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证与回译 ——理雅各《孟子》译本绪论汉译实践报告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cz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雅各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系统地翻译了中国的儒家经典,名为《中国经典》,其中第二卷是《孟子》。理雅各为《孟子》译本撰写了长达123页的学术绪论。笔者选择其中的核心部分——第二章第二节(约15000字)进行了翻译实践。该部分为理氏对孟子思想及其影响的介绍和评论。为了增强说服力,理氏广征博引,除《孟子》篇章外,还有更多其他古籍的内容。毫无疑问,翻译这样一部学术作品,难度很大,译者不仅需要熟悉《孟子》原文,熟悉孟子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且需要对大量中国古代文献有所了解。在翻译有关专有名词、引文以及重要历史事实时,译者需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查验、核实,才能准确地将它们进行回译或还原。这一查验、核实的工作便是考证。这也是将汉学家的外文著作译成中文时经常需要做的事情。本文即是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个初步尝试,希望本文的一些“发现”对今后从事汉学学术著作翻译的人有一点小小的帮助。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大致分为对文本及理雅各的介绍,任务描述,案例分析,结论等四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理雅各,理雅各《孟子》译本绪论以及本翻译报告的研究意义;第二章包含译前准备,翻译过程以及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论述;第四章为结论。其中第三章是本报告的核心,着重谈论本次翻译实践中的考证。对于这些细节的考证,首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进行基本查询,缩小检索的范围,搜索过程中注意网站信息的可信度,对相关信息进行甄别、验证。考证专有名词时需要参照平行文本;考证引文时,准确理解引文内容,通过搜索网络关键词初步定位引文来源,再查阅、参考权威文献进行确认。考证史实时需要借助权威文献确认史实信息。翻译过程中,考证对于正确理解,准确翻译原文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城市对人类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城市何以繁荣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受到关注。在我国,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哈尔滨会是一座合适的城市。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它由19世纪末的“小渔村”跃升为国际性城市,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芝加哥”、“教堂之都”、“第一个花园城市”……,创造了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本文从城市社会学及城市史视角入手,依据
文言文是中国文化最瑰丽的宝藏,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更是我国古代文章中思想与语言俱佳的名作名篇。作为中国未来的栋梁,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熟悉我国优秀的文言篇章,要具备阅读和欣赏文言文的能力,同时需要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常识以及利用文言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依旧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花了很大力气,却仍然无法
木本生物燃料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木本生物燃料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但是,木本生物燃料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高消耗、高成本的问题,只注重环境效益,却忽略了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严重阻碍了木本生物燃料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评估现阶段并预测未来阶段的木本生物燃料产业
近年来,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品德发展越来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学生品德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它贯穿中学生品德发展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一系列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定西市两所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展开实地调查,分析新时代影响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这将为定西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提供有益帮助。对中学生品德发
“反拨效应”通常指语言测试对语言的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对语言测试的反拨效应的研究已成为语言测试学的焦点。本研究以语言测试模式和反拨效应的相关研究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福州英语中考为例来探讨中考英语阅读试题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产生的反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三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考英语阅读试题具有一定的内容效度,阅读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在当前思想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的储备力量,担负着国家及本地区经济建设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深入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健康快速发展,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越南实行开放政策以来,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电视剧在越南转播,观众对电视剧越译版的准确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人作为越南人,在观看中国电视剧越译版的时候,也发现比较多关于“忠实度”的翻译问题,比如词与词之间的意义忠实度。本文以中国电视剧《西游记》(越译版)为基础,主要从两个角度对该部电视剧中实词翻译的忠实度进行考察和分析:一是意义忠实度;二是功能忠实度。本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
随着全球化的扩张,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对了解别的文化更有兴趣。这让对翻译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一边完整地传达原文信息和风格特征,一边将译文符合目标读者阅读习惯。译者在担心失去原文特征和风格时容易导致质量不够好、使用直译法的译文。本论文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黄大年》翻译项目为例,先介绍翻译项目背景和文本特点,提出案例中翻译难点:中国文化特色词语表达处理;中国写作风格的赘余和模糊性;
近年来,全球面临着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证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和增长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然而,我国气候环境的变化趋势已经导致包括自然资源要素、粮食品种以及种植制度等在内的多个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并可能造成粮食减产等不利于我国的粮食生产的形势。与此同时,在当前我国逐步加大粮食市场对外开放力度
课堂学习目标管理就是一种依据学习目标进行管理的管理方法。新教改以来,初中教材的知识量一再增长,加上G市要求全科开考,使初中教学节奏日益加快,城郊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和城区成绩差距日益明显。课堂学习目标管理聚焦学习目标为城郊初中生的深度学习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城郊初中教师的有效管理提供方法论指导。本研究按照新手-熟手-专家的划分标准将研究对象聚焦到6名城郊初中教师身上,在访谈-文本分析-课堂观察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