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苦旅》的走红、“文化大散文”热和“余秋雨现象”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史中一场引人注目的连环戏,而90年代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是这些热点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所谓文学生产机制,指的是文学生产各部分、各环节的内在工作方式及其相互关系。当中国社会从一个以生产为主导的传统社会步入了消费型的现代商业社会的时候,上述现象恰恰可以从文学生产机制的角度为这次转型提供一份症候性的解读。本文试图从这几个鲜活具体又彼此关联的个案入手,考察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型对作者、读者、出版界、批评界和文化市场的深刻影响。《文化苦旅》在90年代初所获得的空前成功,不但得益于自身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与图书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化、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和以消费性为特征的现代都市文化的逐步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90年代中后期东方出版中心《文化大散文系列》丛书的推出,则是一场选题、制作、营销一气呵成的精彩的出版策划行为,充分体现出出版社在新的竞争机制下的成长。通过利用“明星效应”、评奖机制和以命名行为“广而告之”,“文化大散文”成为一个被精心打造的出版品牌。而当“文化大散文热”因为模式化、批量化生产的倾向而逐步落潮的时候,其“行走”、“文化”、“剧场化”等元素却随着视觉文化的兴起被市场再度利用,不再以文字而以图象、电视等为媒介而重新走红。从90年代延续至今的“余秋雨现象”,更是传媒、作者与批评者围绕“市场”这一要素进行互动而结出的光怪陆离的果实。在文化市场形成,大众文化兴起,大众传播发展的新语境下,新兴的报刊、电视、网络等传媒机制、读者接受的消费机制和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遗留力量——如通过期刊走向出版的发表机制和国家/官方评奖的引导机制等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转型过程中的复杂形态,也促成了这一时期乱花迷眼的文学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