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p基因改良彩棉纤维品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llogp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彩色棉生产中要解决主要问题是改良棉纤维品质,增加棉纤维强度。 许多学者对棉花纤维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棉纤维发育相关启动子、基因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得到了一系列与棉纤维发育相关的基因和纤维特异性启动子。 本论文选择同棉纤维细胞次生壁物质积累相关的prp基因和棉纤维特异性启动子E6启动子,构建植物表达载体。从含有E6启动子的pBI121质粒上切下E6启动子,将其构建到除去P-35S启动子的pMON10098质粒上,获得了pMONE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进行细胞器定位,同时结合水稻光合日变化规律,再利用免疫扩散定量分析法,研究这两种酶的分布、含量以及活力在一天中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了光合关键酶Rubisco和RCA活性在中午下降的原因;同时,通过对剑叶衰老期间光合及光合关键酶动态的观察以及对10叶期水稻全株不同叶位叶片和整个衰老期间单个叶片(第11叶和剑叶)衰老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关系的研究,为光合“午休
学位
在国内外水稻节水灌溉研究基础上,2002年于河南开封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田间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进行水分条件对水稻和旱稻磷素营养和水分生产率的研究。主处理为四种水分条件(土壤水势-10KPa、-30KPa、-70KPa和雨养,代号分别为W1、W2、W3和W4)。副处理为品种处理(当地常规水稻品种和旱稻502)。另外在旱稻的W1和W3的水分处理中设置了三种磷素水平(不施磷肥、50kgP/hm~2和1
学位
本试验针对长江中游特定的生态条件,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品种、密度、播期、氮肥四个因子五个水平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建立各因子对油菜产量、含油量、硫甙含量、芥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寻优和分析模型。结果表明: 1、试验所选的5个品种间油菜含油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达显著水平,硫甙含量、芥酸含量达极显著水平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长期育种,水稻单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继续运用常规育种法来提高水稻单产已经难有大的突破,需要另僻溪径。大量研究发现:籼粳亚种间杂种的营养器官和产量性状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如能有效加以利用,将有可能使水稻产量取得新的突破。但由于籼粳亚种间杂交存在F_1代结实率偏低的问题,使得目前难以直接利用其杂种优势。因此探讨籼粳亚种间杂
学位
淀粉是稻米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精米干物质的90%左右,它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研究表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组成比例及其分子结构是决定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种植的水稻品种大多稻米品质比较差,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直链淀粉的含量偏高。因此,育种家们一直希望通过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来达到改良淀粉品质的目的。但是,直链淀粉含量是一个胚乳性状,传统遗传改良较为困难。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
学位
籽粒充实不良是新株型(NPT)稻和粳/籼亚种间杂交稻(J/IH)产量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新株型品系和亚种间杂交稻组合为材料,观察了其源库特征和物质运转特征,以揭示其籽粒充实不良的原因。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与籼型杂交稻汕优63(对照)相比,新株型稻和粳/籼亚种间杂交稻库容量(总颖花量)大,抽穗前干物质累积量较低,抽穗时干重/颖花比(mg/颖花)低。但抽穗至成熟期的物质
学位
选用6个粒重及外观品质差异较大的粳稻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30个组合的杂种F_1及14个组合的F_2、1个组合的F_3家系和8个回交组合,考查亲本及各杂种后代的谷粒性状和加工、外观品质,研究粳稻粒重的遗传特性及其对品质的影响,结果如下: (1)穗上部籽粒粒重的变异度极显著小于中、下部;大粒品种的粒重变异受粒位的影响更大。因此,选取稻穗上部籽粒进行粒重遗传及相关研究最为合适。
学位
用RAPD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在两个抗小麦白粉病品系(Am4/87-1//京411~*5)、(Brock/015//京411~*2)和感病亲本京411中分别检测到两个特异RAPD片段OPP15-A917、OPP15-B917和两个特异SSR片段Xgwm114-A116、Xgwm114-B116。 将上述两个特异RAPD片段和两个SSR片段克隆,测序,提交Genbank进行序列同源性分析。结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虫害最严重的作物。培育具有抗虫能力新品种是控制水稻害虫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培育高效抗虫水稻品种开辟了新的途径。Bt基因和CpTⅠ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抗虫基因。但是任何导入的抗虫基因都有一定的抗虫谱,而且实验证明害虫会对特定的抗虫基因产生耐受性,因此培育具有多种抗虫机制的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采取的策略主要是转双价抗虫基因。 目前所有的转
学位
本文对东北地区主栽大豆东农L13、合丰25等5个品种的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对其进行了双价抗虫基因(Bt和CPTI)的遗传转化。 对大豆体细胞胚的继代增殖、萌发及再生等进行了研究,优化了大豆体细胞胚基因转化受体体系。结果表明,MS培养基附加10-20mg/L2,4-D可以使大豆体细胞胚继代增殖,扩繁系数为3~n(n为继代次数)。体细胞胚形态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