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已经超过心血管疾病和肿瘤成为我国第一大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0万的脑卒中患者,而其中43%~79%为缺血性卒中。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是其显著的特点。早期恢复血管再通,改善缺血半暗带的脑血流是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除此之外,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的相关危险因素,实现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及管理,是有效改善其预后的重要举措。
目前已知的,且已被广泛研究的,与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史,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史,以及卒中发病时的严重程度等。除此之外,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人文因素,如婚姻状态、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状态等是否同样与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已有研究证实婚姻状态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性,且婚姻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之间同样存在着负相关。但关于婚姻状态与卒中结局之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且没有统一的结论。近期的研究包括一些Meta分析,也只是讨论了这些因素与卒中后生存的相关性,尚缺乏与其他不良卒中后结局如卒中复发、卒中预后不良等的研究。除此之外,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婚姻构成比的不同,在我国是否具有同样的相关性尚不得而知。居住状态与婚姻状态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居住状态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卒中后患者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心理需求上均更加需要陪伴。那么居住状态是否影响了婚姻与缺血性卒中结局之间的关联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
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再通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及供氧至关重要。血红蛋白作为重要的载氧蛋白,其浓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贫血与卒中的发生及卒中后死亡密切相关。而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输血治疗的获益仍存在争议。相应的,高血红蛋白血症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样与卒中的发生及不良结局相关。但现有的研究大多数关注于贫血与不良卒中结局之间的关系,且结论并不统一。除此之外,鲜少有关于高血红蛋白水平与卒中后不良结局的报道。
婚姻状态尽管不能通过药物进行干预及治疗,而目前的卒中管理指南中也尚无关于血红蛋白最佳控制水平及治疗措施的推荐,但本研究以期通过阐述婚姻状态、血红蛋白水平及卒中后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为可能的高危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及关注,以促进卒中后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第一部分婚姻状态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既往关于婚姻状态和卒中结局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婚姻对生存的保护作用上,且缺乏大样本的证据。本研究拟在我国大样本队列研究中明确婚姻状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居住状态是否影响了卒中结局。
方法:
1研究人群:该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CNSR是一项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35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该研究纳入了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因卒中收入院的患者,并对所有入组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旨在评估住院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测量发病后1年的临床和神经功能结局。该项研究得到了北京天坛医院中央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发病到入院时间≤14天,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3)由本人或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1)失访者;(2)无婚姻状态信息的患者。
2数据收集及变量定义:该数据由受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收集完成。基线数据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体重身高指数(BMI)、医疗状况、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居住状态、婚姻状态和文化水平,所有基线数据均自数据库中提取。
2.1医疗状况包括与卒中结局密切相关的卒中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及肺炎病史;
2.2中重度饮酒史指的是每日≥2个标准量的饮酒(1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120ml葡萄酒、360ml啤酒或45ml白酒)。
2.3吸烟包括既往有吸烟史及现在仍吸烟的患者。
2.4卒中的严重程度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分为3个水平,轻度:≤4分;中度5-14分,重度>14分。
2.5文化水平根据接受教育的年限分为三个水平。
2.6居住状态包括独居、和家庭成员共同居住、于养老院居住等。鉴于本研究重点关注于家人的照顾是否有助于良好的卒中预后,而养老院的护理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且只有2%左右的人群居住于养老院,因此在进一步评估居住状态对卒中结果的研究中,只包含了独居和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2个构成成分。
2.7婚姻状态包括已婚、独身、再婚、丧偶及离婚。本研究将所有入组人员分为2组:已婚和未婚。其中已婚包括再婚及婚姻状态持续者;未婚包括独身、丧偶和离婚者。
3研究结局:由经过培训且对患者基线特征不详的研究人员,于发病1年后对入组患者进行中心化电话随访。卒中后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联合终点事件及卒中预后不良。其中卒中复发包括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预后不良通过改良的Rankin评分(mRS评分)进行判定。其中mRS评分=6分定义为死亡,mRS评分=2-6分定义为卒中预后不良。联合终点事件指的是卒中复发和死亡。
