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C框架下企业绩效评价非财务指标问题探讨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zz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单一维度的财务绩效指标由于短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导致企业的绩效评价缺乏预测性和发展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自身的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BSC)的出现则为这一实务操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然而,盛誉之下的BSC也并非完美。BSC虽然提出了非财务指标选择的三个方面,却并未给出指标选择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评价方法及其数量的选定、指标权重与评价标准的设定还都是问题;甚至连当初备受推崇的非财务绩效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链都难以做到真实可靠。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对BSC框架下企业绩效评价非财务指标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本文系统分析了企业绩效评价非财务指标及BSC的相关理论。其中,战略管理理论、企业价值理论以及利益相关者理论共同构成了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的支撑理论,BSC则是对上述理论的运用与整合;但就实质而言,BSC并不神秘,其不过是以“战略”为核心,强调了“平衡”的思想。通过对业绩动因的追踪,BSC识别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并最终建立起相关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传统的管理会计控制工具有所不同的是,BSC还可以用来阐明和传播企业战略,而并非仅仅用于控制行为和评估企业以往的绩效情况。其次,由于绩效评价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系统,为了使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较大范围内的实用性,本文对四家实施BSC的国内企业进行了深入访谈,试图从个性的案例中提炼出共性的理论,以解决企业在非财务绩效指标操作实务中的相关问题。最后,总揽关于BSC的种种反思以及被访谈企业的具体实践,本文给出了进一步提升BSC框架下企业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的关注要点。
其他文献
马克思通过对历史上自然观的批判继承,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崭新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完成了思考人与自然关
当代女作家迟子建将笔触深入到死亡这一永恒母题。本文试图运用海德格尔对于死亡的观点,来解读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从直面死亡与"向死而生"阐述小说中死亡主题
进入新世纪,企业面临的宏微观环境发生了变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号召、消费者个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等。由政府、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络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进入了构建互联网商业的狂热浪潮中,他们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吸引更多的顾客上,却忽略了如何留住之前的那些客户。与传
国家及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科研创新项目的投入,同时各级政府也加大了对研发类科研项目的投入资金审计,加强对国家科技资金的管理力度,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目前,国内的企
目前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立法层次较低,缺乏全面统筹;基层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欠缺;救助资金投入较少,救助水平低;专项救助管理分散,效率
废纸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废纸的回收与再利用,再生纸造纸在造纸行业中所
视听资料是一种较新的证据形式,自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首先明文规定其名称和证据地位后,其他两大诉讼法也相继正式对其证据地位作了肯定。虽然我国的立法独创性地赋予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