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浮法培养体系的评价及光暗处理相关分子标记的筛选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种微藻是国家批准的新资源食品,其具有蛋白质含量高、生长周期短和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等优点。微藻培养过程可以进行碳固定,且具有较高的固定效率,可对“碳达峰”、“碳中和”做出贡献。目前,全国的微藻总产量约为1万吨,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微藻生产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微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所以探索建立并优化新的培养方式,提高微藻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提出了一种“浮法”养藻技术体系,即利用水平放置的塑料筒带作为容器用于微藻培养,前期在实验室规模进行了温度、光照等实验,初步表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小球藻为模式,评价浮法培养条件下的各项参数,包括液层厚度、循环、批次、流加、半连续培养等,开展户外培养并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并建立筛选小球藻光暗处理相关蛋白质分子标记的技术流程,为小球藻的大规模浮法培养和生长机理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材料与方法:以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为实验材料,以TAP为基础培养基,在温室条件下,对其进行不同液层厚度、循环、批次、流加和半连续等不同方式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不同时间点取样测定OD750值、pH值等指标。在恒光或恒暗条件下培养小球藻,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提取总蛋白质,SDS-PAGE电泳分离后进行免疫印迹检测(Western Blot,WB)。4000 L规模的户外中试培养试验于秋、春季节在河北保定进行。结果:比较了不同培养条件下小球藻培养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在液层厚度1~5 cm的批次培养模式下,液层越浅,细胞密度增长越快,单位体积产量越高,但单位面积产量低;液层越深,细胞密度增长越慢,单位体积产量越低,但单位面积产量越高,表明液层的厚度对透光率有显著的影响。在批次模式下,每天单位体积和单位面积的生物量最大值分别为0.37 g/L/d和9.08 g/m2/d。在流加培养模式下,随着TAP培养基的添加,小球藻细胞密度在21天内可持续增加,最大密度达到了 6.40 g/L。在半连续培养模式下,历经1 1次采收,小球藻产量和培养系统仍保持稳定,表明浮法养藻可采用半连续培养模式。对恒光或恒暗培养的小球藻总蛋白质样品进行WB检测,发现RBCL、RBCS2蛋白质的表达表现出对光暗处理的依赖性,初步认为这些蛋白质可作为小球藻在光暗条件下生长的分子指标,ATPase-α、ATPase-β在光暗处理下的表达量较为恒定,可作为免疫印迹分析的内参蛋白质。调查了这些蛋白质不同液层厚度培养的小球藻的表达丰度变化,结果表明RBCL的表达对光强度的敏感性较低,而RBCS2的表达对光强的敏感度较高,ATPase-α和ATPase-β的表达在不同光强下也表现稳定。2020年秋和2021年春,进行了两次小球藻户外4000L规模的中试培养,每次持续20天,小球藻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6.80和7.20 g/m2/d,折合年亩产量分别为1224公斤和1296公斤(干粉)。对浮法培养进行了技术经济成本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开放跑道池相比,浮法培养体系搭建便捷,运行中节省电力和水资源,可应用于在各种非耕地上培养微藻,今后可进一步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降低人工和培养基成本。结论:1.评价了浮法条件下不同藻液厚度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表明厚度越薄,生长越快,单位体积产量越高,厚度越厚,生长越慢,单位面积产量升高,在厚度超过5cm时,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不显著。2.浮法条件下可进行批次、流加、半连续培养等方式的小球藻培养,批次培养模式的培养基利用率最高为2.62 g/L TAP,流加培养的单次收获生物量最高为7.70 g/次,半连续培养日生物量最高可达0.48 g/L。3.浮法条件下采用浅层培养(5 cm以下),搅动是必要的,但不需要持续的搅动,过度搅动会提高运行成本但不会增加产量。4.户外夏季高温天气下,培养袋内温度高于小球藻的承受范围,采用遮阳网、喷水等措施可把温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5.户外浮法4000升规模的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秋季试验小球藻的生产力约为6.8 g/m2/d,折合年亩产 1224kg,春季试验小球藻的生产力约为7.2 g/m2/d,折合年亩产1296 kg。6.建立了分子标记的筛选流程,筛选到RBCL和RBCS2可作为光暗处理下光合反应的标志蛋白质,ATPase-α、ATPase-β可作为内参蛋白质。7.技术经济成本核算表明,浮法在设备折旧、水、电支出方面低于传统的跑道池,在土地、肥料和用工成本方面有改进的空间。目前浮法的成本低于大部分报道的微藻培养成本,逐步提升改进后可在非耕地上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其他文献
热激蛋白70(HSP70)作为热激蛋白家族中高度保守的成员之一,是一种在干旱、高盐等多种非生物胁迫反应中发挥作用的关键蛋白。实验室前期对ZmHSP70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并获得了ZmHSP70-8转基因材料。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对ZmHSP70-8基因响应干旱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首先,通过RT-PCR和qRT-PCR鉴定获得了ZmHSP70-8拟南芥超表达株系。在土壤干旱胁迫、甘露醇处理下的种
学位
