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收缩城市概念,用以描述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转变过程及其影响。对于中国而言,进入2010年以来,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某些地区已不可持续,部分资源型城市、工业型城市和大都市外围城市出现了人口持续流失,经济发展趋缓甚至下降等局部收缩现象,给经济、社会、物质、空间等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这一现象及其影响效应引起了城市规划和区域经济等研究领域的密切关注,2015年后,以国外收缩城市理论为指导,国内学者对以人口持续减少为主要表征的国外或中国城市收缩问题,采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对城市收缩的界定与识别、特征、效应、类型,以及成因和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针对收缩城市的识别,多以人口持续减少为收缩城市主要依据,对于这一现象所共生的经济、社会收缩综合识别研究不够深入;(2)针对收缩城市的成因分析,多采用经典面板模型,忽略了中国城市间的时空关联性和异质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因此,为深层次探究中国收缩城市的现状及其时空异质性成因,本文构建了涵盖人口、经济、社会多维度要素的收缩城市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以全国28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中观层面对中国收缩城市进行识别、分类,对收缩城市的特征和成因从时空关联性和异质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并选择资源型城市和西部中小型城市典型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城市收缩情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城市更新或精明收缩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1)对于收缩城市识别而言,以人口、经济、社会多指标构建的综合指数较以单一人口识别标准更客观、全面;(2)地级市层面,中国收缩城市在东北、中西部地区较明显,华北、珠三角、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会存在局部收缩,但收缩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收缩类型集中在工业和资源为主导的收缩、欠发达中小城市收缩和政策导向性的收缩三类;(3)中国收缩城市成因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城镇化率、就业人数以及GDP多为正向效应,表明我们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继续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第二产业呈现由正到负,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工业型城市正在经历去工业化;第三产业则多为“倒U”型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当地房价的过快增长,以及在结构转型期间出现的不适应造成的,其它如固定投资,信息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收缩的发生;(4)城市发生收缩的原因各不相同,政府需要结合自己城市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
但是,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针对收缩城市的识别,多以人口持续减少为收缩城市主要依据,对于这一现象所共生的经济、社会收缩综合识别研究不够深入;(2)针对收缩城市的成因分析,多采用经典面板模型,忽略了中国城市间的时空关联性和异质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误。因此,为深层次探究中国收缩城市的现状及其时空异质性成因,本文构建了涵盖人口、经济、社会多维度要素的收缩城市识别指标体系,采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以全国283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从中观层面对中国收缩城市进行识别、分类,对收缩城市的特征和成因从时空关联性和异质性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并选择资源型城市和西部中小型城市典型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城市收缩情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城市更新或精明收缩的路径与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1)对于收缩城市识别而言,以人口、经济、社会多指标构建的综合指数较以单一人口识别标准更客观、全面;(2)地级市层面,中国收缩城市在东北、中西部地区较明显,华北、珠三角、长三角这些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会存在局部收缩,但收缩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收缩类型集中在工业和资源为主导的收缩、欠发达中小城市收缩和政策导向性的收缩三类;(3)中国收缩城市成因具有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城镇化率、就业人数以及GDP多为正向效应,表明我们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继续积极进行经济建设;第二产业呈现由正到负,可能是因为大部分工业型城市正在经历去工业化;第三产业则多为“倒U”型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当地房价的过快增长,以及在结构转型期间出现的不适应造成的,其它如固定投资,信息化等因素也会影响城市收缩的发生;(4)城市发生收缩的原因各不相同,政府需要结合自己城市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