4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中的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类变量以百分数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
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被用来评价婚姻状态和1年后卒中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未婚患者中居住状态与1年后卒中不良结局的关系,其中未婚组和与家人共同居住组分别作为参照组。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s)和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此模型调整了以下被认为与卒中后不良结局相关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地区、体重身高指数(BMI)、保险类型、既往病史、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及文化水平等。所有的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AS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AS Institute Inc,Cary, NC, USA)。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12118例患者,其中1220(10.1%)为未婚,10898(89.9%)为已婚。未婚患者卒中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是已婚患者的1.5~2.0倍。与未婚相比,调整后的OR值和95%CI在已婚患者分别为:全因死亡0.71(0.59-0.85),卒中复发0.78(0.66-0.92),联合终点事件0.78(0.67-0.91),卒中预后不良0.76(0.65-0.88)。婚姻和卒中后不良结局呈负相关。且在未婚患者中,未发现居住状态与不良卒中结局间存在关联。
结论:
婚姻状态和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间存在有独立相关性。婚姻可能是不良卒中结局的保护因素。在无婚姻保护的人群中,我们没有发现居住状态和不良卒中结局相关。
第二部分探讨影响婚姻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性的因素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影响婚姻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性的因素。
方法:
1研究人群: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来源于CNSR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NSR是一项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该研究连续纳入了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因急性卒中入院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年龄均需≥18岁,发病距离入院时间需≤14天,且全部要求由本人或是授权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发病1年后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中心化电话随访。该研究获得了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的入组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1.2排除标准:(1)失访者;(2)无婚姻状态信息的患者。
2数据收集及变量定义:全部数据收集均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通过标准化流程完成。基线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既往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冠心病、肺炎等病史、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医疗保险、婚姻状态、社会经济状态、居住状态等。卒中的严重程度评分依据NIHSS评分分为3级:轻度(≤4分),中度(5-14分),重度(>14分)。社会经济状态包括职业类型,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其中职业类型分为:体力劳动者、非体力劳动者、无业、退休及不详;文化水平分为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及以下)、中等教育(初中);高等教育(高中及以上);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分为:≤1000元,1000-3000元之间,3000-5000元之间,>5000元和不详。
3研究结局:研究结局包括发病1年后的全因死亡、卒中复发、卒中预后不良及联合终点事件(复发和死亡)。卒中预后不良通过mRS评分(mRS为2-6分)判定。mRS评分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对患者基线水平不详的研究员经过中心化电话随访获得。
4统计学分析:使用分层分析分别对年龄(≤65岁和>65岁)、性别(男性和女性)、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文化水平(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通过调整其他认为有意义的相关的协变量,计算比值比(ORs)和可信区间(95%CIs)。并用双模型对照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状态中各因素对婚姻与卒中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的影响。其中模型1仅调整了文化水平,而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职业类型和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所有的统计分析均以未婚组作为参照组。定义双侧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AS9.3软件完成。
结果: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及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患者中,婚姻对卒中后1年不良结局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P<0.01)。文化水平和婚姻状态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和联合终点事件上存在有交互作用(P<0.05)。而双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对照结果提示无论职业类型和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是否为调整因素,婚姻状况与卒中后不良结局间的关系都是相似的(ORs和95%CIs)。其中全因死亡分别为0.71(95%CI, 0.59-0.85)和0.70(95%CI, 0.58-0.84),卒中复发分别为0.78(95%CI, 0.66-0.92)和0.78(95%CI, 0.66-0.91),联合终点事件分别为0.78(95%CI, 0.67-0.91)和0.77(95%CI, 0.66-0.90),卒中预后不良则为0.76(95%CI, 0.65-0.88)和0.75(95%CI, 0.65-0.88)。
结论:
在老年人及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患者中,婚姻状态与不良卒中结局显著相关。文化水平和婚姻状态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和联合终点事件上存在有交互作用。无论家庭平均个人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是否作为调整因素,婚姻状态和不良卒中结局的关系相似。
