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骨骼肌H-MRS的定量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q660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作脂肪管模型模拟人体骨骼肌脂肪的分布状态,解释骨骼肌1H—MRS中脂峰的形态特征、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测定3T场强下,骨骼肌代谢物的驰豫时间值,以水为内部参照,实现骨骼肌代谢物的1H—MRS的定量分析。评估骨骼肌代谢物的1H—MRS的定量分析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可重复性,论证骨骼肌1H—MRS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后,通过1H—MRS定量分析一组初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的IMCL,初步判断中国人Ⅱ型糖尿病患者IMCL的范围及其与IR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1、模型研究:利用分布于毛细玻璃管中的大豆油和脂肪乳注射液分别模拟肌纤维细胞外、细胞内脂肪制成模型。观察模型1H—MRS特征及改变模型与B0角度后波峰位置的改变。比较模型中脂峰特征与在体小腿胫骨前肌及比目鱼肌1H—MRS中0.8~1.8ppm脂峰的相似性。 2、测定代谢物驰豫时间值,进行绝对定量分析:24名健康志愿者,男16例,女8例,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6.6±3.3岁,中位年龄25.5岁),BMI值(22.1±2.5)kg/㎡。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的系列1HMRS检查,进行代谢物驰豫时间的测定。T1时间测量采用渐近饱和法,固定TE=20ms,依次改变TR值的大小,共选取8个不同TR值,为770,900,1100,1200,1500,2000,3000和5000ms。T2时间测量时固定TR=3000ms,依次改变TE值的大小,共选取8个不同TE值,为20,30,45,60,90,135,200和270ms。采用jMRUIv3.0 AMARE对谱线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将所获得的各代谢物波峰下面积与TR、TE的变化关系进行曲线拟合,计算T1、T2值。利用所测定的3T场强下骨骼肌代谢物的T1、T2值做驰豫校正,计算骨骼肌各代谢物的绝对浓度值。 3、骨骼肌1H—MRS绝对定量的可重复性研究:20名健康志愿者,男11例,女9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8±3.6)岁,中位年龄27岁),BMI值(21.34±2.5)kg/m2。接受右小腿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相同部位的多次1H—MRS检查,评价1H—MRS作为定量分析骨骼肌代谢物含量的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检查程序包括:①即刻重复检查受检者置入磁场后常规定位完成第一次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的检查,之后间隔5分钟,受检者不离开磁场,在第一次检查相同VOI部位行第二次检查:②短期重复检查即刻重复检查结束后,离开磁场自由活动休息20~30分钟后进行;③长期重复检查在短期重复检查结束后4~7天再进行一次相同部位的检查。所有检查的扫描参数保持不变,比目鱼肌和胫骨前肌检查的先后顺序采用随机原则进行。采用SSP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各组数据间的平均值差别、变异系数及相关性,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4、糖尿病病人IMCL的研究:24例初发Ⅱ型糖尿病病人接受小腿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1H—MRS检查测定IMCL,评价IMCL与BMI、腰臀比、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血浆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HOMA—IR值的相关性。 结果: 1、脂肪管模型很好的模拟了在体骨骼肌1H—MRS脂峰形态,即0.8~1.8ppm部位出现两组甘油三酸酯的亚甲基峰和甲基峰,其中心频率相差0.2~0.3ppm,分别代表IMCL和EMCL。由于骨骼肌组织肌纤维走行的高度有序性及IMCL和EMCL分子分布状态不同,分子相同部位氢的电子云屏蔽效应出现差异,感应的化学位移不同而造成波谱中波峰的分离。这种IMCL与EMCL波峰的分离在肌束与B0一致时最佳,两者夹角接近魔角(54.7°)时,IMCL和EMCL相互融合无法分离。 2、比目鱼肌中T1值水(1384ms)>>Cr3(1064ms)>TMA(964ms)>>Lip(373~375ms),T2值水(26.47ms)<<(Lip(81~85ms)>Cr3(946ms)>TMA(968ms)>>Lip(373~413ms),T2值水(27.07ms)<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18F-FDGPET/CT双时相显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肺部结节性质待查的患者58例,未经抗肿瘤治疗前均行18F-FDGPET/CT常规全身显像和胸部延迟显像,计算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储留指数(retentionindex,RI)。结果:经病理证实的5
目的:恶性肿瘤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其显著特征是浸润性生长和转移瘤的形成。在临床上,原发肿瘤症状不明显而以转移瘤的相应症状为首发表现就诊的患者不在少数。但是,临床常规检查有时难以对转移瘤和其他病变做出正确鉴别诊断,在寻找肿瘤原发灶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而明确转移瘤诊断和寻找原发病灶在指导临床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及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又具有重要意义。国外研究表明,18F-FDGPET在
学位
目的:  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及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差异,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300例,其中男167例,女133例,年龄45-75岁,平均(67.12±11.33)岁;另选取单纯
学位
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不同时间段大鼠脊髓背角P2X3受体的表达、感觉神经元数量及神经元损伤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P2X3受体与神经元损伤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方法:200~220g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组。CCI组大鼠又分为3组,即CCI术后3d组、CCI术后7d组和CCI术后14d组,每组10
学位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建立兔VX2椎体肿瘤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兔后肢瘫痪的发病时间、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表现。材料与方法:CT导引下经皮穿刺将VX2瘤块接种入30只新西兰大白兔的L3或L4椎体内,接种术后每天两次评估兔后肢运动功能,记录兔出现后肢瘫痪的时间。于接种后14天、21天、28天和兔出现后肢瘫痪时行兔腰椎MRI、CT检查。接种术后21天和28天,分别随机处死1只影像学检查已提示肿瘤生长但无
学位
目的:观察P物质(Substance P.SP)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单独作用对心肌细胞β1-受体(β1-R)表达的影响,以及SP预先给药对NE诱导的心肌细胞β1-R表达的影响。方法:(1)心肌细胞的培养及鉴定。实验选用1-3 d龄的Sprague-Dawley(SD)大鼠建立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采用免疫细胞化学(IC)染色方法对心肌细胞进行鉴定。(2)观察
学位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31P MRS能量代谢变化与肝损伤指数(LDS)之间的相关性,探讨31P MRS对急性肝损伤的检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别一次性接受5 Gy-20 Gy不同剂量辐射,在辐射后24h作血生化及31P MRS检测。按照LDS不同积分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肝损伤组,LDS≤3U;中度肝损伤组,3U<LDS≤6U;重度肝损伤,LDS>6U。所有结果与1
学位
目的:  将有促进软骨细胞增值作用的TGF-β1与藻酸钙凝胶有机结合,探索组织工程合适载体,了解TGF-β1对体外培养的藻酸钙凝胶中脂肪干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的作用,为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材料:  6周龄Wister大鼠(250g-300g),雌雄不限,(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高糖DMEM培养基(Gibco,美国);I型胶原酶(Sigma,美国);鼠尾胶原(杭州生友生
学位
目的:通过检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心肌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水平,分析TGF-β1、CTGF与CHD类型(紫绀型及非紫绀型)、心肌纤维化程度、年龄等的关系,探讨TGF-β1和CTGF在CHD心肌重塑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同期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45例,其中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25例(非紫绀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0.5-9岁,平均
目的:肾纤维化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导致的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目前对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尚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观察羟苯磺酸钙(安多明)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学、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羟苯磺酸钙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羟苯磺酸钙治疗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