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酸拮抗马杜霉素毒性作用的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m98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以马杜霉素为代表的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在我国广泛使用,临床上畜禽中毒时常发生。由于聚醚类抗生素中毒时其确诊比较困难,故一旦发生中毒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离子载体抗生素的中毒无特效解毒药。本研究拟用大鼠进行离子载体类药物马杜霉素的毒性研究,进而探讨牛磺酸对马杜霉素中毒的保护作用,为阐明离子载体类抗球虫药的毒性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1、大鼠马杜霉素中毒剂量的筛选: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马杜霉素经口单次染毒组的染毒剂量分别为32、16和8mg/kg b.w.;为评价重复染毒对大鼠毒性作用的影响,低剂量组同时分别增设染毒两次和三次剂量组,另设一空白对照组。染毒后除观察一般临床症状外,并于染毒结束后12h处死大鼠,进行眼观组织病理学检查,测定血清、肝脏、心肌、腿肌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血清、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大鼠马杜霉素中毒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厌食、嗜睡、严重者后肢出现麻痹;随染毒剂量的增加,中毒症状加深,严重中毒者出现死亡。剖检变化以肝脏,心肌损伤为主。体内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和过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马杜霉素中毒能引起大鼠机体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增加,抗过氧化酶活力下降。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加重,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重复染毒时,马杜霉素在大鼠具有明显蓄积毒性。综合大鼠临床中毒症状,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测定指标变化及死亡情况,马杜霉素以8mg/kg b.w剂量重复染毒两次较理想。2、牛磺酸对马杜霉素中毒大鼠的保护作用: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马杜霉素染毒组和牛磺酸(Tau)高、中、低三个剂量保护组。Tau各剂量组于染毒前第15d即开始饮水给药,在第15d马杜霉素以8mg/kg b.w.的剂量经口染毒,每天一次,连续染毒2d。染毒期间继续饮用Tau溶液,并在最后一次染毒结束后12h处死所有试验动物,采集血清、肝脏、心肌、腿肌样品。试验观察指标包括:大鼠中毒症状观察、眼观病理学检查,以及血清、肝脏、心肌、腿肌的MDA含量和SOD活力,血清、肝脏的GSH-Px活力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牛磺酸能降低马杜霉素中毒大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显著升高组织SOD活力及血清和肝脏的GSH-Px活力,并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当牛磺酸按2%~4%的剂量饮水给药,不仅能减轻大鼠马杜霉素中毒的临床症状,而且对马杜霉素中毒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研究结果揭示牛磺酸对马杜霉素所致动物的中毒病可能具有一定防治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记得有入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么来自大自然,抑或来自女人。纵观伦勃朗坎坷的一生与其艺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两位女性,以及在两个女性身上产生的不为世人完全
小鹅瘟是鹅细小病毒(GPV)感染的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特征,对5-13日龄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是目前危
期刊
期刊
日本血吸虫病是我国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由于中间宿主钉螺难以消灭,治疗药物“吡喹酮”不能解决重复感染的难题,并且有可能诱导产生抗药性,因此有必要研制高
期刊
期刊
看惯了成都迪康、厦门三达的耀眼光环,听多了施正荣、江南春的神奇故事,我们便很容易忽略另一类虽名不见经传于媒体,但却在各自的领域里占有极高市场份额的企业。它们并不倾慕大企业的荣耀,却自得于自己的“小而强”,并把它作为自己更“强大”的必要前提和发展观。德国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将其赞誉为“隐形冠军”。  ——题记    要想形成企业文化,我们必须在一起发酵、入甑、加热、蒸馏。一句话,一起煮吧!再加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