第三部分血红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为指导最佳的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1研究人群:该项研究来自于一项囊括了全国27个省,4个直辖市100多家医院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入组的患者为2007年9月2008年8月连续收入院的脑卒中患者。旨在通过评估卒中患者发病1年后的临床及功能结局,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该项研究获得了北京天坛医院中心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3)发病距入院时间≤14天;(4)由患者本人或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1)血红蛋白值缺失或血红蛋白值<6.0g/dl;(2)血清肌酐水平缺失或血清肌酐水平处于极值;(3)缺失1年随访信息。
2数据收集和变量定义:全部基线数据来源于CNSR数据库。包括人口学特征、BMI、既往病史、吸烟/中重度饮酒史、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血清学化验指标。
2.1既往病史包括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等病史。
2.2血清学化验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水平(HGB)、血糖水平、血清肌酐值以及根据血清肌酐计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值(eGFR)。其中将eGFR<60mL/min/1.73m2定义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所有的血清学化验指标均为入院时第一次收集的基线值。
2.3本研究将所有入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血红蛋白水平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根据百分比将其分为7个组:0-10%为第一组(H1):≤11.6g/dl;11-20%为第二组(H2):11.7-12.4g/dl;21-40%为第三组(H3):12.5-13.4g/dl;41%-60%为第四组(H4):13.5-14.2g/dl;61%-80%为第五组(H5):14.3-15.3g/dl;81%-90%为第六组(H6):15.4-16.1g/dl;91%-100%为第七组(H7):>16.1g/dl。
3研究结局:发病1年后由经过专业化培训且对患者基线水平不详的研究员经过中心化电话随访获得。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卒中)、卒中预后不良及联合终点事件(复发和死亡)。卒中预后不良通过mRS评分(mRS为2-6分)判定。
4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中的连续变量由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分类变量由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和方差分析。运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和卒中不良结局间的关系。处于最中间20%的第四组(H4:13.5-14.2 g/dl)为参照组。年龄、性别、BMI及其他在单因素分析中有价值的变量均被纳入调整因素。并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分析研究。最后,我们对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进行了三次样条回归分析。参考水平为患者个人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线条的11个节点分别置于8、9、10、11、12、13、14、15、16、17和18g/dl处。计算比值比(ORs)和95%CIs。双侧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AS9.3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8321例患者。低血红蛋白水平组(≤11.6g/dl)和高血红蛋白水平组(>16.1g/dl)卒中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其他组高。与H4(13.5-14.2 g/dl)相比,无论是低血红蛋白水平(H1)还是高血红蛋白水平(H7)均与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血红蛋白水平在卒中后1年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和联合终点事件方面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但在卒中预后不良方面未发现相关性。
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和不良卒中结局间存在一种类似“U”形的关联,低血红蛋白水平和高血红蛋白水平均与不良卒中结局相关。性别和血红蛋白水平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卒中复发和联合终点事件等不良卒中结局上存在有交互作用。
目前已知的,且已被广泛研究的,与缺血性脑卒中不良结局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和大量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史,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疾病史,以及卒中发病时的严重程度等。除此之外,如今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人文因素,如婚姻状态、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状态等是否同样与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之间存在关联。虽然已有研究证实婚姻状态和全因死亡率之间存在独立的相关性,且婚姻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之间同样存在着负相关。但关于婚姻状态与卒中结局之间的研究尚不充分,且没有统一的结论。近期的研究包括一些Meta分析,也只是讨论了这些因素与卒中后生存的相关性,尚缺乏与其他不良卒中后结局如卒中复发、卒中预后不良等的研究。除此之外,鉴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婚姻构成比的不同,在我国是否具有同样的相关性尚不得而知。居住状态与婚姻状态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居住状态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卒中后患者不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心理需求上均更加需要陪伴。那么居住状态是否影响了婚姻与缺血性卒中结局之间的关联尚无相关的研究报道。
缺血性卒中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再通血管、恢复脑组织血流及供氧至关重要。血红蛋白作为重要的载氧蛋白,其浓度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缺血性卒中的预后。有研究发现贫血与卒中的发生及卒中后死亡密切相关。而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给予输血治疗的获益仍存在争议。相应的,高血红蛋白血症由于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样与卒中的发生及不良结局相关。但现有的研究大多数关注于贫血与不良卒中结局之间的关系,且结论并不统一。除此之外,鲜少有关于高血红蛋白水平与卒中后不良结局的报道。
