线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穴位埋线组效果为优。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开设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初中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课程实施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本
芳纶纤维增强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与传统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韧性、损伤容限、抗冲击性能,以及优良的加
<正>安徽省安庆市委统战部在市委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转变观念,采取有力措施,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作为发挥统战工作优势、开创统战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工作抓紧抓实,在落实党
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网络工具对中国古代史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对其研究方法及专业数据库进行了细致论述。
目的:按照临床观察科学方法,通过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型高泌乳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调经抑乳汤治疗前后血浆泌乳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为筛选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提供更安全、可
[研究背景]:神经痛是现代人疾病的大问题,大多数传统的止痛药物皆不能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先前的研究显示,延胡索纯成分延胡索甲素与延胡索乙素已经显示具有止痛的效果,其止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我国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70%为缺血中风。专家预测,到2020年,卒中的患
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实现湖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对维护国家粮食和生态安全,完善湖南省区域经济总
目的补中益气汤为金元时期李东垣所创,首载于《脾胃论》,由李氏根据《内经》中“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该方组方严谨,用药精良,其中“益气升阳”配伍是该方的
肩周炎是临床多发病及常见病,严重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及健康。目前西医尚缺乏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而针灸治疗肩周炎有着显著的疗效,但存在选穴繁多、零乱的现象,操作欠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