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材料氧化机理及缺陷与氧化的协同效应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bb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低维纳米结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维度特性和优异的物理性质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石墨烯是典型的二维材料,其费米能级附近无质量狄拉克费米子在未来纳米电子器件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石墨烯发现后,其他二维材料,例如:硅烯、磷烯、Ⅲ-Ⅴ族化合物、Ⅱ-Ⅵ族化合物、过渡金属硫化物等层状材料等也相继被理论预测或者实验合成。近年来,人们在低维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力学、电学、磁学、光学性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人们对低维材料的认识,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对于三维材料,低维材料的载流子迁移被限制在二维平面内。由于维度特性带来的量子限制,低维材料通常展现出众多不寻常的性质。例如,低维材料超高的比表面积可以实现高密度活性中心位,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或形成缺陷,有利于理解活性中心本质与反应机理的构效关系。一方面,由于氧具有很强的电负性,理想表面的电子会重新排布从而引发材料电子性质的改变;另一方面,缺陷的出现通常会在费米面附近形成缺陷电子态,进而引起氧化态与缺陷能级间的杂化。因此,化学处理和缺陷的形成为实现低维材料电子结构的调控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此外,低维材料中的拓扑电子性质也备受关注,例如量子自旋霍尔态、量子反常霍尔态、拓扑半金属态、马约拉纳零能模等。拓扑量子态最显著的特征是其非平庸的边缘态,这些非平庸的边缘态受拓扑保护。但是,材料一旦脱离实验室环境,氧化、缺陷、以及它们间的协同相互作用将使系统的拓扑性质发生变化,并由此带来一系列新奇的物理现象。近年来,虽然人们对低维材料的氧化行为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在氧化导致的拓扑相变、缺陷与氧化间的协同相互作用等问题上的研究仍鲜见报道,这些问题的微观机制还不清楚。因此,系统研究低维材料的氧化机理以及氧化与缺陷的协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1.研究了量子自旋霍尔绝缘体1T’-WTe2的氧化机理以及氧化诱导的拓扑相变。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详细计算了1T’-WTe2的氧化反应路径和反应能量势垒。结果表明,空气中O2和H2O共存是1T’-WTe2表面快速氧化的关键因素。H2O分子的存在可以显著降低O2在1T’-WTe2上的分解能垒,进而提升氧化反应速率。值得注意的是,1T’-WTe2在不同的氧覆盖度下展现出不同的拓扑属性。低氧覆盖度时,氧化使得1T’-WTe2转变为拓扑平庸的绝缘体。随着氧化覆盖度的升高,结构稳定的表面被完全氧化的1T’-WTe2—WTe2O重新转变回量子自旋霍尔绝缘体。该工作为理解氧化诱导的拓扑相变和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化合物材料拓扑性质的化学调控提供了新思路。2.系统研究了拓扑绝缘体Bi2Se3纳米薄膜结构的表面氧化机理与稳定机制。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探究了Bi2Se3的多种表面氧化结构及其拓扑性质,找到了能量最低的稳定结构,深入分析了表面氧化对Bi2Se3拓扑表面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O原子会从表面迁移到Bi2Se3次表面,与Se原子和Bi原子成键,从而形成能量最低的稳定氧化结构,进而解释了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拓扑表面态的电荷分布,发现拓扑表面态始终处于氧化层和非氧化层的Se原子层界面处。稳定氧化结构中的O原子与Se/Bi原子的杂化能级位于远离费米能级的深能级区域。磁性计算表明氧化后Bi2Se3纳米薄膜仍然具有时间反演对称和能带反转。Bi2Se3的拓扑性质具有稳定的抗氧化性质,使得表面氧化后拓扑表面态仍然完整保持在带隙中。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富氧和缺氧化学环境下表面氧化结构的稳定性,阐明了Bi2Se3在空气中快速氧化机制。这些研究结果对Bi2Se3纳米结构的进一步应用具有重要意义。3.研究了单层砷烯中的Stone-Wales(SW)缺陷和碳原子(C)掺杂缺陷的结构稳定性以及电子性质,并探究了SW缺陷在单层砷烯中的形成过程。通过计算C原子在SW缺陷不同替换位置的结构稳定性,找到了C原子的最佳掺杂位点。电子能带结构计算表明,SW缺陷和C掺杂缺陷会在带隙中形成缺陷能级,有利于形成缺陷电荷态。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了砷烯中一系列可能形成的带电缺陷态。结果表明,带电缺陷态会显著改变砷烯的电子结构。引入缺陷电荷态后,C掺杂的局域磁性消失。通过计算缺陷形成能,发现负价电荷态缺陷的形成能比正价缺陷态的形成能低,结构更稳定。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研究了SW缺陷对砷烯氧化的影响,发现SW缺陷的存在可以进一步降低氧化势垒,加速砷烯的表面氧化。4.研究了边缘钝化的砷烯纳米带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我们详细研究了H-、O-、OH-边缘终端的纳米带边缘钝化行为。结果表明,边缘钝化显著影响砷烯纳米带的电子能带结构。边缘氢化/氧化可以饱和砷烯纳米带边缘悬挂键从而稳定边缘结构。与H-和O-终端相比较,OH-原子团吸附在砷烯纳米带边缘是能量最低的边缘钝化结构。通过计算边缘钝化砷烯纳米带的电子能带结构,发现边缘氧化的砷烯纳米带具有金属性质的边缘态,而边缘氢化的砷烯纳米带则表现为半导体能隙态。此外,我们还研究了具有金属性质边缘态的砷烯纳米带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金属性的边缘钝化砷烯纳米带同时展现出铁磁结构边缘态和反铁磁结构边缘态。我们的研究为砷烯纳米带电子器件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由于Petri网在语义精确表达、结果可视化以及对并发、异质问题的建模优势,成为混杂动态系统有效的建模工具之一。目前,存在一类同时包含离散事件、连续过程、时延特性、随机现象和冲突问题等特性的混杂系统,如水库防洪调度、导弹防御博弈、AGV自动分拣、仿人足球机器人、故障诊断决策等系统,针对模型语义复杂规则、多领域建模软件开发、混杂决策机制和复杂决策模型等混杂系统建模和决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此类
