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特性与结构层冻融损伤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高海拔冻土区,占我国多年冻土区总面积的75%,是我国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资源储备要地。为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必然需要修建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而隧道工程作为铁路的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但受寒冷气候影响,高海拔寒区隧道频繁遭受冻害的侵扰。迄今为止,针对预防和处治隧道冻害问题的研究至今仍然是寒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点之一。本文以青藏高原冻土区姜路岭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等研究手段,对隧道温度场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和隧道结构层冻融损伤性能劣化两个方面为开展研究,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调研,首先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模型试验三个方面总结了寒区隧道温度场的研究现状;其次从材料冻融损伤的角度概述了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研究的经典理论、试验研究和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最后总结目前预防处治寒区隧道冻害问题的常见措施。(2)借助传热学、流体力学和冻土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以姜路岭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数值模拟的手段和正交设计试验原理,建立寒区隧道温度场的数值模型,根据不同的大气环境因素对隧道温度场的影响,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提炼出三个参数(洞口风温、洞内风速和持续时间)进行影响分析。以隧道衬砌结构温度和隧道冻结深度为评价指标,对大气环境因素对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大气环境对寒区隧道温度场的影响敏感性可用隧道某段或全长的冻结深度和衬砌结构温度两种参考指标进行综合判断;衬砌结构温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持续时间>洞内风速>洞口温度;隧道冻结深度的影响程度排序为:持续时间>洞口温度>洞内风速。(3)高海拔寒区隧道温度场分布特性表明,隧道洞口段的衬砌结构长期遭受正负温交替的冻融作用。为提高隧道衬砌混凝土抗冻融性能,针对高寒地区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问题,研究混凝土掺加不同掺量的粉煤灰和引气剂后的抗冻性能,通过声波检测仪在冻融循环过程中进行混凝土无损测试,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混凝土质量、动弹性模量损失和声波波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和引气剂对混凝土的抗冻性有较大的影响:掺入引气剂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相同引气剂掺量下,粉煤灰掺量为10%比掺20%的混凝土抗冻性较好;冻融循环过程中,超声波纵波波速与横波波速、动弹性模量与动剪切模量均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相似性衰减,且存在较高相关性。(4)为更好的描述混凝土冻融作用下的性能劣化规律,基于混凝土冻融循环损伤劣化模型,根据试验所得的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下质量和动弹性模量的变化,结合建立的质量和动弹性模量损伤评价参数,对比分析了多项式、指数型、线性函数和Weibull分布四种模型的拟合及寿命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线性函数以外,其余三种模型均可以描述混凝土在冻融作用下性能加速损伤的趋势:在多项式函数中损伤加速度概念明确,且计算简单,拟合精度较高;指数型函数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加速损伤的趋势更加明显;Weibull函数形式虽较为复杂,但拟合精度较高且易收敛;而当混凝土抗冻性能很好或冻融循环次数较低时,试验中混凝土性能加速衰减趋势不明显时,线性函数拟合效果较为良好。
其他文献
近二十年来,伴随医疗工艺体系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及技术的不断推新、医疗理念迈向多元化的趋势,医院项目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城市用地紧张等一系列问题,政府划拨的医院项目建设地块用地条件参差不齐,与日益提升的医院建设规模需求之间往往不能获得较好的平衡。另一方面,较之于其他公共建筑,医院建筑有其特殊的复杂性,且深受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及管理体制的影响。但由于我国医院建
超疏水涂层因其“类荷叶”的润湿特性成为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当前,超疏水涂层已被应用于金属材料耐蚀性防护、玻璃幕墙自清洁、海洋油水分离及主动防冰、无损集水、减阻等领域。然而,目前大部分超疏水制备方法涉及复杂的工艺流程和昂贵的仪器设备,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常用的含氟类表面修饰剂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仅具有单一功能的超疏水涂层难以满足新兴产业需求。基于此,本论文开发了简单的雾化喷涂法在不同织物表面
电动汽车低碳无污染,能够有效降低我国能源对外依赖性,其发展前景巨大。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快速上升,未来电动汽车有序接入电网进行充放电,成为一种灵活的分布式储能资源,汇聚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移动式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的首要任务是满足用户出行需求,具有分散性和随机性,受“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汇聚参与电网辅助服务,实现有序充放电在技术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电动
防护工程是国民安全的重要保障,防护工程建设要求高质高效地完成建造任务。建筑工业化是我国目前建筑技术的发展方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结构形式,在民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防护工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迫切需要发展安全可靠、运输便利、安装快捷的装配式建造方式,将装配式结构的先进技术合理地应用于防护工程领域,对推动防护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某型防护结构开展研究,
聚氯乙烯(PVC)密封胶是由PVC树脂、增塑剂、溶剂和增粘剂等组成的稠状膏体,经过涂胶设备喷涂或挤涂于车身焊缝、焊点以及结构件之间,起到密封、减震、防腐和隔音的作用。然而,在施胶过程中,暴露于湿热环境下的未固化密封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加热固化阶段出现气泡,并伴随有流淌现象的发生,同时密封胶对基材的附着力也会降低。因此,制备具有较好耐吸湿性能的PVC密封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
伴随智能技术的进步和体验经济的崛起,智能家居设计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纷纷强调用户体验的价值。智能厨电产品作为智能厨房场景的基础,是影响智能家居用户体验的重要因素。本课题针对市场上智能厨电产品的用户体验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情境认知理论、用户体验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智能冰箱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中。在实际的课题研究中,首先通过市场和竞品分析掌握了智能冰箱产品的基本状况,结合文献研究分析了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称μDMFC)具有比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和体积微小的独特优势,契合了智能化微电子产品对电源功率、体积快速更迭的强烈需求。然而,随着微能源系统集成化和微型化程度的不断提升,μDMFC电极内反应产物的管理面临着更为严苛的技术挑战。微孔层作为物质由电极内部向外界交换的必经途径,其微观结构密切影响着电极内的物质传递与电子迁移。目前商用μDMFC的微孔层普遍采用导电炭黑,其结构及功能
含油污水的分离净化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之一。目前大多数用于油水分离材料具有制备过程繁琐、稳定性差、抗污性能不佳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油水分离膜的广泛应用。本文以金属筛网为基底,对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设计和调控,成功制得两种性能优异的油水分离膜,实现了油水混合物体系的高效分离。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油水分离膜制备工艺复杂、化学稳定性较差、耐油污性能不佳等问题,通过层层自组装法将阳离子聚丙烯酰
基于铝模的全混凝土外墙(文中简称为带拉缝外墙)因其在施工中的显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已有研究表明砌体填充墙的存在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有显著影响,但研究带拉缝外墙对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寥寥无几,我国现阶段设计仅将其视作非结构构件,计算时以梁上施加混凝土墙荷载的形式代替带拉缝外墙对RC剪力墙结构的影响。针对设计时忽略带拉缝外墙对梁刚度的贡献和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思路为:通过将实际工程
近年来,传统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高度重视非遗的传承保护。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指出要“振兴传统工艺”,文化部、工信部和财政部共同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内陆续建立以传统工艺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非遗博物馆”),传统工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保护传统工艺的根本方法在于存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