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超声联合重组腺相关病毒可非侵入性促进神经元特异性基因治疗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阻碍了病毒载体的有效传递。通过开颅定向注射是实现rAAV转染最常用的方法,但这增加了颅内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使得其临床应用受限。目前研究表明,低频聚焦超声(focused ultrasound,FUS)联合微泡技术可无创地开放血脑屏障,靶向转运药物入脑组织。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讨影响脑内rAAV生物活性和选择性的主要因素,阐明多次开放BBB和联合用药方案对脑组织的作用机制,本研究拟应用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爆破载药微泡,开放大鼠皮层运动区处血脑屏障。通过比较实验各组的超声辐照强度-时间-机械指数,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和脑组织形态的变化,检测脑内外rAAV转染后蛋白表达浓度,用以评估改变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可行性与安全性,为临床无创、靶向基因传递治疗脑部疾病提供理论基础。[目的]1.探讨采用不同的声学参数(声压强度-辐照时间-机械指数)开放血脑屏障的可行性,初步确定无创、有效开放血脑屏障的关键参数。2.运用聚焦超声作为可精确定位、暂时且可复性开放血脑屏障的技术,实现向活体内靶向投递rAAV,应用分子成像方法探索基因治疗的传递机制。[方法和技术路线]1.聚焦超声联合微泡暂时开放血脑屏障的安全性及可复性评价:利用聚焦声波设备仪测定超声探头的声学相关参数,筛选出安全、有效的开放单侧BBB的机械指数和声压范围,为研究声波引发的空化效应提供具体量化标准;脑组织的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客观评价脑损伤的程度和等级。采用水迷宫实验进行实验动物的神经功能行为学评价,以及超声辐照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行为影响及变化趋势的综合评价。2.伊文思蓝(Evan’sblue,EB)示踪实验:各实验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的超声辐照30分钟后,经左心室全身灌注后取出脑组织,称重、浸入甲醛溶液、淬取。用DU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EB溶液最大吸收峰处的光密度。采用ImageJ软件对EB渗出区进行图像分析,通过套索工具选择超声波区域、划定面积,测量显示正信号的像素数。选取辐照中心载玻片,将EB渗出面积表示为百分比面积(EB渗出面积/全脑面积× 100%)。3.探讨聚焦超声联合微泡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机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在超声处理后1、2、4、6和24h检测紧密连接(Tj)特异性跨膜蛋白Occludin、Claudin-5和膜下ZO-1的分布。定量评估蛋白质的表达一计算每微米的免疫信号在连接裂缝的数量。大鼠血脑屏障破坏后,免疫荧光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及含量变化,检验这些变化是否与脑微血管紧密连接、血脑屏障完整性有关。4.T1加权MRI增强扫描监测BBB通透性:超声检查后,使用3T MRI系统进行影像学检查。大鼠用1.5%异氟醚和氧气混合麻醉,在整个成像过程中用1%异氟醚维持。射频接收使用直径约4 cm的小环形柔性线圈(Loop Flex Coil;西门子)。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ast spin echo,FSE),进行BBB开放成像(重复时间/回波时间=435/12毫秒;矩阵=154 × 256;层厚=1.5 mm),获得20层T1加权MRI图像,覆盖全脑。成像平面位于焦区中心,垂直于超声波束轴线。在超声治疗之后大约1 min尾静脉注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钆喷酸葡胺(1 mmol/kg),且于注射后60 min分析MRI增强情况,描述对比度增强空间分布的等高线图、量化BBB开放程度。5.聚焦超声联合微泡辐照促rAAV6-eGFP跨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rAAV载体在突触素启动子的控制下,分别用rAAV6表达GFP。病毒载体滴度由生产厂家提供(实时定量),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稀释至1.1×1012GC/ml。每只大鼠(平均体重120g)加入100 μl稀释的rAAV与~2.5×107个微泡混合,经尾静脉注射。转染3周后处死大鼠,经心脏灌注磷酸盐缓冲盐水、随后多聚甲醛。脑组织行冠状切片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抗GFP抗体行DAB法染色。为了鉴定rAAV转导的细胞类型,还需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脑切片与一抗孵育:大鼠抗NeuN(1:200稀释度)和兔抗GFP(1:200稀释度)。然后用荧光标记的羊抗鼠抗体和山羊抗兔抗体进行染色。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获得荧光图像。6.行为学测试评估BBB开放和rAAV转运投递的安全性: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所有大鼠每天训练4次,连续训练5 d。训练期间,隐蔽平台的位置是固定的,并提供空间线索进行引导。在每一次训练试验中,将大鼠放入4个起点之一面向墙壁的水中,并给予60 s的时间到达隐藏的平台。找到平台后,让大鼠在平台上停留10s。使用智能视频跟踪系统记录游泳速度、游泳路径、在每个区域花费的时间和游泳距离。[结果]1.在不同超声功率、辐照时间作用下,向大鼠体内注入相同剂量微泡,每单位质量脑组织中钆对比剂/EB的平均渗出量,随超声功率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由于MR对比剂渗透过BBB,随后T1加权MR图像上的局部增强区域证实了BBB成功开放。虽然,EB漏出到BBB破坏部位的脑实质中,但在HE染色切片内相应位置未观察到微血管破裂或红细胞外渗。2.光镜和透射电镜下显示MBs介导的聚焦超声辐照后,各实验组样本脑细胞表面无明显损伤或形态学改变。通过对Occludin、Claudin-5和膜下ZO-1特异性蛋白表达的定量评估,证实了超声作用部位的血脑屏障破坏。在超声作用后1 h和2h观察到这些制剂的渗漏,少数血管在4h观察到渗漏。这些变化与TJ复合物的明显解体平行,表现为Occludin、claudin-5和ZO-1免疫信号的重新分布和丢失。超声作用后6h和24h,这些蛋白表达升高到对照组水平(P>0.05),免疫信号的定位和密度显示TJ的屏障功能已完全恢复。3.为探讨FUS对记忆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大鼠连续5 d(造模后14 d)进行MWM训练。从训练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所有组的逃避潜伏期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MWM实验中,超声辐照组大鼠的跨越次数(2.98±0.31)和平台区停留的时间(1.21±0.16)与对照组相比(3.37±0.7,1.44±0.32;P>0.05)没有显著差异,且在目标象限花费的时间和运动速度在各组之间同样没有显著差异,提示FUS开放后大鼠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未发生显著改变。4.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rAAV6载体,采用650 KHz、1.3 w/cm2、1 min的聚焦超声联合微泡(1 μl/ml)将目的基因导入脑内。所有大鼠在FUS处理后5 min内经尾静脉注射rAAV6-eGFP,12 d后处死。通过共聚焦显微镜直接就可检测到GFP的表达,之后使用抗GFP的抗体进行免疫染色并采用明场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以获得最佳的可视化效果,可见GFP表达被增强。