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颈椎骨龄定量分期法,横向分析均角骨性Ⅰ类和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垂直向的生长变化,比较其生长差异,为临床矫治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初次就诊的8-18岁青少年患者拍摄的头颅侧位定位片240例,根据ANB角、GOGN-SN角及颈椎骨龄值将其分为:骨性Ⅰ类均角组(共120例,QCVM1期~QCVM4期各30例),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共120例,QCVM1期~QCVM4期各30例),应用Winceph8.0软件对入选的头颅侧位定位片的垂直向指标(N-Me、N-ANS、ANS-Me、S-Go、Ar-Go、N-ANS/N-Me、ANS-Me/N-Me、S-Go/N-Me)进行测量,每个项目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所有测量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分别对骨性Ⅰ类均角组和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组内测量项目进行方差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用LSD-t检验进行两两对比,比较组内不同颈椎骨龄时期垂直向的生长变化趋势;对各颈椎骨龄分期两组的测量项目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同一颈椎骨龄分期不同骨性因素条件下垂直向生长发育的区别;对不同骨性因素条件下相邻颈椎骨龄分期垂直向测量项目的差值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其生长量的差异。 结果: 1.骨性Ⅰ类均角组QCVM1期到 QCVM4期N-ANS、ANS-Me、N-ANS/N-Me、ANS-Me/N-Me、S-Go/N-Me的增加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N-Me、S-Go、Ar-Go的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Me在QCVM1期与QCVM3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o在QCVM1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Go在QCVM1期与QCVM3期、QCVM1期与QCVM4期、QCVM2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N-Me、ANS-Me在QCVM1期与QCVM3期、QCVM1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o在QCVM1期与QCVM3期、QCVM1期与QCVM4期、QCVM2期与QCVM3期、QCVM2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Go在QCVM1期与QCVM3期、QCVM1期与QCVM4期、QCVM2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o/N-Me在QCVM2期与QCVM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QCVM1期、QCVM2期、QCVM3期、QCVM4期骨性Ⅰ类均角组和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之间所有测量项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与骨性Ⅰ类均角组相比,QCVM2期与QCVM1期差值在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N-ANS、N-Me、N-ANS/N-Me呈增大的趋势,ANS-Me、S-Go、Ar-Go、ANS-Me/N-Me、S-Go/N-Me呈减小的趋势,仅N-ANS/N-Me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 5.骨性Ⅰ类均角组和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QCVM3期与QCVM2期差值、QCVM4期与QCVM3期差值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性Ⅱ类均角下颌后缩组N-ANS从QCVM1期到QCVM3期生长比较迅速,生长量较大;ANS-Me在QCVM2期到QCVM3期生长快,QCVM3期超过骨性Ⅰ类均角组,随后生长减慢;N-Me在QCVM1期到QCVM3期均匀生长,QCVM4期减速;S-Go、Ar-Go在QCVM1期到QCVM2期生长稍慢,QCVM2期到QCVM3期迅速生长,但仍然比骨性Ⅰ类均角组小;ANS-Me/N-Me稍大于N-ANS/N-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