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构造反转特征及其与叠合盆地演化关系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baby_xiao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转构造的研究是含油气盆地构造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济阳坳陷盆地构造反转及其所产生的反转构造为研究对象,在对大量地震、录井及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准确判识出了济阳坳陷盆地构造反转过程中形成的反转构造;进而依据不整合发育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以及流体包裹体分析等方法,确定了济阳坳陷盆地构造反转的期次;综合运用平衡剖面恢复、断层活动速率及反转强度系数等方法动态、定量表征了构造反转的运动学特征,明确了各期次反转构造的时空展布规律;结合盆地演化及区域地质背景资料,探讨了济阳坳陷盆地构造反转的形成机制及其对盆地叠合关系的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与反转构造相关的典型油气藏,并就济阳坳陷盆地构造反转对油气成藏条件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经历了盆地转型期的T3-K1期负反转、K2期正反转、Ed末正反转以及盆地幕式演化间隙期的Es4末正反转;构造反转存在4种表现形式,即盆地横向拉伸-挤缩的转变、垂向沉降-隆升的转变、断层正断-逆推的转变以及反转构造的形成;盆地在横向与垂向上的反转具有普遍性,反转强度均具有T3-K1期最强、K2期和Ed末次之、Es4末最弱的特点;构造反转过程中形成了正反转和负反转两大类构造样式,具体可细分为断层型负反转、褶皱型正反转、继承断展型正反转和新生逆冲型正反转4小类,共9种表现形式;其中,T3-K1期负反转以断层型为主,表现为NW向断层由逆到正的转换,盆地内广泛发育,反转强度具有自北东向南西降低的趋势;K2期正反转使研究区东北部产生NNE向逆冲断层,主要表现为新生逆冲型正反转;Es4末正反转较弱,仅形成少量的反转挤压背斜,以褶皱型正反转为主;Ed末正反转表现为边界断层由正到逆的转换,形成继承断展型正反转,反转强度具有东强西弱的分布趋势;济阳坳陷构造反转的形成受控于板块运动方式、深大断裂的发育演化、周边造山带的形成及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改变,反转构造的发育具有选择性,其发育程度、反转强度及表现形式与不同时期相叠加的拉张和挤压应力场来源、方向、大小及先存断层的产状相关;构造反转影响了盆地的格局及垂向叠合关系,盆地转型期的构造反转使不同性质的盆地发生相干型叠加,而盆地幕式演化间隙期的构造反转仅表现为盆地局部地区沉积中心的迁移;盆地的构造反转滞后了深部源岩的二次生烃、优化了生储盖垂向结构、控制和影响着油气的运聚,有利于伸展断陷盆地形成挤压背斜型油气藏、不整合型油气藏和潜山油气藏。
其他文献
激励模式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刚刚起步,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很完善。尽快找到结合
作为化解当代社会矛盾的新型手段之一,“实名制”于我国已经在很多行业处于实施状态中,且效果受到肯定。但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本意欲
本文探讨的“延安秧歌剧”乃抗日战争后期(1942-1945)陕甘宁边区产生的“新秧歌剧”。延安秧歌剧在表现形式、风格类型上接近民间秧歌中的“小场秧歌”和陕北民间“秧歌戏”;
本论文以弹载IMU的研制任务为背景,为实现某机械抖动激光陀螺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在宽温度工作环境内快速启动、能够抗振动冲击等恶劣力学环境且高精度的设计要求,对系统中惯性
目的:研究短时间注视视频终端(video display terminal,VDT)对泪膜及眼表的影响。方法:2006.08/1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诊断为屈光不正或轻度玻璃体混浊,测试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18
目前,图书馆网站成为传播资源最具吸引力的媒介,本文从建立图书馆网站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及维护等方面作了简要的探讨.
我国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飞机制造工艺得到了优化和改进。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故障问题,为了降低飞机的运行风险,需要利用虚拟样机,对飞机的维修性
车辆导航技术无论在军事领域还是民用领域都非常重要。目前组合导航系统广泛应用到车载系统中。捷联惯性导航系统(SINS)是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可以连续提供多种导航信息,短时
地质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运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帮助地质学家认识构造变形过程、研究构造形成机理的重要方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针对目前国内外同类设备存在的
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地震、测井、钻井等方法,以构造解析法为指导,借助磷灰石、锆石裂变径迹、K-Ar测年技术,研究了鲁西地区晚中生代以来伸展断裂系统的几何学、运动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