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奖状及授奖仪式研究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奖状是中小学荣誉体系中的常用物件,是对优秀学生予以肯定的物件证明。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在学期考试或者是品德评估中对自己寄予了极大的期待,希望能通过周期内的个人努力获得奖状。在一定程度上,奖状不仅仅是物化的荣誉载体,还蕴含一种荣誉评价的话语方式。正是奖状中各种符码的相互表征,奖状从纸质文本走向了神圣化,成为荣誉的象征。从话语符码的表达到颜色图案的选择,通过特定的文本建构图式,奖状向观者传递了一种叙事信息,传递了深层次的符码意义。与此同时,通过授奖仪式,奖状中的符码信息得以大范围传递,从而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发挥持续性的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奖状文本构成的基本图式和授奖仪式中的基本要素的分析,解释学生荣誉评价如何在奖状物件和仪式事件中发挥作用。以符号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参与性观察等方法,分析当前学生荣誉的作用逻辑,揭示学生荣誉评价的工具性特征,并对学生荣誉评价的深层机制进行考察。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缘起与背景。初步描述中小学生的奖状文化以及学校中的授奖仪式,并从荣誉、荣誉称号、仪式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分析研究现状,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第二部分,奖状作为学生荣誉的物件表征。对奖状文本的符号系统进行分析,从形式、结构以及图像等方面总结奖状文本的共性。并对七十年来奖状符码的变迁进行梳理,揭示奖状符码与社会话语之间的联系,分析奖状符码变迁的动力。第三部分,授奖仪式是学生荣誉的事件化过程。从时间、空间、人物结构三个方面对授奖仪式进行描述和分析,将授奖仪式进行多维度解构;解释授奖仪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的荣誉评选相辅相成。第四部分,荣誉评价中的符号、行动与社会结构。深入分析了学生荣誉评价中符号价值的生成,对学生行动的建构,以及社会结构如何通过荣誉评价的方式在学校场域内完成荣誉秩序的再生产,并对当前荣誉泛滥以及“山寨奖状”的现象进行思考。学生荣誉评价体系不仅促成学校的价值秩序的形成,还是社会价值结构在学校中发挥作用的手段。通过不断细化的荣誉评选准则和时间制度,教育行政意志在学校管理中无处不在,隐秘地提醒着学生的行动方式和身份认同。可以说,学生的荣誉评价体系将社会价值期待直观地引入了学校场域,为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提供了一种温顺的规训方式。
其他文献
“耻”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殷商时期萌芽至今,历经千年发展沉淀的“耻”德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其道德价值不仅体现于“国之四维”、“养民知耻”的古代治国方略中,贯穿于道德自我完善、理想人格塑造的修身方法与目标中,也对当下社会道德建设、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中华传统“耻”德,从“耻”的含义及历史流变出发,确定其作为底线伦理道德的本质及导人向善的功用,并透过其在修身
学位
“廉”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其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是中华传统德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廉”德为治国理政、社会稳定以及个人的道德养成起着独特的作用,在当代,坚定不移地继承和弘扬“廉”德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新时代需求的呼唤。本文探寻了“廉”德的起源并归纳和总结了古代“廉”德的基本内涵及基本特点,分析了“廉”德的历史作用,结合历史和现实,阐述了弘扬中华传统“廉”德的当代价值,最后针
学位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教师的两大基本工作,行政管理是学校良性运转的重要保证之一。当代大学规模庞大,部门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多种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在这个系统中,教师担任的职能日趋多元化,特别是身兼教员与职员两重身份的现象较为普遍。这种模式在充分发挥集约优势的同时,也暴露出职责重叠矛盾与专业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对学校工作效率与教师个人发展均有所影响。可见,如何调解行政与教研的关系、发挥其优势
学位
本论文从一套性教育读本《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创作与使用历程,反思我国小学性教育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儿童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以儿童利益相关者及其性教育责任为切入口,思考我国性教育问题的解决和发展方向。读本创作篇:针对性教育实践中对性教育目的和内容理解的偏狭,性教育专门性、专业性教材的匮乏,性教育稳定课时的缺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确定以“儿童
学位
为调查建设项目对包气带土壤的污染现状,HJ 610—201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以下简称“导则”)中明确提出需对污染场地修复工程项目和评价工作等级为一、二级的改、扩建项目进行包气带污染状况调查和包气带土壤浸溶试验。但导则中未明确浸溶试验中包气带土壤的前处理方法,故以试验目的为依据,通过对不同场景下现行固体废物前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出不同前处理方法选择依据。最后从环境监测和环
期刊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工作,即要促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将理论语言由学术化、理论化向大众化、通俗化转换,影响和普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这对于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与感染力具有非凡意义。当下,媒体融合的发展俨然成为时代潮流,我国舆论发展的格局得以重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局面也变得日益复杂。因此,理论传播者科学研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规律,科学谋划推进理论传播的进度
学位
道德信仰是道德的最高目标和最高境界,对于明确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方向、凝聚道德共识,提升个人思想道德境界、塑造道德人格,解决道德行为动机与效果统一问题、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具有重要作用。网络的快速崛起为新时代社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改进文化传播手段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网络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以及日常行为方式的选择,
学位
作为中华传统道德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义”德自出现以来就深受广大思想家的重视,一直是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行为方式、说话方式和精神追求中,对铸造中国人特有的道德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受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义”德在现代弘扬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难题。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义”德理念,为道德建设提供重要的价值依据。中华传统“义”德源于人民息
学位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通过各种媒介建构国家形象,以形成国家认同。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可见中国国家形象已从“大国”转变为“强国”的定位。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表明重塑国家形象是新时代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教科书是国家意志、民族文化、时代进步
学位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体现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层结构。信仰是人类对世界和人生的终极关怀,是人类对于世界和人生“应当如何”的追问和思考,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人都离不开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其独特的理论意蕴与价值内涵第一次实现了科学与真理的结合。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他们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不仅是自身的价值选择的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在新的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