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茨木霉菌对黄瓜嫁接苗培育及根腐病防治研究

来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fish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腐病是设施黄瓜生产中发生严重的根部病害之一,发生严重时可导致产量降低,甚至绝收。目前,黄瓜嫁接栽培已成为克服土传病害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此外,木霉菌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防真菌,具有促生和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的作用,已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嫁接栽培与木霉菌的使用对黄瓜抗病和促生都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二者作用的效果及生理调节机理是否相同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采用不同的木霉菌菌剂使用方法研究其对黄瓜砧木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了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木霉菌的使用对黄瓜直根苗生长、生理调节以及病害发生的影响;病原菌接种条件下黄瓜嫁接苗的生长、生理代谢变化以及病害发生率,并分析比较了木霉菌对黄瓜直根苗抗根腐病与黄瓜嫁接苗抗根腐病效果及生理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哈茨木霉菌DQ002孢子粉的四种使用方法均能缩短砧木种子的出苗时间,且播种后喷施木霉菌溶液明显缩短砧木种子出苗时间、齐苗时间以及出苗率,分别为14.4h、52.8h、99.6%。此外,木霉菌菌剂的四种使用方法能显著提高砧木幼苗的生长,但促生效果存在使用方法之间的差异,其中木霉菌剂拌基质和喷施处理能显著提高砧木幼苗株高,木霉菌浸种处理显著提高幼苗干重,木霉菌剂拌种处理显著提高砧木幼苗根系长度。2.采用哈茨木霉菌菌液对黄瓜嫁接苗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发现哈茨木霉菌喷施处理提高了黄瓜嫁接苗株高、地上部和根系干鲜重,并促进了黄瓜嫁接苗植株体内氮、钾元素的积累,与对照相比,氮、钾含量分提高了7.30%、18.73%。3.为了明确哈茨木霉菌DQ002对黄瓜根腐病原菌的抑制效果,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发现,哈茨木霉菌DQ002能有效抑制根腐病病原菌的生长,抑制率达77.18%;挥发性物质抑菌试验表明哈茨木霉菌DQ002的挥发性物质对黄瓜根腐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达18.73%;代谢液抑菌试验显示不同用量的代谢液抑菌效果不同,按照体积比为1(代谢液):4(液体培养基)比例配制的培养基培养病原菌2d后,发现代谢液对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为22.79%。4.为了比较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木霉菌接种黄瓜直根苗与单独接种病原菌的黄瓜嫁接苗两个处理中植株生理代谢变化规律及抗病性的效果,分析发现在接种根腐病原菌条件下,黄瓜直根苗先接种哈茨木霉菌(T4)和后接种哈茨木霉菌(T3)处理对黄瓜直根系幼苗植株叶片和根系中PPO、POD、SOD酶活性的调节不同,但都能导致植株叶片和根系中H2O2和O2-含量下降,减缓H2O2和O2-对植株的伤害;发现接种根腐病病原菌的黄瓜嫁接苗植株叶片和根系中PPO、POD、SOD酶活性和H2O2和O2-含量变化与T3和T4处理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此外,在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后接种哈茨木霉菌(T3)和先接种哈茨木霉菌(T4)处理的黄瓜直根苗与黄瓜嫁接苗植株叶片和根系中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类黄酮含量都显著高于单独接种根腐病的黄瓜直根苗(T1)和黄瓜嫁接苗(T2)处理(嫁接苗根系β-1,3-葡聚糖酶活性除外),且T3和T4处理的黄瓜直根苗叶片和根系中PAL、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以及类黄酮含量明显高于T2处理,暗示了在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哈茨木霉菌促进黄瓜直根苗植株抗根腐病的生理调节作用不同于黄瓜嫁接苗抗根腐病的生理调节作用。5.为了进一步明确在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木霉菌调控黄瓜直根苗抗病效果与嫁接苗的抗病效果,通过温室栽培试验发现,黄瓜直根苗(CK1)和黄瓜嫁接苗(CK2)清水处理下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35.82%和32.05%;单独接种根腐病病原菌条件下直根苗(T1)和嫁接苗(T2)的发病率分别为57.39%和42.90%;黄瓜直根苗先接种病原菌后接种哈茨木霉菌(T3)和先接种木霉菌后接种病原菌(T4)处理根腐病发病率分别为22.39%和17.87%,发病指数分别为23.03%和14.33%,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而T2(嫁接苗单独接种病原菌)处理植株发病率明显高于T3和T4处理,且显著低于T1处理(直根苗单独接种病原菌),说明哈茨木霉菌DQ002对黄瓜根腐病的防效高于嫁接苗的防效。
其他文献
试验于2019~2020年5~8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试验以芸豆品种“英国红”为试验材料,设置2种灌溉方式和5个氮素施用水平,设2种灌溉方式:常规灌溉(W1)、控制灌溉(W2),常规灌溉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80%,控制灌溉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5个施氮水平(尿素,以纯N计):N0(0 kg/hm2),,N1(25 kg/hm2),N2(30 kg/hm2),
