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坝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水保措施,在淤积泥沙的过程中掩埋了大量的有机碳。明确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评估侵蚀沉积作用的碳源碳汇效应、评价和预测侵蚀沉积作用下坝地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坝地土壤为对象,选择农耕地(玉米)利用年限分别为0、10、30、40和50年的坝地,在土壤剖面0-600cm分层取样,共得300份土壤样品。从坝地剖面土壤理化属性及有机碳组分入手,测定土壤温湿度、有机碳、易氧化碳含量、微生物碳含量、矿化量等指标,以浅层(0-100cm)土壤为对照,重点研究了坝地深层(100-600cm)土壤特性和有机碳组分分布特征,解析了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1、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低于该区坡耕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并未呈现明显的有机碳富集现象。随利用年限增加,坝地SOC含量呈增加趋势。坝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含量呈现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受耕作管理影响,坝地有机碳在表层0-20cm表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随着坝地利用年限的增加,浅层土壤中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但深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在利用年限不超过10年的坝地中,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大于深层土壤,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深层和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差异逐渐减小。2、坝地土壤有机碳组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有机碳组分对土层深度、有机碳水平、全氮含量和温湿度等影响因素有不同的敏感性。坝地深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水溶性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与浅层土壤相比,深层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更少,稳定性相对更高。土壤水溶性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和易氧化碳(EOC)含量在坝地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且都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在浅层土壤中,DOC、MBC和EOC含量在不同利用年限的坝地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深层土壤中,未耕作利用的坝地(0年)DOC、EOC含量显著小于其它坝地;利用10年的坝地MBC含量显著小于其它坝地。坝地剖面土壤DOC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层深度的影响,分别解释剖面土壤DOC变异的43.8%和19.9%,而坝地剖面土壤MBC对土层深度更为敏感,可解释剖面土壤MBC变异的44.1%,坝地剖面土壤EOC则对土层深度和全氮含量更敏感,分别解释其变异的39.2%和26.6%。3、坝地土壤矿化速率、矿化量和矿化率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不同年限坝地的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对影响因素的响应不同。相对浅层而言,深层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大的矿化潜力。土壤有机碳矿化量随着土层加深呈增加趋势,坝地浅层有机碳总矿化量分别占深层土壤总矿化量的92.9%和69.1%。坝地浅层土壤矿化率(26.18%-30.53%)低于深层(45.95%-46.64%),深层土壤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均比浅层高。不同利用年限的坝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对影响因子有不同的敏感性。未利用的坝地土壤有机碳总矿化量与底物等因素无显著的相关性,利用10年的坝地土壤有机碳总矿化量与C/N呈显著的负相关性。不同利用年限的坝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也不同。未利用的坝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与有机碳、全氮、易氧化碳、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碳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利用10年的坝地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对全氮含量、易氧化碳占比和C/N更为敏感。4、坝地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受多因素综合作用,不同因素对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相较于坝地浅层土壤而言,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长期耕作会降低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黄土高原坝地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与土壤温湿度呈负相关,与有机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正相关。多因素综合作用对坝地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主导性。坝地浅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主要受土层深度的影响,能解释其变异的38.5%,其次是C/N,能解释其变异的31.8%;坝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性主要受全氮含量的影响,能解释其变异的34.2%,其次是有机碳含量、C/N和土壤含水量。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世界猕猴桃第一大生产国,虽然产量和面积均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单产和收入效益方面,与新西兰等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当前,猕猴桃产业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种植经营共存的局面,生产安全、健康、质优的猕猴桃成为市场竞争的热点,需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目前,猕猴桃生产过程分散和缺乏管理,导致了生产信息的监管缺失,这使得生产环节的监督难以展开,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猕猴桃生产全过程监管,进一步提升
学位
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属于鞘翅目寄甲科,作为天牛类害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蛀干类害虫的防治中。花绒寄甲成虫释放后,需要自主寻找寄主,在此期间处于食物匮乏阶段。同时,在室内大量饲养过程中,成虫表现出较强的耐饥饿能力。海藻糖是昆虫血糖中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可调节体内葡萄糖含量,对维持昆虫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索了花绒寄甲的耐饥饿时间,利用转录
学位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类著名的食药同源真菌,因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受到人们青睐。目前,田间栽培的羊肚菌品种主要有梯棱羊肚菌(M.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sextelata)和七妹羊肚菌(M.eximia)等品种,但大规模商业化栽培常面临菌种退化、产量不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通过抗氧化活性分析、营养体细胞亲和性及田间栽培出菇试验,开展了羊肚菌培育和筛选工作,取得
学位
古树后备资源指树龄在50-100年的树木,是古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诊断是古树及其后备资源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树体健康评价和生境质量评价。通过健康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古树及其后备资源健康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有针对性的制定健康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和圆柏(Sabina chinensis(L.)Ant.)古树后备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
学位
近年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草地普遍出现灌丛化现象。灌丛化显著改变草地植物群落组成、枯落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对降雨的截蓄功能。本研究以黄土高原长期封育的未灌丛化草地和灌丛化草地(包括禾草斑块、半灌木斑块和灌木斑块)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植被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土壤饱和蓄水量,系统研究了灌丛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枯落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对降雨截蓄功能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灌
学位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水稻转录组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以二代测序为主的短片段测序由于读长的限制,在转录本可变剪接,融合基因等研究中存在很大的局限。而使用单分子实时测序技术的超长读长能够得到从5’端到3’端完整的全长转录本,避免了转录本拼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错误。本研究利用单分子全长转录本测序技术对珍汕97,明恢63,及以它们为亲本的正交和反交F1杂种进行转录本测序,主要研究内
学位
报纸
干旱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环境胁迫因子之一,对植物的危害程度居于非生物胁迫之首。因此,突破干旱立地条件对杨树人工林的限制,是当前杨树抗旱品种高效选育和杨树发展的迫切需要,而质膜内在蛋白(PIPs)在植物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及PIP1s家族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特征,筛选、鉴定出参与杨树耐旱胁迫的关键PIP1s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过表达银中杨阳性株系,从形态和生理方面验证P
学位
杨树是重要木本模式物种,既可以作经济用材林,也可用于城市道路绿化。季节性杨絮飞飘危害民众身体健康,西北干旱地区影响杨树的生长发育。BBX转录因子在成花诱导和逆境胁迫响应上起关键作用,可影响植株的开花时间和抗旱性。理论上可以从基因层面对杨树的开花时间和抗旱性进行遗传改良,为延缓杨絮飞飘及抗旱育种提供基因资源。本研究鉴定到两个参与成花调控和干旱胁迫响应的BBX成员,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拟南芥异源转化、
学位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作为我国重要的香料植物,同时也作为调味品与药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花青苷作为植物体内类黄酮类物质,是产生植物颜色的重要色素,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具有抗衰老、抗癌等功效。但是花椒体内花青苷合成途径的合成催化机制一直不甚清楚。本研究首先对花椒果皮不同发育时期的黄酮类物质进行了鉴定和相对含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克隆并原核表达了花椒ZbDFR、ZbANS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