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灿粳亚种间杂交子一代不育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长期育种,水稻单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继续运用常规育种法来提高水稻单产已经难有大的突破,需要另僻溪径。大量研究发现:籼粳亚种间杂种的营养器官和产量性状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如能有效加以利用,将有可能使水稻产量取得新的突破。但由于籼粳亚种间杂交存在F_1代结实率偏低的问题,使得目前难以直接利用其杂种优势。因此探讨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机理,对于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有效利用其杂种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杂交稻组合汕优63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施药时期(浸种、孕穗期喷施)和不同浓度(0、10、20、40、80mg/kg)烯效唑处理对水稻开花后剑叶光合特性、籽粒生长、籽粒碳氮代谢、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烯效唑具有延缓剑叶衰老的效应,能提高剑叶衰老期间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剑叶绿叶面积,延长了光合功能期。但孕穗期高浓度(80mg/kg)喷施有负作用,促进叶片衰老,后期绿叶面积低于对
学位
水稻育种从常规育种到杂交育种方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并引发了农业上的一场革命,但是,杂交育种方式需要三系或两系配套,并且杂交种子只能在生产上用一季,必须年年制种,这样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简化杂交育种的过程,广大育种工作者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尤其是对无融合生殖进行了许多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都未能在育种实践上得以应用。水稻早世代稳定(F_1或F_2)现象是近年来在水稻杂交育
学位
享有“绿色产品”、“生态珍品”的天然彩色棉因其独特的优势和特性,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运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植物抗性,为植物遗传育种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作者在实验中对彩色棉再生体系建立中的一些影响因子作了探讨,并对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病基因兔防御素NP-1导入彩色棉的前期工作进行了初步研究。 选用彩色棉优良品种(棕色):新彩1号、新彩2号。以下胚轴和子叶作为外植体,确立了5~6日苗龄的彩色棉下
学位
苦豆子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灌草,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的广大地区。遥感影像用于苦豆子分布、面积提取和产量估计,具有成本小、速度快的优点,非常适合内蒙交通不便、地广人稀的地区。本文根据内蒙地区鄂托克前旗外业调查资料,对研究区影像进行镶嵌和几何精校正。然后,对遥感影像进行了一些常规处理,如反差增强、空间滤波、主成分变换、波段选择、假彩色合成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常用的10种植被指数用于苦豆
学位
分子育种就是定向、有目的地对农作物品种的遗传进行改良和修饰,更有效地培育植物新品种。在多种抗植物虫害、耐除草剂基因中,豇豆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owpea trypsin inhibitor,CpTI)和耐除草剂基因(bar)因其抗虫和耐除草剂的广谱性而成为效果最为理想的外源基因,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作物抗虫、耐除草剂基因的改良上。本论文研究了用花粉管通道法将CpTI和bar基因转入花生品种“汕油523
学位
本文以陕西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两试点、两年度参试品种(系)、及澳大利亚西澳州面条小麦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小麦籽粒淀粉含量、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淀粉色度、淀粉粘度特性、淀粉膨胀体积及淀粉凝胶质构特性等6个淀粉性状指标,对同一品种在不同试点间及同一试点不同品种间淀粉性状的变异情况,品种(G)、环境(E)及品种、环境互作(CEI)对各淀粉性状的影响,淀粉性状间的相关性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各淀粉性状
学位
1.选用两个耐干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中组1号和春江15,对发育过程中的种子耐脱水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的耐脱水性是在种子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种子耐脱水性获得的时期早于新鲜种子发芽率获得的时期,而且施加缓慢脱水处理有利于种子脱水耐性的形成;两个水稻品种发育过程中的耐脱水性一样,但成熟后进一步超干处理则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意味着水稻种子的耐超干性与耐脱水性不完全相同。 2.对不同水稻品种
学位
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进行细胞器定位,同时结合水稻光合日变化规律,再利用免疫扩散定量分析法,研究这两种酶的分布、含量以及活力在一天中的动态变化,深入探讨了光合关键酶Rubisco和RCA活性在中午下降的原因;同时,通过对剑叶衰老期间光合及光合关键酶动态的观察以及对10叶期水稻全株不同叶位叶片和整个衰老期间单个叶片(第11叶和剑叶)衰老相关生理生化变化关系的研究,为光合“午休
学位
在国内外水稻节水灌溉研究基础上,2002年于河南开封惠北水利科学试验站田间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进行水分条件对水稻和旱稻磷素营养和水分生产率的研究。主处理为四种水分条件(土壤水势-10KPa、-30KPa、-70KPa和雨养,代号分别为W1、W2、W3和W4)。副处理为品种处理(当地常规水稻品种和旱稻502)。另外在旱稻的W1和W3的水分处理中设置了三种磷素水平(不施磷肥、50kgP/hm~2和1
学位
本试验针对长江中游特定的生态条件,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品种、密度、播期、氮肥四个因子五个水平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资料,建立各因子对油菜产量、含油量、硫甙含量、芥酸含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寻优和分析模型。结果表明: 1、试验所选的5个品种间油菜含油量、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达显著水平,硫甙含量、芥酸含量达极显著水平
学位