婚姻状态尽管不能通过药物进行干预及治疗,而目前的卒中管理指南中也尚无关于血红蛋白最佳控制水平及治疗措施的推荐,但本研究以期通过阐述婚姻状态、血红蛋白水平及卒中后不良结局之间的相关性,为可能的高危患者提供更多的帮助及关注,以促进卒中后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第一部分婚姻状态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既往关于婚姻状态和卒中结局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婚姻对生存的保护作用上,且缺乏大样本的证据。本研究拟在我国大样本队列研究中明确婚姻状态与急性缺血性卒中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居住状态是否影响了卒中结局。
方法:
1研究人群:该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CNSR是一项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35家二级和三级医院的多中心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该研究纳入了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因卒中收入院的患者,并对所有入组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旨在评估住院卒中患者的护理质量,并测量发病后1年的临床和神经功能结局。该项研究得到了北京天坛医院中央机构审查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发病到入院时间≤14天,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3)由本人或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1)失访者;(2)无婚姻状态信息的患者。
2数据收集及变量定义:该数据由受过专业培训的研究人员通过标准化的流程收集完成。基线数据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体重身高指数(BMI)、医疗状况、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居住状态、婚姻状态和文化水平,所有基线数据均自数据库中提取。
2.1医疗状况包括与卒中结局密切相关的卒中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及肺炎病史;
2.2中重度饮酒史指的是每日≥2个标准量的饮酒(1个标准饮酒量相当于120ml葡萄酒、360ml啤酒或45ml白酒)。
2.3吸烟包括既往有吸烟史及现在仍吸烟的患者。
2.4卒中的严重程度按照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进行评分。分为3个水平,轻度:≤4分;中度5-14分,重度>14分。
2.5文化水平根据接受教育的年限分为三个水平。
2.6居住状态包括独居、和家庭成员共同居住、于养老院居住等。鉴于本研究重点关注于家人的照顾是否有助于良好的卒中预后,而养老院的护理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且只有2%左右的人群居住于养老院,因此在进一步评估居住状态对卒中结果的研究中,只包含了独居和与家庭成员共同居住2个构成成分。
2.7婚姻状态包括已婚、独身、再婚、丧偶及离婚。本研究将所有入组人员分为2组:已婚和未婚。其中已婚包括再婚及婚姻状态持续者;未婚包括独身、丧偶和离婚者。
3研究结局:由经过培训且对患者基线特征不详的研究人员,于发病1年后对入组患者进行中心化电话随访。卒中后不良结局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联合终点事件及卒中预后不良。其中卒中复发包括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卒中预后不良通过改良的Rankin评分(mRS评分)进行判定。其中mRS评分=6分定义为死亡,mRS评分=2-6分定义为卒中预后不良。联合终点事件指的是卒中复发和死亡。
4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中的连续变量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分类变量以百分数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
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被用来评价婚姻状态和1年后卒中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未婚患者中居住状态与1年后卒中不良结局的关系,其中未婚组和与家人共同居住组分别作为参照组。计算比值比(Odds ratio, ORs)和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 CIs)。此模型调整了以下被认为与卒中后不良结局相关的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地区、体重身高指数(BMI)、保险类型、既往病史、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及文化水平等。所有的分析均为双侧检验,P<0.05代表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AS9.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SAS Institute Inc,Cary, NC, USA)。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了12118例患者,其中1220(10.1%)为未婚,10898(89.9%)为已婚。未婚患者卒中后不良结局发生率是已婚患者的1.5~2.0倍。与未婚相比,调整后的OR值和95%CI在已婚患者分别为:全因死亡0.71(0.59-0.85),卒中复发0.78(0.66-0.92),联合终点事件0.78(0.67-0.91),卒中预后不良0.76(0.65-0.88)。婚姻和卒中后不良结局呈负相关。且在未婚患者中,未发现居住状态与不良卒中结局间存在关联。
结论:
婚姻状态和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间存在有独立相关性。婚姻可能是不良卒中结局的保护因素。在无婚姻保护的人群中,我们没有发现居住状态和不良卒中结局相关。
第二部分探讨影响婚姻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性的因素
目的: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影响婚姻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性的因素。
方法:
1研究人群: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来源于CNSR中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NSR是一项全国性的大规模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该研究连续纳入了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因急性卒中入院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年龄均需≥18岁,发病距离入院时间需≤14天,且全部要求由本人或是授权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在发病1年后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中心化电话随访。该研究获得了北京天坛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的入组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
1.2排除标准:(1)失访者;(2)无婚姻状态信息的患者。