在所有接受FUS治疗的大鼠中,目标脑皮层区出现GFP高表达;而在非FUS处理的大脑区域,几乎检测不到GFP表达。[结论]1.联合使用聚焦超声、微泡会引起TJ分子结构解体,从而导致脑微血管连接及屏障功能丧失。优化超声参数可以诱导BBB有效、可调控及安全的开放,同时对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最小;2.静脉注射rAAV结合FUS开放BBB可以在脑内提供有效的基因传递和表达,显示出非侵入性和靶向性基因传递对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目的]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中国抑郁患者的加权终身患病率为6.8,而加权十二个月患病率为3.6%。抑郁症不但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对家庭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负担。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抑郁症,其安全性和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低。但目前rTMS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快感缺失是抑
[目的]通过了解来精神科就诊的青少年抑郁发作患者和健康青少年的社会人口学基本信息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状况,探索父母教养方式、儿童期虐待经历和青少年生活事件与青少年抑郁发作的关系。[方法]病例研究组纳入的样本为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诊断为抑郁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健康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中学的在校学生,且其PHQ-9评分在10分以下,完成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病例报告
[目的]调查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治疗动机及依从性现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设计针对性的线上干预措施,提升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的认知、动机和治疗依从性,并评估线上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的可行性、满意度及初期干预措施的效果,及时作出调整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红塔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符合入组标准的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然后随机分组。首先开展基线调查,包括:研究对象的一
[目的]比较青少年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健康人群认知损伤的差异,研究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执行任务下前额叶激活模式,并分析认知功能与前额叶血流Oxy-Hb的影响,探讨不同疾病患者认知改变与执行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纳入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31例、双相障碍患者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9例,健康对照组31例。采用重复性成套
[目的]探究首发或至少1月未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抑郁障碍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浆中的proBDNF水平表达差异;探究抑郁障碍患者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分析抑郁障碍患者血浆中的proBDNF表达水平分别与疾病严重程度、认知功能是否存在相关性;探究proBDNF能否作为抑郁障碍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记物。[方法]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采用ELISA法对73例抑郁障碍
[目 的]比较抑郁症患者与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焦虑性、非焦虑性抑郁患者和健康对照杏仁核亚区体积及杏仁核亚区之间结构协变连接的差异,探究体积有差异脑区与抑郁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55例首发未治疗抑郁症患者和178例健康对照进行头部结构磁共振扫描,利用Freesurfer软件对所有受试者杏仁核进行分割并得到各亚
[目的]既往抑郁症动物模型研究表明缰核(Habenula Nucleus,Hb)在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而其机制可能是由于Hb的簇状放电对大脑神经环路的影响,然而Hb对MDD患者大脑神经环路的具体影响原因缺乏深入的研究,且缺乏与之相关的临床特征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应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
[目的]本研究通过评估处于不同病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皮层内抑制功能、临床症状和各种环境应激因素,探讨皮层内抑制缺陷是否稳定地存在于精神分裂症的各病程阶段;并进一步探讨皮层内抑制缺陷与认知功能和其他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以期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大脑皮层抑制缺陷机制,并为开发更有效的认知缺陷治疗措施指明方向。[方法]本研究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22例,其中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36例,复发精神分裂
[目的]Gαq是G蛋白α亚单位家族的重要成员,是体内一个重要的信号通路蛋白。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人神经元样细胞株SY5Y和大鼠神经元样细胞株PC12中过表达Gαq明显增强了细胞的抗氧化损伤能力,机制可能与过表达的Gαq激活ERK、Nrf2通路、抑制NF-κB通路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过表达Gαq的神经元样细胞中SFPQ明显上调。SFPQ是一种DNA/RNA结合蛋白,参与了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
[目 的]缺血后适应可以通过激活大鼠早期再灌注过程中的自噬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带来的损伤。自噬通过一系列自噬相关蛋白完成自噬的过程,其中Atg7是自噬结合系统和自噬体形成所必需的蛋白,它在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研究Atg7在脑缺血后适应对脑组织保护中的作用。[方 法]使用Atg7-/-大鼠及SD大鼠,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MCAO模型),分别进行脑缺血-再灌注以及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