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在外宣英译中的应用研究——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宣英译的研究和实践表明,由于语言和、文化、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许多汉语外宣材料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经过删减、增加、重组等实际上属于编译的措施。然而,编译作为一种常见的翻译现象,长期不被正统翻译所承认。提出用编译的策略进行外宣英译势必遇到理论上的阻力。 德国功能主义者给当代翻译研究带来一场革命,与多数注重源语言的传统翻译理论不同,功能主义者强调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必须适应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功能主义者的翻译观——“目的论”认为,翻译就是在目的语境中,根据翻译目的和目的语读者,产生目的语环境中的文本。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编译过程中对原文进行的删减、增溢、合并、调整、甚至改写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编译的目的就是改正原文的错误,理顺原文的逻辑关系,从原文的文本类型和文本功能出发,以目的语读者的角度调整原文信息量,用目的语写出适应目的语文化特点的译文,达到翻译的交际目的。 从外宣材料的文本类型/功能来看,外宣注重的恰恰是受众的反馈、宣传的目的和效果,适当的调整的确能够改善译文的质量,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从而达到外宣的效果。因而,编译可以是外宣材料英译的一个重要翻译策略。 本文回顾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从翻译目的、文本类型和功能、目的读者的角度,结合外宣材料本身的目的、文本类型和所要达到的交际功能,得出编译可以更好的发挥外宣材料译文功能的结论。
其他文献
菲利普·弥尔顿·罗斯(1933—)是迄今仍活跃在当代世界文坛的一位杰出的美国犹太作家。他曾获得多项重要文学奖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他开始更多地关注社会、伦理道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英语写作,作为二语习得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大部分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具有很大挑战性的,而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相对薄弱且收效甚微。国内一些研究者已着手同伴互评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企业开始了一系列的跨国并购活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跨国并购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但是大部分企业在并购后仍然很难实现原定目标。参与跨国并购的企业在并购、整合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实践证明,并购中企业面临最大的障碍是来自“文化和人”的方面。可以说,文化整合和人力资源的整合要比技术或业务上的整合更为关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有效的文化整合和人力
蒋亚龙1986年生于耒阳,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耒阳市源江山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4年蒋亚龙光荣入伍,服役两年期间,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因表现突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
“纸媒已死”这句口号已被喊了多年,然而更新换代的潮流中,亦有王者补到。新一年的媒体行业形势依然严峻,无论新老媒介,且看科技创业类媒体要如何面对新一年的全新挑战。2015
推进党内民主要厘清一些长期以来在理论上含混不清的观点。比如党内民主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究竟是什么关系?是把党内民主看作是被民主集中制原则所包含——即民主集中制原则中
现代社会,随着摄影摄像设备更新换代,网络通信技术日趋完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正成为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乃至各市县区电视台新闻报道的重要报道方式,特别是在遭遇重大突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