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抗震救灾的历史进步性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害。此次地震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人员伤亡惨重,财产和经济损失巨大,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立即做出救灾指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人民生命;救援军队快速响应,出动各兵种为抢险救灾打造了陆地空中的立体化救援通道;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迅速组织起来,在后方捐款、献血、加班加点的赶制抗震救灾所需物资,在灾区现场发挥专业优势抢修通讯设施、公路等基础设施、抢救伤员、对灾民进行心理安慰。汶川地震的灾情不仅震动了中国同样也震惊了世界,各国政府向纷纷向中国捐赠了大量的物资,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1个国家还派来了救援队和医疗队,深入灾区抗震救灾。此次抗震救灾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相比,在抗震救灾理念、救援力量的人员构成以及信息公开程度等方面向世人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进步性。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从拒绝外援到接受外援的进步。唐山大地震发生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后期,文化大革命中盛行的一些政治理论影响了当时的抗震救灾实践。由于当时处于极左思潮泛滥成灾的“文革”后期,我国领导人和普通民众已经习惯了从意识形态上来区分敌我,认为接受外国的援助就等于放弃“自力更生”的原则,就等于向资本主义国家示弱,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本能地拒绝了国外的人道主义援助。而此次汶川救灾,中国政府不但主动接受国际援助,同时还允许国际救援队参与灾区现场救助。(2)从信息封闭到信息透明公开。唐山地震后,由于四人帮把持着主流媒体的行政大权,他们严禁报道灾区的具体伤亡、损失情况,公众的知情权遭到了践踏。汶川地震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互联网等各类新旧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灾区的伤亡、损失情况作了最客观真实的报道。透明公开的信息,满足了公民的知情权.同时也调动了公民参与抗震救灾的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3)从政治挂帅到以人为本。唐山救灾时还要求坚持“阶级斗争压倒一切”,在灾区现场还不忘“批邓”,把政治摆在首位。此次汶川救灾,各路救援力量在整个救灾过程中始终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到第一位,在紧急救援阶段以后,不管是国家哀悼日的设立,还是灾后重建规划的形成,无不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4)从单纯的国家力量到国家与公民社会力量的整合。唐山救灾时只有军队,没有公民志愿者。这主要缘于当时的“强国家”和“弱社会”的结构形态。国家力量被认为是唯一合法可靠的救援力量,其它社会组织是不被承认的。此次汶川救灾中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其中,并在救灾过程中成了国家力量的有益补充。这得益于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主法制的逐渐健全,我国公民意识逐渐增强,各类非政府组织逐渐得到了国家的认可。他们积极参与环保、教育等领域的工作中,并在其中成为引导力量。这些经验的积累帮助他们在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深入人心、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信息开放透明等这些历史进步性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制造新环境下,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是实现异地协同制造的关键技术,已经成为现代集成制造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网络化协同制造资源优化
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一篇文章中,烛之武临危受命,勇于担当,借助郑国的实际情况作为切入点,分析"亡郑"与"存郑"对于秦国的利弊,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利诱导,攻心为上,挑拨离
从隧道弃碴、水资源漏失、施工噪声、振动、岩层辐射、水体污染、景观协调性、微风压波等几个方面 ,分析了隧道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对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及
教学模式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人们对教学模式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它提供了可供研讨、运用的操作方式,有的认为它导致了教学的公式化、程式化倾向,有的认
<正>迈入职场第7年是职业发展的"平台期",也是职场人由中层迈向高层的关节点,这时更是职场人最有可能出现事业"瓶颈"的时候。在一项有关职场人瓶颈期的调查中,对于出现瓶颈和
我国移动互联网20世纪末发展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3亿用户的庞大基础信息设施。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多,公共信息安全事故呈现高发态势,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逐年
<正>广播作为以有声语言为中介的媒体,播音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影响着新闻宣传的效果。因此提高新闻播音的质量,增强新闻播音的鼓动性和感召力,是我们播音员的责任,也是一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谱整形的频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分辨率增强技术。利用光源的自身谱形对探测的频域信号进行整形,以获得深度分辨率更高的空域信号。理论分析和模拟结果表明,对
"船工号子"是中国民歌体裁的一种,是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而传唱的。文章通过走访老船工和查阅收集相关资料等方法,对台儿庄段运河船工号子的起源、种类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