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探讨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lin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国际化经验缺乏,核心竞争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难度,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与之相对的是从管理学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相对较少,企业很难从中借鉴到可以运用到实践中的经验。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进入模式的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决策,也是对于企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因素。近年来,江苏省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江苏省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江苏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模式选择的问题,并提出了存在问题与建议。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影响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模型,选取部分已经对外投资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首先根据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的情况,提出了基本假设。接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用SPSS软件,选择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制造行业的企业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可以判断企业选择模式的判别方程。   首先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企业划分为四类。根据资产专用性、国际化经验、企业规模、国家风险、制度因素、文化距离、市场潜力、需求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度这九个变量对进入模式的影响作用,将企业划分为四个类别。每类企业的特征不同,倾向选择的进入模式也不同。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对于进入模式选择起到显著作用的影响因子。结果发现,所有变量中,仅有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并且国家风险对于进入模糊选择的影响大于市场潜力的影响。国家风险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影响显著,且国家风险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国家风险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市场潜力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影响显著,且市场潜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市场潜力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   其它7个变量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皆没有显著的影响,解释原因可归结如下:相比于欧美极有国际化经验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来说,即便是江苏的“龙头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仍属于实力薄弱类型,他们的国际化经验少,在境外直接投资时的投资数额小,企业本身的规模也不大。为了避免高风险和高成本,这些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的时候会选择小投资额的进入模式,这种进入模式可以避免巨大的压力。此外,世界范围内,各国对于外国投资的态度普遍较为欢迎,加之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制度因素和文化差异已经不再成为左右企业选择进入模式的显著因素。   判别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即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是决定江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显著因素。本文提出了判别方程式,按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可以确定某一样本属于何类,预测它会选择什么样的进入模式。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实际建议。首先,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准备阶段,应建立全面客观的政治风险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在投资过程中,应加强与东道国各界的联系,共同承担可能的风险。此外,政府部门应大力推动双边、多边经济合作;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充分运用经济扛杆的作用,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  
其他文献
2015年是落实“两办”《意见》,建设档案强省的重要一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的总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
1月24日,湖北省档案工作会议在武昌召开.会议贯彻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总结2014年全省档案工作,表彰2014年度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和全省档案工作绩效
李斯算得上是历史名人了,《史记》里就有李斯的传.要说起来,李斯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可真不算小.秦始皇被说成暴君,可李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指责,特别是一篇《谏逐客令》,文情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憧憬长江航道美好未来之时,荆楚儿女与这奔流不息的大江的传奇故事,也从未被我们遗忘。200多年前,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档案是社会信息资源中可靠的原生资源,也是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档案充分开放为社会各方面利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立法初衷
本文主要研究人际信任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信任和知识都是多层次、为维度的概念。不同学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对信任和知识进行定义。这就给我们现在的研究带来困惑。所以
档案编研,是应主客观需要,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按照一定的选题,将相关文件信息加工、编辑成各种形式的编研成品的业务工作.它基于信息的可加工性,把文件从相对冗余、分散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转型的迫切问题,必须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仅仅依赖自身拥有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外部知识获取
2014年初,已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10余年的宋发早来到秭归县档案局担任局长.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得过且过“守摊子”,另一条是开拓前行“有作为”,宋发早毫不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