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国内绝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国际化经验缺乏,核心竞争力弱等问题,这些问题加大了企业“走出去”的难度,给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带来了巨大的阻力。与之相对的是从管理学角度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文献相对较少,企业很难从中借鉴到可以运用到实践中的经验。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一个问题-进入模式的选择问题。进入模式的选择是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决策,也是对于企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因素。近年来,江苏省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迅速,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意义。因此,本文选择江苏省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江苏企业对外投资过程中模式选择的问题,并提出了存在问题与建议。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影响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模型,选取部分已经对外投资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首先根据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制造业的情况,提出了基本假设。接着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用SPSS软件,选择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和判别分析三种方法作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对外直接投资制造行业的企业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并提出了可以判断企业选择模式的判别方程。
首先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将企业划分为四类。根据资产专用性、国际化经验、企业规模、国家风险、制度因素、文化距离、市场潜力、需求不确定性和竞争激烈度这九个变量对进入模式的影响作用,将企业划分为四个类别。每类企业的特征不同,倾向选择的进入模式也不同。
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对于进入模式选择起到显著作用的影响因子。结果发现,所有变量中,仅有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并且国家风险对于进入模糊选择的影响大于市场潜力的影响。国家风险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影响显著,且国家风险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国家风险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市场潜力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影响显著,且市场潜力越大,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合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市场潜力越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
其它7个变量对于进入模式的选择皆没有显著的影响,解释原因可归结如下:相比于欧美极有国际化经验的世界级跨国公司来说,即便是江苏的“龙头企业”,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仍属于实力薄弱类型,他们的国际化经验少,在境外直接投资时的投资数额小,企业本身的规模也不大。为了避免高风险和高成本,这些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的时候会选择小投资额的进入模式,这种进入模式可以避免巨大的压力。此外,世界范围内,各国对于外国投资的态度普遍较为欢迎,加之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制度因素和文化差异已经不再成为左右企业选择进入模式的显著因素。
判别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回归分析得到的结果,即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是决定江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显著因素。本文提出了判别方程式,按照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不同的国家风险和市场潜力,可以确定某一样本属于何类,预测它会选择什么样的进入模式。
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对企业和政府提出了实际建议。首先,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准备阶段,应建立全面客观的政治风险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控预警系统;在投资过程中,应加强与东道国各界的联系,共同承担可能的风险。此外,政府部门应大力推动双边、多边经济合作;建立海外投资风险基金;充分运用经济扛杆的作用,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