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阵列复合电极制备及其光电催化净水性能与机制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iwu1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电催化(PEC)工艺是一种高效的水净化技术。其中,新型设计和制备的PEC材料是水污染治理的关键。然而,传统PEC体系中电极材料的界面反应仍面临着高催化效率和低反应能耗的挑战。近年来一维和二维纳米结构的电极材料的发展为研制新型高效的PEC体系提供了机遇。针对水中普遍共存的重金属离子和新兴有机及PPCPs类污染物,本论文基于TiO2纳米线阵列(TNA)电极开展了各种复合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对水中混合污染物的同步还原和氧化性能与机制研究,以期实现PEC体系下水中各种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的快速还原转化和同步氧化降解,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N修饰的碳量子点(NCDs)调控TiO2纳米线阵列(TiO2 NA)表面富集的氧空位(Vo),发现NCDs的引入不仅可以优化TiO2 NA的带隙结构,而且能够原位稳定TiO2 NA中的Vo层。研究结果表明,优化的NCDs/TiO2 NA-Vo光阳极对四环素(TC)具有较高的PEC活性和循环稳定性,其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TiO2 NA-Vo和TiO2NA光阳极的2倍和3倍,且连续8次循环后仍保持较高的氧化降解效率。电子自旋共振(ESR)和荧光(PL)光谱证实NCDs/TiO2 NA-Vo电极在可见光驱动下具有优越的PEC活性归因于NCDs有效稳定的TiO2 NA中的Vo层有助于产生更多的·OH、O2·﹣和1O2。(2)通过引入Pd纳米颗粒(NPs)到生长有缺陷态Mo S2(DMS)的TiO2纳米线阵列(TNA)电极上,制备出TNA/DMS/Pd电极并作为光阴极对同步还原Cr(VI)和氧化BPA展现优异的PEC性能:实现95%的Cr(VI)快速还原为Cr(III)(10 min)和97%的BPA同步氧化(30 min)且矿化效率达到75%。对比TNA和TNA/DMS光阴极,TNA/DMS/Pd光阴极对Cr(VI)的还原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提高了24倍和5倍,对BPA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提高了6倍和3倍。各种表征和实验结果表明TNA/DMS/Pd光阴极具备优越的PEC活性主要归因于TNA和DMS之间界面异质结的构建促进了光阴极界面上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转移,提供的额外光生电子降低了HER反应过电位,为H*的形成创造合适的微环境。更重要的是,Pd NPs的引入稳定了TNA/DMS光阴极界面产生的H*,使其能够快速还原Cr(VI)并与PEC体系中溶解氧结合生成H2O2,进而分解为·OH氧化BPA。H*的有效利用开辟了同步还原和氧化反应路径。(3)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通过在SnS2原子层(AL)中掺入氧原子能够产生局部有利的S原子富电子状态来调节H*的行为。接着,通过降低OOH*的活化能垒(速率决定步骤),精细调控的H*能够使H2O2生成过电位降低12倍(H*–OOH*–H2O2–·OH)。基于此,在单一的Sn S1.85O0.15 AL@TNA光阴极界面上构建了适用于宽pH范围(3–11)的H*–·OH新型氧化还原对。实验结果表明,Sn S1.85O0.15 AL@TNA光阴极在10 min内展示出~90%的Cr(VI)还原和~70%的4-NP的总有机碳(TOC)去除效率,比没有氧掺入的情况分别高出近2倍和3倍。ESR光谱和自由基淬灭实验证实了H*和其通过3电子路径派生的·O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原位Raman光谱揭示了稳定的SnO2相有助于不断激活H*–·OH产生。
其他文献
华南陆块于中生代时期经历了重大构造体制转换,发生了强烈的物质交换和构造变形,造就了华南陆块“成矿大爆发”,在华南陆块不同位置形成了成矿时代、成矿组合特征迥异的成矿系统,是研究大陆演化、成岩成矿机制的理想区域。本论文采用天然地震P波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CCP)和H-k叠加方法以及S波接收函数共转换点叠加方法,在华南陆块开展两方面研究工作:1)探测华南陆块上地幔主要速度间断面结构特征和平均地壳波速比
学位
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与绿色环保的需要,寻找新型环保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新的挑战。其中,电解水制氢技术所产生的氢气,不仅绿色环保,且具有可再生性。电解水反应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和析氧反应(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OER)。由于动力学缓慢从而使得过电位较大,导致其产氢效率较低。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到高效
学位
近现代数据信息的高速发展使得收集获取到的信息与以往有很大的区别。不同于以往简单的低维数据,图像和视频等上千上万维度的高维度数据唾手可得。在如此飞速扩张的数据时代,有效的利用这些维度更高的且具有高度非结构化特征的数据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在图形计算视觉领域、计算机科学、文本信息理解以及生物信息挖掘等一些实际应用中,处理的数据都具有维度高、数据庞大、内容繁复、种类不明等特点,并随着时间的
学位
随着锂离子电池成功的商业化应用,锂离子电池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EV)等领域已经被大规模的应用。然而,锂离子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大规模的应用,使得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目前,基于石墨负极的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其理论的能量密度。因此,发展和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储能电池体系对缓解社会的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锂金属电池储能体系和锂硫电池储能体系由于锂金属(3860
学位
单晶SiC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5G通讯、军工国防、新能源车、LED照明和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作为外延衬底材料需要单晶SiC晶片具有原子级超光滑表面且无亚表面加工损伤和残余应力,但由于其硬度高、强度大、化学性质稳定等性能,高效超精密平坦化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限制了其应用。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半导体晶片全局平坦
学位
近些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经历新一轮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深度学习需要深度网络模型依靠梯度反传算法来拟合训练数据,并泛化到新的数据上。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算力资源,也正因为并行计算设备的出现及发展,使得其得以实现。同时,大量优秀的训练算法相继被提出来,刷新着各类深度学习场景任务表现,尤其在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为了追求更好的模型表现,研究人员不断增大神经网络的规模、设计更复杂的网
学位
聚合物组装体在药物递送、纳米反应器、催化、生物传感、涂料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聚合诱导自组装(PISA)是最近十年来兴起的制备聚合物组装体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制备浓度高、可控性好等优点而备受研究人员的青睐。利用PISA制备聚合物组装体,能够实现聚合物组装体的高效制备,为其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本博士论文将利用光调控PISA(Photo-PISA)技术实现不同拓扑结构两亲性聚合物的高效可控合
学位
主要以如SnS、SnSe、InSe、In2Se3为代表的二维铟、锡基硫族化合物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面内各向异性、可弯曲性、高迁移率等独特的物理特性,被广泛应用到光电探测器和场效应晶体管等电子和光电子器件中。近年来,针对基于二维半导体材料在人工微结构、应变、范德华异质结的研究得到大力发展,这一系列研究表明,二维半导体材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在未来的光电子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本论文系统的研究
学位
化石能源的使用对全球各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化石能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因此,发展清洁的新能源系统是最具实际意义的方式。然而,诸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限制,存在着电能输出不稳定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新型的储能设备,收集清洁能源以满足人类对于能源与环境的要求。在可选择的储能设备中,锂离子电池(LIBs)作为一类重要的储能器件在人类当今生活中起到了举足
学位
锂离子电池能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是得益于它相对较高的电压、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等优势。然而,易燃、锂资源有限和价格不断上涨等问题使锂离子电池不适合应用于大型储能系统。因此,许多研究人员将注意力转向了资源丰富的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钙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和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在这些电池系统中,AZIBs因其高容量、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成本效益等优势而在最近受到广泛关注。然而,AZ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