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氧电极结构设计及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改变传统能源结构、开发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转换装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具有能量密度高、反应产物零污染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能源转换装置。PEMFCs通过阴极氧还原反应(ORR)与阳极氢氧化反应(HOR),在贵金属Pt基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而,迟缓的氧还原动力学反应极大地降低了PEMFCs的整体能量转换效率,是限制PEMFCs大规模商业应用的瓶颈过程。此外,尽管氢氧化反应动力学过程相对较快,但制备高纯度原料氢气所带来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电解水是一种高效制取清洁氢能源的有效途径。但,即使在性能最优异的贵金属基催化剂RuO2催化作用下,阳极氧析出反应(OER)的动力学过程依然迟缓,严重降低了电解装置的整体能量转换效率。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主要围绕开发高效、稳定的氧电极催化剂展开。
  ①传统Pt/C催化剂的孔道由颗粒紧密堆积产生的间隙构建而成,孔道空间排布不规则,能够用于传质的孔体积有限,容易水淹造成气体传输不畅,严重降低贵金属Pt的使用效率。基于此,以二氧化硅光子晶体为硬模板,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软模板,采用软硬双模板法制备了有序大孔-介孔碳载体,通过乙醇原位还原H2PtCl6?6H2O,在该碳载体表面负载了高分散铂(Pt)纳米颗粒,得到大孔-介孔Pt/C。结合TEM、N2吸脱附测试等物理表征结果可知,有序“大孔-介孔”互穿网络耐水淹气体多孔电极,大孔排布规则有序,尺寸达到500 nm,将孔体积容量提高到传统Pt/C颗粒密堆积电极的3.5倍,成为流体传输与存储的主通道;而由13.2 nm介孔构建的孔壁将其比表面积提高到传统Pt/C的4.5倍,是电极反应的主阵地。采用自制“拨浪鼓”状工作电极,在氧气饱和的0.1 M HClO4电解质溶液中,测试催化剂抗水淹性能发现,传统Pt/C瞬间水淹,而大孔-介孔”互穿网络耐水淹气体多孔电极仍可维持连续稳定运行;全电池评价发现,常规测试条件下,多孔电极输出功率比传统电极提高41 %;强增湿条件下,其输出功率提高45 %。因此,孔结构的调控空前提高了气体多孔电极抗水淹性能(传质效率)。此外,采用LSV、ADT 等电化学测试技术详细探究了催化剂氧还原活性与耐久性。HRTEM 测试表明,大孔-介孔Pt/C是高度分散的碳载Pt基催化剂。LSV测试表明,大孔-介孔Pt/C半波电位高达0.894 V,稍优于商业Pt/C,说明介孔结构并不影响反应物种参与氧还原过程,同时10,000圈ADT后,仅衰减14 mV。结合TEM、XPS测试分析表明,大孔-介孔Pt/C优异的氧还原性能主要在于大孔-介孔碳载体与Pt之间独特的电子相互作用及介孔限域效应。
  ②针对传统氮掺杂碳(NC)非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活性位点密度低,利用率有限等问题,以单体多巴胺(DA)为外层氮源,原位聚合基体 ZIF8 表面,通过调控加入DA的量得到了包覆程度不同的ZIF8@PDA复合物,经过高温热解,制备了高氮含量掺杂的中空碳材料。但,经过相同热处理过程,热解单纯ZIF8得到的氮碳材料却是实心结构,基于这一特殊实验现象,结合 FTIR、TEM、TGA-DSG等表征结果提出“应力诱导定向收缩”机制,阐述了该中空化现象;其中,强烈的ZIF8-PDA界面作用、更快收缩程度及相对松散的内核结构是该机制的必备条件。采用LSV、ADT、Zn-O2电池等电化学测试技术详细探究了催化剂氧还原活性与耐久性。LSV测试表明,中空结构氮碳催化剂NC15-900℃半波电位高达0.848 V,高于JM-Pt/C 10 mV;经过5,000圈ADT后,其半波电位仅衰减25 mV,且Zn-O2电池中峰值功率密度高达270 mWcm-2,明显高于JM-Pt/C(197 mWcm-2)。结合TEM、XPS、N2吸脱附测试等表征手段及LSV数据分析可知,该催化剂优异的氧还原性能主要在于其结构优势: 高含量吡啶氮提供了高密度活性位;较高比表面积及大孔-介孔-微孔的多级孔复合结构,有利于活性位在催化剂表面的暴露与传质。
  ③软模板法制备空心掺杂碳基催化剂,易产生分相,不易达到可控合成。基于此,以嵌段共聚物PS-b-PEO为软模板,通过单胶束自组装过程制备了不同杂原子掺杂的中空碳材料催化剂(N-HC、S-HC、N,S-HC)。TEM、N2吸脱附测试表明,杂原子催化剂具有相似的空腔特征与孔结构参数,例如,空腔直径(约25 nm)、较高比表面积(583~641 m2g-1)、孔体积(1.21~1.40 m3g-1)、孔径尺寸(约24.4 nm)。采用LSV、ADT等电化学测试技术详细探究了催化剂氧还原活性与耐久性。LSV测试表明,催化剂N,S-HC半波电位为0.763 V,仅低于JM-Pt/C 75 mV,经过5,000圈ADT后,仅衰减31 mV。结合TEM、XPS、N2吸脱附测试等表征结果及LSV数据分析可知,该催化剂优异的氧还原性能主要在于独特的结构特征:较高比表面积、孔体积的中空结构特征,有利于活性位在催化剂表面的暴露于传质;N,S共掺杂及其引起不对称自旋与电荷密度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④基于单金属Fe基催化剂较差的氧析出性能,以单分散球形Fe3O4为基体,以硫脲为硫源,通过调节硫脲与Fe3O4的质量比可控制备了具有大量异质界面结构的催化剂Fe3O4/FeS2-2.5。采用LSV、ADT等电化学测试技术详细探究了催化剂氧析出活性与耐久性。电化学测试表明,电流密度为10、100 mAcm-2时,催化剂Fe3O4/FeS2-2.5过电位仅为253、306 mV,远低于贵金属基催化剂RuO2及对比催化剂,2, 000圈ADT前后的OER极化曲线几乎重合。结合TEM、XRD、XPS等测试表征及LSV数据分析可知,该催化剂优异的氧析出性能主要是因为大量存在的界面结构Fe3O4/FeS2促进了Fe、S与O之间的电荷转移(与基于DFT计算的Bader电荷结果相吻合),增强了Fe、S与O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此外,DFT计算结果表明,异质界面结构 Fe3O4/FeS2可以有效调节含氧中间物种(*OH、*O、*OOH)的吸附自由能,降低相应的吸附能垒,促进氧析出过程。
