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疏特性恢复理论的结构损伤识别算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ubaozi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损伤定位与量化可被视为一个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参数化反演问题。由于结构模态信息获取的不完备,它本质上是一个病态的反演,其准确性严重地受限于海量的冗余信息。对此,本研究引入了合理的先验知识以补偿模态信息的不完备:损伤稀疏地分布于待识别的结构区域,以稀疏恢复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新的损伤识别理论及其算法,具体如下:以模态参数对损伤指标的灵敏度为基础,构建参数化的损伤指标反演模型,结合正交匹配追踪算法,提出了新的损伤识别算法,并以平面桁架模型的数值模拟检验其性能。结果显示,相对于当前以?2-范数为基础的损伤识别算法,新方法能更鲁棒地从不完备、被污染的模态信息反演结构的损伤信息。随着潜在损伤的增加,损伤分布的稀疏性降低,新算法对冗余信息的鲁棒性下降。进一步考虑模态信息识别的不完备及随机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稀疏贝叶斯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新的概率损伤识别算法,并通过悬臂梁与平面桁架模型的数值模拟,检验了新算法分别从不完备模态频率以及柔度的识别信息中识别损伤并量化不确定性的能力。结果表明,相对于非稀疏的贝叶斯损伤识别算法,稀疏性的引入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损伤指标求解的准确性,还更合理地量化了它们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性。最后以一个16榀空间桁架模型进行实验,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基于稀疏恢复理论的损伤识别算法的有效性。与数值模拟相比,实验不仅模态信息更加不完备,而且计入了基准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间的差异。结果显示:在有限元模型与真实结构存在明显偏差的前提下,相对于非稀疏性算法而言,稀疏性算法的求解结果更加可靠。另一方面,有限元模型更新的引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识别准确性的提高,这与预设损伤指标的物理意义与真实损伤不完全匹配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进行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与素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和高温作用后渗透性能的试验研究。   本文第一部分研究升温速率对素混凝土高温后渗透性的影响,设计了不同升温速率和目
由于当前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竖向变形差对超高层建筑性能的影响不断增大。目前现行规范不能准确描述竖向构件截面形状对收缩、徐变变形的影响,而且Boltzmann叠加原理用于计
对钢筋混凝土此类复杂的连续介质进行受力、变形等结构反应分析时,要借助于有限单元法。有限单元法既基于严格的理论基础,又能对具体的复杂问题进行合理的离散,故其对分析实
弦支穹顶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它将单层网壳与柔性的张拉整体体系巧妙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使结构能跨越更大的空间。新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刚度,不再是纯柔
三峡库区特色榨菜产业每年向三峡库区排放大量高盐高氮磷废水,对库区水环境形成严重威胁。对于这类高盐高磷废水,采用现有除磷方法,存在高盐条件下聚磷菌除磷系统构建困难、
大三马山地质异常体位于奉节县新县城移民迁建主城区,位于长江左岸,西起李家大沟,东至大河沟,迁建用地面积92.41公顷。该小区现已发展为奉节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奉节县的长期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三马山地质异常体一旦出现明显的变形乃至失稳破坏,将直接威胁到数以万计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在查明大三马山地质异常体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大三马山地质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城市建设规模最大的国家,产生了大量废弃混凝土。这些年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都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物理性能和力学性有所研究,但是所研究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值都较低,并且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的经验也较少,只能用于非承重的维护构件,限制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并且针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耐久性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多。本课题利用废弃混凝土,按照本文所提出的回收工艺制备再生骨料,对生产出来的骨料进
学位
历次震害表明,结构的破坏很多是由于柱子的破坏产生的。如何提高柱,尤其是底层柱的延性,成为了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一个关键问题。螺旋箍筋柱在耗能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方面,
岩土材料的强度和变形特性是岩土力学中的重要的研究内容。自然界中许多土,如原状土、改良土以及冻土等,都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土体内土颗粒的胶结以及土颗粒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