2数据收集及变量定义:全部数据收集均需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通过标准化流程完成。基线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吸烟及中重度饮酒史、既往卒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纤颤、冠心病、肺炎等病史、入院时卒中严重程度评分、医疗保险、婚姻状态、社会经济状态、居住状态等。卒中的严重程度评分依据NIHSS评分分为3级:轻度(≤4分),中度(5-14分),重度(>14分)。社会经济状态包括职业类型,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其中职业类型分为:体力劳动者、非体力劳动者、无业、退休及不详;文化水平分为基础教育(包括小学及以下)、中等教育(初中);高等教育(高中及以上);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分为:≤1000元,1000-3000元之间,3000-5000元之间,>5000元和不详。
3研究结局:研究结局包括发病1年后的全因死亡、卒中复发、卒中预后不良及联合终点事件(复发和死亡)。卒中预后不良通过mRS评分(mRS为2-6分)判定。mRS评分由经过专门培训且对患者基线水平不详的研究员经过中心化电话随访获得。
4统计学分析:使用分层分析分别对年龄(≤65岁和>65岁)、性别(男性和女性)、地区(东部、中部和西部)以及文化水平(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分析,通过调整其他认为有意义的相关的协变量,计算比值比(ORs)和可信区间(95%CIs)。并用双模型对照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状态中各因素对婚姻与卒中后1年不良结局的关系的影响。其中模型1仅调整了文化水平,而模型2在模型1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了职业类型和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所有的统计分析均以未婚组作为参照组。定义双侧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统计分析采用SAS9.3软件完成。
结果:
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的老年及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患者中,婚姻对卒中后1年不良结局的保护作用更加显著(P<0.01)。文化水平和婚姻状态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和联合终点事件上存在有交互作用(P<0.05)。而双模型逻辑回归模型对照结果提示无论职业类型和家庭个人平均收入水平是否为调整因素,婚姻状况与卒中后不良结局间的关系都是相似的(ORs和95%CIs)。其中全因死亡分别为0.71(95%CI, 0.59-0.85)和0.70(95%CI, 0.58-0.84),卒中复发分别为0.78(95%CI, 0.66-0.92)和0.78(95%CI, 0.66-0.91),联合终点事件分别为0.78(95%CI, 0.67-0.91)和0.77(95%CI, 0.66-0.90),卒中预后不良则为0.76(95%CI, 0.65-0.88)和0.75(95%CI, 0.65-0.88)。
结论:
在老年人及具有中等教育水平的患者中,婚姻状态与不良卒中结局显著相关。文化水平和婚姻状态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和联合终点事件上存在有交互作用。无论家庭平均个人收入水平和职业类型是否作为调整因素,婚姻状态和不良卒中结局的关系相似。
第三部分血红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红蛋白水平与缺血性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之间的关系,为指导最佳的血红蛋白控制水平提供依据。
方法:
1研究人群:该项研究来自于一项囊括了全国27个省,4个直辖市100多家医院的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入组的患者为2007年9月2008年8月连续收入院的脑卒中患者。旨在通过评估卒中患者发病1年后的临床及功能结局,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该项研究获得了北京天坛医院中心委员会的批准。
1.1本研究的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临床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3)发病距入院时间≤14天;(4)由患者本人或授权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1)血红蛋白值缺失或血红蛋白值<6.0g/dl;(2)血清肌酐水平缺失或血清肌酐水平处于极值;(3)缺失1年随访信息。
2数据收集和变量定义:全部基线数据来源于CNSR数据库。包括人口学特征、BMI、既往病史、吸烟/中重度饮酒史、入院时的NIHSS评分和血清学化验指标。
2.1既往病史包括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心房纤颤等病史。
2.2血清学化验指标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水平(HGB)、血糖水平、血清肌酐值以及根据血清肌酐计算出来的肾小球滤过率值(eGFR)。其中将eGFR<60mL/min/1.73m2定义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所有的血清学化验指标均为入院时第一次收集的基线值。
2.3本研究将所有入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血红蛋白水平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根据百分比将其分为7个组:0-10%为第一组(H1):≤11.6g/dl;11-20%为第二组(H2):11.7-12.4g/dl;21-40%为第三组(H3):12.5-13.4g/dl;41%-60%为第四组(H4):13.5-14.2g/dl;61%-80%为第五组(H5):14.3-15.3g/dl;81%-90%为第六组(H6):15.4-16.1g/dl;91%-100%为第七组(H7):>16.1g/dl。
3研究结局:发病1年后由经过专业化培训且对患者基线水平不详的研究员经过中心化电话随访获得。包括全因死亡、卒中复发(致死性卒中和非致死性卒中)、卒中预后不良及联合终点事件(复发和死亡)。卒中预后不良通过mRS评分(mRS为2-6分)判定。
4统计学分析:基线数据中的连续变量由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分类变量由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和方差分析。运用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和卒中不良结局间的关系。处于最中间20%的第四组(H4:13.5-14.2 g/dl)为参照组。年龄、性别、BMI及其他在单因素分析中有价值的变量均被纳入调整因素。并分别对年龄、性别、吸烟及慢性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分析研究。最后,我们对患者的血红蛋白值进行了三次样条回归分析。参考水平为患者个人的血红蛋白平均水平。线条的11个节点分别置于8、9、10、11、12、13、14、15、16、17和18g/dl处。计算比值比(ORs)和95%CIs。双侧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采用SAS9.3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了8321例患者。低血红蛋白水平组(≤11.6g/dl)和高血红蛋白水平组(>16.1g/dl)卒中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其他组高。与H4(13.5-14.2 g/dl)相比,无论是低血红蛋白水平(H1)还是高血红蛋白水平(H7)均与卒中1年后不良结局相关。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与血红蛋白水平在卒中后1年全因死亡及卒中复发和联合终点事件方面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但在卒中预后不良方面未发现相关性。
结论:
血红蛋白水平和不良卒中结局间存在一种类似“U”形的关联,低血红蛋白水平和高血红蛋白水平均与不良卒中结局相关。性别和血红蛋白水平在卒中后全因死亡、卒中复发和联合终点事件等不良卒中结局上存在有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