其他文献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与传统两电平或三电平换流器相比,其具有:1)避免了半导体开关器件的直接连接,2)输出波形质量高、谐波含量小,3)开关频率低、换流器损耗小,4)模块化结构易拓展,5)子模块故障处理能力强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MMC在柔性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场并网、中压电机驱动、异步电网互联、无缘孤岛送电等诸多应
非特异性磷脂酶C(Nonspecific phospholipase C,NPC)是一类能够水解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和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等常见膜磷脂产生sn-1,2-二酰基甘油(Diacylglycerol,DAG)和磷酸化的头部基团的磷脂酶。NPC在脂质代谢和植物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参与非生物胁迫应答、
学位
分级诊疗体系是进行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途径,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可以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完整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分级诊疗体系的政策框架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共享、医疗信息共享,提高各级医院机构效率和质量,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推进“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在社区”的医疗格局。本研究针
学位
生物质是唯一可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资源,生物质快速热解技术能够将各类型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称为生物油的液体燃料,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生物油成分复杂,含有数百种化学物质,其中的酚类化合物总量可达到20%以上。因此,若能从生物油中分离出这些酚类物质,不仅可以用来替代工业上主要来自石油的酚类化合物,而且来源更加环保。然而,欲达到从生物油提取酚类的目的,还需要将酚类组分的含量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其它极性较强的
学位
炭砖是炼铁高炉炉缸炉底部位的重要耐火材料,其寿命决定着高炉的一代炉役。随着高炉强化冶炼技术的发展,高炉炉缸炉底部位工作环境日益严苛,要求高炉炭砖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对于提高炭砖的导热系数,人们往往是通过引入高导热物质,如采用人造石墨取代传统电煅煤;也有报道在炭砖制备过程中添加硅粉,并复合引入铝粉或硅微粉等,利用高温下原位形成大量的AlN、Al_3C_4和SiC等高导热陶瓷相填充气孔来提高炭砖的导热
学位
生物质热解是常用、稳定可靠的生物炭制备技术,利用生物质热解挥发物燃烧为热解制炭提供工艺用热,可有效解决分布式热解制炭副产物消纳和利用的瓶颈问题。热解挥发物组分复杂,整体燃烧性能较差,调质和催化燃烧是实现其清洁燃烧的有效途径,目前相关研究较少,理论数据匮乏。本文以改善热解挥发物燃烧特性、使其清洁燃烧作为热解制炭热源为目标,研究了生物质热解挥发物贫氧调质和贫氧催化调质特性及其对于燃烧和催化燃烧特性的影
学位
生物质是有潜力替代化石资源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通过各种途径加工转化为食品、热能、电能、液体燃料、平台化学品等人类社会必须的基础资源。木质纤维素作为分布最广泛的生物质原材料,可经一系列预处理分离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其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可通过催化水(醇)解转化为极为重要的生物质基平台小分子乙酰丙酸(Levulinic acid,LA)及其酯类(Levulinate esters,LE)如乙酰
学位
贵金属纳米复合构型是基于贵金属(Au、Ag、Pt、Pd)纳米材料与其他不同类别元素组分的一系列集成,由此获得的可调谐电子结构使其具有显著优异的光-电转化/传输特性,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可再生新能源的转化-存储-利用等众多前沿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其中,贵金属Au、Ag纳米材料固有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模式在可见光-近红外区域能够高效调节,使其被光照激发时可以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可以促使负载
学位
金属性过渡金属二硫属化物(MTMDs)作为一种独特的新兴二维层状纳米材料,由于其多样的形貌结构和独特的物化特性,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国际上关于二维层状MTMDs纳米材料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材料性能的内在机理和应用的实验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此外,MTMDs纳米材料复杂的制备方法、形貌结构的不确定性和较差的稳定性等瓶颈问题也限制了其在多种领域中的
学位
环化反应是合成单环或者稠环化合物的一种通用而又强有力的方法,其中自由基对分子内烯烃和炔烃的环化是实现这类反应的一个重要策略,在有机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尽管碳原子中心自由基参与的烯烃和炔烃的环化已经被很好地研究过,然而对氮原子或氧原子中心自由基参与的烯烃和炔烃环化的研究相对较少。肟自由基作为一种典型σ-氮氧自由基,不仅可以发生氧原子的环化,而且能够进行氮原子的环化,近期已被广泛用于合成一系列的杂环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