真菌分泌组是细胞或组织分泌的全部蛋白质,其中包括酶、生长因子和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的效应因子。越来越多的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测序为分泌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对真菌分泌组与其生活方式的探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拟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以及球囊菌门的活体营养型真菌、死体营养型真菌、半活体营养型真菌、共生营养型真菌和腐生营养型真菌共计150种植物真菌的分泌组进行了系统的鉴定,
学位
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哺乳动物细胞中的一种表观遗传过程,其导致基因的表达为亲本起源特异性单等位基因表达。目前发现的印记基因(Imprinted genes)主要集中在人和小鼠中,分别为228和260个。这些基因聚集在染色体上的20-25 个区域,通常具有差异甲基化区(Differentially methylated region,DMR)。尽管已经鉴定的印记基因不到
学位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视剧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深受观众们的喜爱,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视剧里所承载的信息并不只是单纯的让我们消遣时间而产生的,而是通过它既能让我们感觉到满足又能在某一方面给世人启迪或者警醒。电视剧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视剧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通过作用
学位
羊只行为状态能够直接反映其健康状况,对于羊只行为进行监测与识别是保护羊只健康,实现福利化养殖的基础。为实现羊只行为的自动化监测、识别和分类,本文以圈养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对象,对羊只行为监测可穿戴系统、部署位置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完成了基于位姿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的羊只行为信息监测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根据使用要求对传感器、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进行了选型,完成了其封装和测试工作,实现了数据的实时
学位
农业机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对实现精准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农机无人驾驶作业不仅能够减少农业生产中对劳动力的依赖,减轻农忙时节人员工作强度,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采用电驱动取代传统燃油驱动拖拉机,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对农田环境的污染。以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为出发点,针对实际作业中的问题以及小麦密植播种农艺要求,设计了无人驾驶的小麦播种机组。通过对整机的作业试验,验证了无人驾驶作业机组作业的可行性。本文主要
学位
旋耕刀工作时长期承受土壤中的磨粒、砂石及作物秸秆等磨料频繁冲击,极易发生磨损、腐蚀、断裂等失效。改善旋耕刀的耐磨性、耐蚀性、冲击韧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推动旋耕机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提高旋耕刀的使用寿命,本文采用等离子堆焊技术在Q235基体上制备了 Fe/WC/CeO2堆焊层,优化了等离子堆焊工艺参数,分析了堆焊层的结构与性能及CeO2稀土氧化物对堆焊层组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深松
学位
在农田建设中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是高效利用灌溉水,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关键。本试验针对灌溉量对膜调控润灌冬小麦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冬小麦产量以及冬小麦耗水的影响等问题,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采用膜调控润灌技术,通过设置不同灌水处理(T1:总灌水量210mm,T2:总灌水量187.5mm,T3:总灌水量165.0mm),根据气象站监测数据、微型蒸渗仪数据及试验田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利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
学位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猪大国,自动化养殖是我国养殖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获取动物个体信息、自动感知并分析其行为是精准畜牧业的核心问题。动物的行为状态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日常需求。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在智能养猪方面应用广泛,已涉及到猪只个体识别、行为监测、体尺测量、肉质评定等领域。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是针对养殖场内的猪只行为进行识别,包括视频数据的获取及数据集的构建、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模型在猪只行为识别方
学位
随着农业植保机械的快速发展,自走式喷雾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目前国内生产的自走式喷雾机驾驶室大多关注机器本身的性能参数,忽略人机系统中“人”的因素,人机界面布局不规范和尺寸设计不合理等一系列人机设计问题,会严重影响驾驶员的舒适性,降低工作效率,更易引发驾驶员职业病。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某自走式喷雾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以下研究:对驾驶室人机工程学主要布置工具进行了研究。查阅相关资料汇总了国内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