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相位衬底CT成像及其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fall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成像技术,是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原理和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结合的产物,可以观察到常规吸收衬度CT成像无法观察到的软组织微细结构,特别适合对由轻元素组成的生物、医学样品进行成像,是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成像方法。因此对于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方法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本论文依托于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开展了X射线相位衬度成像原理和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参与了X射线纳米分辨三维成像平台的建设工作,并将X射线相位衬度CT成像和X射线纳米分辨三维成像技术应用于材料学和生物形态学研究中,取得了以下几项创新成果:   1.研究了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中的厚光束CT重建问题。提出了新的折射率及其导数的重建公式。利用该公式只需要采集一套CT数据即可完成折射率及折射率沿三个方向的导数重建工作,极大地简化了实验的操作过程,有效的完善了衍射增强CT重建理论。   2.在衍射增强CT成像中,开展了利用正反像投影提取相位信号、重建折射率的研究。获得了第一个正反像的CT投影数据,并第一次利用正反像投影数据获得了样品折射率和折射率导数的断层图像。同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了正反像方法和原有方法的比较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正反像方法具有投影数据采集速度快、本底噪声扣除干净、系统误差小、重建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3.根据衍射增强成像和光栅微分相衬成像的相似性,北京同步辐射成像组把衍射增强CT成像中的正反像方法推广到光栅微分相位衬度CT成像中。为了实现这一推广,本人在瑞士同步辐射光源TOMCAT成像站开展了实验探索研究,完成了正反像投影法的实验验证、重建程序编写、模拟分析和数据处理工作。实验结果表明:与相位步进法相比,正反像方法具有辐射剂量低、投影数据采集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并且结合迭代重建算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样品的辐射剂量。   4.在光栅微分相位衬度成像的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考虑小角散射后的光栅微分相位衬度成像方程。利用该方程,只需要获得样品在位移曲线不同位置的四张投影像即可快速获得样品的吸收信息、折射信息和散射信息。   5.参与了同步辐射纳米分辨三维成像设备的研制工作,主要负责硬X射线显微镜的安装、调试和性能测试工作,为实现30纳米分辨的项目指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人亲自主持了分辨率达标攻关实验,获得了最高分辨率达到26nm的测试结果,是目前国际上最好的结果之一.同时利用同步辐射纳米分辨三维成像设备和微米分辨三维成像设备,开展了三维成像方法的应用研究。在钴纳米磁性材料生成机制和昆虫形态学的研究中,获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浊度是水质五项基本参数之一,也是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浊度的检测对水质监测、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饮用水安全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水体散射
Higgs粒子是标准模型中为了解释质量起源而引入的一个基本粒子,然而目前仍然未在实验中发现。Higgs粒子的寻找是当今高能物理实验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利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线阵传感器因为能在一次曝光时间内探测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所有谱线,在现代光谱测量技术中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CCD芯片
强散射中重味夸克的产生截面已经由微扰QCD计算到了次领头阶。受重整化方案、因子化标度和重味夸克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微扰QCD的理论预言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2010年3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石墨烯和拓扑绝缘体材料中,狄拉克电子的输运性质。我们的研究包括了狄拉克费米子的基本物理特性和如何利用这些输运特性在微结构中实现特定的电子器件功能
有个寓言说:一人被一狼追赶,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抓起一块羊皮披上,混入羊群。狼追到羊群前,分辨不出哪個是人,便问计于狐狸。狐狸对狼耳语几句。狼窃喜,对着羊群高喊:“人啊,你装扮成羊,真是太逼真了,我一点也看不出破绽。人,虽然你聪明,但有一事你无法做到,你能把自己扮成狼吗?”话音刚落,只见人气呼呼地站起,把身上的羊皮一掀:“谁说不能?”说时迟那时快,狼猛扑过去,咬住了人的喉管。后来,狼说了一句话,在狼
期刊
学位
本文利用可变转动惯量粒子—三轴转子模型对接近超重区的原子核247,249Cm和249Cf的转动能谱进行了研究。参照实验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不仅计算了这些原子核的基态带的能谱,而
实时探测大气温度、水汽和液态水含量在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短期或临近灾害天气监测、红外大气传输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基于地基微波辐射计的观测,开展了大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