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对胰蛋白酶、牛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gidtfdx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解热镇痛药,按照标准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是相当安全的,但是长期服用、混合服用和酒后服用等不当的服用方式则会造成肝衰竭等严重的不良反应。目前关于对乙酰氨基酚毒性作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动物实验,代谢过程和统计分析上,尚未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体内后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造成的危害,其毒性作用机理不清楚。蛋白质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必要组成部分,参与了细胞生命活动的每一个过程,是生物功能的执行者。各种外源小分子进入生命机体后通常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而从分子水平上产生危害性。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小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毒性作用,研究其毒性作用机理,有助于阐明小分子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较为全面的评价其毒性。本论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对功能蛋白质的毒性作用机理。按照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人体后与生物大分子发生作用的先后顺序分别选择胰蛋白酶、牛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为靶分子,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对蛋白质的毒性作用机理。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圆二色谱等光谱学手段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和胰蛋白酶的结合模式。通过荧光猝灭现象计算出的热力学参数判断对乙酰氨基酚与胰蛋白酶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二者的紫外吸收光谱与圆二色谱发现对乙酰氨基酚使胰蛋白酶所的处微环境发生了变化,α[-螺旋含量升高,胰蛋白酶的骨架结构发生改变;对乙酰氨基酚和胰蛋白酶结合能使胰蛋白酶活性升高。第二部分:利用多种光谱学手段和分子模拟技术研究对乙酰氨基酚和牛血红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对牛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是通过静态猝灭所导致;对乙酰氨基酚和牛血红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生成的复合物能改变血红蛋白的二级结构和酪氨酸、色氨酸残基的微环境;AutoDock软件的模拟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与牛血红蛋白在中央空穴结合并且与Typ37和Tyr145残基相隔较近。第三部分:利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和过氧化氢酶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对过氧化氢酶的荧光猝灭是静态猝灭,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力。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同步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等手段研究了对乙酰氨基酚和过氧化氢酶结合后导致的蛋白酶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复合物的生成导致过氧化氢酶的微环境发生改变,α-螺旋含量降低,骨架结构变松散。本论文的研究成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进入人体后可以改变胰蛋白酶、血红蛋白和过氧化氢酶的二级结构,可能对蛋白质的正常生理功能造成影响。为探索对乙酰氨基酚的毒性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复方丹参滴
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革新,医疗卫生行业逐步实现了信息化。病人病历作为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文件,其本身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
为优化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提出了山地风电场微观选址复核的技术路线。主要从年满负荷小时数、尾流损失和风力机间隔3方面进行风力机机位的调整,同时还对比分析了不同风力机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迅速的发展,对于路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沥青路面因其平整,噪声小等优点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质量监控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在沥青路面的施工建设中,沥青
近年来,我国科技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迎来了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普遍,在电视领域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就目前来说数字电视是大家所
目前,中国证监会已将"新三板"扩容,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美国OTCBB市场与"新三板"市场同属场外交易市场,OTCBB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有了许多成功的经验,而做
固定资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的正确核算与严格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意义重大,会计电算化资产管理为企业的资产良好运用提供了科学、合理、迅捷的途径。首先介绍会
当前世界经济受“次贷危机”影响,进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势头,持续低迷和增长放缓仍是全球经济的主旋律;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压力大,面临实体经济下行、
本文介绍了数字表演的含义以及诞生和发展情况,结合中央电视台2010年春节晚会的舞台设计分析了基于智能计算和智能仿真的数字表演系统的应用和前景。
为探讨犬细小病毒(CPV)引起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用CPV感染MDCK细胞,感染后通过台盼蓝染色法检测不同时间的细胞存活率,用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磷脂酰丝氨酸外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