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是全球贸易增长的首要贡献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中国碳排放自2005年开始大幅增长,现已经超越美国跃升为全球第一,面对全球气候危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履行碳减排责任,在2015年6月,提出了碳减排的目标:在2030
随着人们对大应变压阻传感器的需求日益增长增加,研究人员试图设计出具有大应变工作范围同时又有较高压阻灵敏度的压阻传感器。纳米复合材料成为了热门的选择。各式各样具有微结构的纳米复合材被成功的用于压阻传感器的制备。然而,制备出同时具备大应变工作范围、高灵敏度和线性压阻响应等特点的压阻传感器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本研究选用石墨烯材料,考虑多尺度的压阻机理设计和制备出一款具有大应变、高灵敏度和良好线性响应
镁合金是21世纪新型的结构材料,具有重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高、导热导电和电磁屏蔽性能优越、环境相容性良好、阻尼吸震降噪性能优异等优点,是航空航天器械的首选材料。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铸造镁合金具有产品精度高等优点,但是在力学性能方面较变形镁合金略显不足,因此,开发性能优异的变形镁合金成为拓展镁合金应用范围的关键技术。但是,由于镁合金自身的密排六方结构的限制,经热变形工艺制备的镁合金板材具有强烈的(00
针对承钢2500m3高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出现的炉渣粘稠、渣铁分离困难、炉况波动较大、管道行程、崩料、悬料较频繁、工序能耗高等问题,开展了改善钒钛磁铁烧结矿质量、高炉合理炉料结构以及高炉喷吹MgO可行性的研究。研究得到:承德钒钛磁铁矿属于低铁、低硅、高铝、中钛型的磁铁矿,主要矿物成分为磁铁矿(93%左右)、赤铁矿(3%左右)、脉石(2%左右)。磁铁矿中钛铁晶石(2FeOTiO2)约占22.4%,以钛铁
超级奥氏体不锈钢(Super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简称SASS)拥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与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核电火电、船舶制造及海洋工程等领域。随着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国内对SASS的需求量持续攀升,掌握其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就变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在SASS的研发、生产、加工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中心偏析严重、铸坯
不锈钢酸洗废水经石灰中和沉淀技术处理所产生的酸洗污泥,对周围土壤及地表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现已被列为了我国《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有毒废弃物。不锈钢酸洗污泥因其成分复杂、含水率高、各种金属化合物含量波动范围大等原因难以实现资源化回收利用。不锈钢酸洗污泥如不经无毒化处理而随便堆放或者直接填埋,可能会对地下水、生态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有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毒化合物,进而危及人
IN718合金作为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首选材料,其冶金质量、组织均匀性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为此,近年GE、R-R公司等规定涡轮盘用IN718合金棒材须用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真空自耗重熔三联冶炼工艺制备,平均晶粒度达到ASTM 6级或以上。为满足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制造要求,本文针对三联冶炼制备涡轮盘用IN718合金棒材的组织与性能控制进行了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研究了不同熔速对IN718合金Φ430m
辐射供冷供暖系统具有节能、舒适性高的特点,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在建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辐射供冷供暖空调系统来说,由于其处理室内得热的主要方式已由全空气系统中的对流换热变为长波辐射换热,室内得热向室内冷负荷的转化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展辐射供冷系统热环境特性研究对于该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建筑能耗模拟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辐射供冷系统在内的热环境营造系统的设计与运行评价中,国外建筑能
螺纹干式旋铣是一种适用于螺纹工件批量生产的典型绿色切削加工工艺,在高档精密数控机床行业乃至大型装备制造业的高品质螺纹成形加工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场景。在螺纹干式旋铣加工过程中,切削加工区域产生的高温会对工件残余应力产生影响,而工件残余应力最终会影响螺纹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疲劳寿命与耐腐蚀性。目前在切削温度与残余应力等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切削加工工艺,而针对具有多刃断续成形特性的螺纹干式旋铣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