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adebir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卵巢癌临床确诊时约有75%~80%已属临床晚期,表现为盆腹腔局部浸润和广泛种植转移。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仅可达到50~60%,即使实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盆腹腔仍有肉眼不可见的残留癌细胞,因此最大程度减少盆腹膜肿瘤负荷对改善患者预后极为重要。腹腔化疗(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IP)可有效清除腹腔残留病灶,但是具有较高的毒性以及较多的导管相关并发症。1980年Spratt等首次提出的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 chemotherapy,HIPEC)成为腹腔化疗的替代方案,2019年NCCN指南首次将HIPEC纳入卵巢癌的化疗。但是,目前临床应用HIPEC方式多种多样,没有形成标准、统一的治疗方案。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12例行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和HIPEC治疗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探究采用不同HIPEC药物及次数对其疗效的影响,优化腹腔热灌注治疗方案,发挥腹腔热灌注的最佳效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初诊的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112例,所有患者接受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均依据术后病理确诊,且按照2014年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Obstetrics,FIGO)分期分为III、IV期,术后分别接受两种药物、不同次数腹腔热灌注治疗。根据腹腔热灌注所选择的药物及次数将患者分为四组:使用顺铂行腹腔热灌注=1次(组1),使用顺铂行腹腔热灌注>1次(组2);使用洛铂行腹腔热灌注=1次(组3),使用洛铂行腹腔热灌注>1次(组4)。所有患者首次HIPEC均在满意肿瘤细胞减灭术后24小时内进行,其中组2、组4患者(HIPEC次数>1次)HIPEC时间为术后24小时内、术后第3 d、术后第5 d。HIPEC后所有患者继续接受常规的紫杉醇+卡铂化疗6疗程,每3个月复查和监测CA-125和HE4,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卡氏评分),持续2年,然后每6个月复查一次,直到随访结束,最后一次化疗后的1、6、12和24个月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观察指标:1.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2.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3.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分,数据的截止日期定为2020年12月31日。采用SPSS22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FS和OS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之间PFS及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热灌注治疗期间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和神经毒性,组1与组2之间、组3与组4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顺铂组与洛铂组的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顺铂组神经毒性发生率高于洛铂组,除神经毒性外的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多次使用HIPEC并不能增加患者的PFS及OS,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建议术后单次、足量、及时使用HIPEC。2、HIPEC选用洛铂或顺铂在治疗疗效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顺铂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
其他文献
背景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肺结节定位中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肺磨玻璃结节(GGN)的定位是临床技术难点。本研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深入探讨CT引导下的Hook-wire定位术在GGN定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并总结分析Hook-wire定位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旨在寻找一种更好的GGN定位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回顾性分析行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GGN患者的临
背景随着技术的革新与发展,肿瘤学与心脏病学越来越密不可分。乳腺癌是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相关心血管并发症尤其是心肌梗死等急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一大因素。研究乳腺癌与心肌梗死的关系对于加深疾病认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死亡率意义重大。目的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基于GEO数据库检索人乳腺癌、心肌梗死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芯片,采用基因芯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筛选共调节基因,从而揭示乳腺癌、
背景乳腺癌是全世界三大最常见癌症之一。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是酪氨酸激酶受体(HER1-4)家族中的一员,25%~30%乳腺癌患者HER2呈过表达,这类乳腺癌预后较差。针对HER2类药物的研发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乳腺癌的治疗效果。然而HER2阳性乳腺癌由于其高转移性及强侵袭性,导致这类乳腺癌仍是一种不治之症,
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简称肝癌,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我国肝癌的新发和死亡病例均居全球第一,目前肝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术、肝移植术以及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等。肝癌发病较为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此五年生存率仍较低。铁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大量文献报道铁与肿瘤
背景鼠双微基因2(mouse double minute 2,MDM2)是p53最重要的负性调控因子,它通过与p53形成一个自动调节反馈环调控p53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进而调节肿瘤的发生发展。研究显示MDM2抑制剂Nutlin-3a在多种肿瘤中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应。同时,近期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可诱导细胞凋亡并参与调控癌细胞的药物敏感性。本课题将从细胞凋亡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切入,深入探索MDM2抑
背景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其中骨炎是CRS顽固性的潜在原因,临床上尚未得到广泛研究。骨炎常见的病理改变是骨膜增厚、成骨细胞增殖、骨吸收和新骨形成,以及炎性细胞浸润。CRS合并骨炎,即骨骼参与了这种炎症性疾病的传播和持续。治疗难治性鼻窦炎(Refractory Chronic Rhinosinusitis,RCRS)具有一定挑战性,
研究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根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在所有癌症发病率中排在第三位,所有癌症死亡率中排在第二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且约20%~40%患者在结直肠癌确诊时已合并远处转移,转移是导致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究结直肠癌转移相关的分子机制,寻找新的结直肠癌转移分子标记物,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内容。肿瘤微环境(tum
背景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复发的原因是白血病患者体内干细胞的存在。三氧化二砷是一种多靶点化疗药,前期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可以有效抑制早期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G-1a细胞增殖,但具体作用机制并不清楚。RNA-Seq技术具有数据量大,定量准确,重复性高的特点,因此,研究三氧化二砷对KG-1a细胞杀伤机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背景在女性中,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分子分型主要分为四型,其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约占20%。TNBC侵袭性更强,预后更差,并且TNBC具有较高的基因组突变率、基因扩增率和缺失率。锌指结构域(Zinc Finger Domains,ZNF)是一种小的蛋白基序可以调节蛋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虽然研究表明ZNF蛋白可以直接结合D
背景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胃癌以进展期为主,5年生存率较低,以腹腔镜为主的胃癌根治术为进展期胃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在胃癌根治性手术中,淋巴结清扫是关键环节,充分的淋巴结送检是实现准确分期和预后评估的必要保障。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淋巴结送检数目影响因素众多,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为判断肿瘤进展、评估患者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提供参考。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影响腹腔镜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切除组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