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多层住宅风环境设计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55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不同的气候条件对住宅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气候对建筑节能设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是冬季保温、夏季隔热、过渡季节除湿以及自然通风。风环境设计只是建筑节能设计的一部分,但风环境设计的不被重视甚至忽视,会加剧设计上的漏洞,使建筑能耗有所增加。自然通风贯穿于风环境设计的过程中。   相对于其它成本高、复杂的节能技术,自然通风是一种比较成熟而廉价、朴素的技术措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有改善室内舒适度和室内空气品质、可有效实现被动式制冷以达到节能的这些优势,然而一旦受外界条件制约便无法实现,此时就需要机械通风作为补充,以满足室内通风的需要。因此,多元通风的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选取夏热冬冷地区多层住宅为研究对象,对建筑群体、单体的风环境设计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对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和风环境设计的研究背景进行分析,指出该地区发展住宅节能目前面临的问题。理性思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效可行的住宅节能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提出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的重点在于利用自然条件和本土资源,进行气候适应性的住宅风环境设计。   其次对夏热冬冷地区传统民居合理利用气候条件组织自然通风的方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为该地区现代住宅利用气候条件进行风环境组织提供理论研究基础。针对夏热冬冷地区不同城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差异性,探究如何把自然通风合理应用到该地区的现代住宅设计中。参照《建筑气候区划标准》的分区方法,将夏热冬冷地区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方气候分区,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风环境设计。对南京和上海(代表东部)、武汉(代表中部)和重庆(代表西部)这四个典型城市的行列式布局的多层住宅进行风环境研究,将外界条件简化,以朝向和风速的改变为切入点,利用CFD模拟方法,采用nuent商业软件模拟室外风环境状况,探讨并归纳如何因地制宜从规划角度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   风环境的优化设计涵盖室外(住宅小区)风环境与室内(住宅单体)风环境设计两方面。具体设计策略从气候与场地的关系、植被与水体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住宅群体布局,以达到小区风环境的优化设计,同时,对住宅单体的风环境优化设计也进行探讨,包括住宅室内空间(平面与剖面)形式、住宅开口的面积与位置、门窗装置的方法及通风的构造措施等。本文探求从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通过合理的通风策略,改善居住舒适度,达到推进建筑节能的最终目的。   重视建筑室内外风环境并灵活运用通风原理进行相关节能设计,同时探索风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建筑师当前面临的挑战之一。
其他文献
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建筑界的关注和思考,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类聚居学、生态学、可持续发
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它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协调了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将城市中的科技、文化、经济推向农村。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城镇化已从“起步阶段
在城市建设快速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原址被用于住宅新区的开发建设。这些工业原址上的住区开发由于各种原因大多采取“推倒重建”的简单粗放的模式,而曾经承载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我国城市住宅建设已经进入了黄金时期。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匮乏,导致城市住宅房价不断攀升;另外,城市中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
运动与视觉是人的知觉经验的重要来源。其本身作为建筑中的必然现象可以成为我们审视建筑历史的一个线索。 在建筑历史的主流发展过程中,运动和视觉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权利
学位
建筑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已成为当代国际建筑创作的大趋势.相比之下,国内则对此二者的结合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了国外当前的建筑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趋势、中外合作
我国政府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在校生人数突增,一方面深刻地改变了学校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等,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作为其教育载
景观桥梁是园林造景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种建筑,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某个民族的文化标志。但是,近年来,景观桥梁建筑风格千篇一律,逐
伴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居住空间的边缘化已成为我国大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重要趋势,大城市的边缘区是现阶段城市化影响下最为活跃的地带。城市边缘区的建设问题越来越明显,能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