本试验针对东北地区甜菜栽培中前期降水量偏低、氮肥用量不当将造成甜菜产量和品质降低的问题,于2019年和2020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试验基地进行施氮和定量灌溉试验,旨在为甜菜科学水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2019年小区试验设N0(0 kg/hm2)、N1(60kg/hm2)、N2(90 kg/hm2)和N3(120 kg/hm2)4个处理;2019年大区试验设T1(空白对照)、T2(N为120 kg/
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是威胁全球水产养殖行业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可感染牙鲆、大菱鲆和罗非鱼等多种海水及淡水动物,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它已被认为是研究感染胞内病原菌的模型生物。Ⅱ型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在参与细菌病原体适应环境压力、感染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病原菌提高其致病力。目前Ⅱ型TA系统在多种临床
土壤盐渍化对农业的威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全世界盐渍土约1×109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在1.5×109hm2的耕地中,约5%受盐害的影响。黄瓜(Cucumissativus L.)为盐敏感蔬菜,土壤盐渍化条件下黄瓜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嫁接栽培可有效增强黄瓜的抗逆性,在生产中应用广泛。本试验以在土壤盐渍化条件下,以砧亮7188和砧亮7388两种黄瓜为接穗,霸图613、霸图430、
秸秆还田作为一种重要的培肥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解决有机肥源不足的问题,还可减少大量秸秆带来的环境等问题。但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冷凉秸秆腐解缓慢,与秸秆还田配套的化肥施用技术改善不足等限制秸秆还田技术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对比常规施肥条件下,研究了化肥减量配施秸秆和外源腐植酸对土壤化学特性,及玉米生理特性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以明确秸秆还田对当季土壤和作物系统的综合影响,
蜱是一种专性吸血的体外寄生虫,可通过叮咬宿主后吸食血液传播多种人兽共患病。这些由蜱传播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不仅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及生命带来危害,还给畜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对于放牧散养的养殖户危害更加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牡丹江市地处山区,森林茂密,为蜱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是蜱传病原的自然疫原地,已有很多关于蜱叮咬人及蜱传病的报道。但目前还缺少关于该地区放
本研究针对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降雨少,且经常遭受风蚀侵害以及长期土壤耕作制度单一导致的土壤保墒蓄水能力差、玉米产量不高等问题,探讨了不同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根际土壤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兴城镇示范区进行,供试玉米品种为“东旭20”,设置常规旋耕垄作(Con)、免耕秸秆移除(T1)、免耕+全秸秆粉碎覆盖还田(T2)、垄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深翻还田(T3)、平作春季深松+秸秆全量
试验于2019年4~7月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试验基地露地栽培区进行。试验以豌豆品种“中豌6号”为试材,利用浓度为3.5×108cfu/g的哈茨木霉厚垣孢子粉剂进行试验处理,粉剂采用穴施。试验共设置4个试验处理,哈茨木霉厚垣孢子用量分别为1、2、4、8 g试验处理,以不施用木霉菌剂为对照。通过测定豌豆幼苗期的形态指标以及豌豆幼苗期、抽蔓期、开花期、结荚期和成熟期五个时期的物质积累量指标、生理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豆制品的需求量及品质要求也不断提高。目前生产上大豆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的产量、品质、加工出的豆制品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30个大豆品种为供试材料,于2020年在九三垦区区域的尖山农场(黑龙江第四积温带)、嫩北农场(黑龙江第五积温带上限)和建边农场(黑龙江第五积温带下限)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置试验,收取在各试验地点能够正常成熟的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春小麦种植区适宜的收获时期、成熟期小麦穗发芽发生的温湿度条件、以及不同发芽进程和比例对面粉品质的影响效应,以本地区主栽小麦品种—龙辐麦1号、龙麦35、克春8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收获时期、收获期降雨情况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成熟期小麦穗发芽的影响;不同发芽类型子粒与正常小麦按重量比例混合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随着收获时期的推迟,小麦植株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